中读

“铁袈裟”与碎片的气象

作者:郑岩

2021-03-24·阅读时长14分钟

1290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324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历史写作的 “碎片化 ”,是近年来史学界争论较大的一个问题。但这里所说的不是比喻意义上的“碎片 ”,而是取其本义,指的是可触可感的实物,因此与史学界的争论没有直接的关系。

艺术史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便是起于碎片。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三标题 “记两京外州寺观画壁 ”小字注曰:“会昌(八四一至八四六)中多毁折,今亦具载,亦有好事收得画壁在人家者。”可知书中所载画壁,多有会昌灭佛时从被毁寺院揭取保存者。又曰:

会昌五年,武宗(李瀍,后改名李炎,八四 ○至八四六年在位)毁天下寺塔,两京各留三两所,故名画在寺壁者,唯存一二。当时有好事或揭取陷于屋壁。已前所记者存之盖寡。先是宰相李德裕镇浙西,创立甘露寺,唯甘露不毁。取管内诸寺画壁,置于寺内 ……

李德裕是灭佛的积极建言者,但对佛教艺术的态度却较为宽松。他创立的浙西润州甘露寺(遗址在今镇江城东北江滨北团山后峰,以下古地名与今名相同者,不再注明今名),有晋之戴逵、顾恺之,宋之陆探微、谢灵运,梁之张僧繇,隋之展子虔,唐之韩幹、陆曜、唐湊、吴道子、王陁子等人所绘壁画,堪称一处名家真迹的收藏室。

宋人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还提到,会昌法难之后,成都人胡氏 “乃募壮夫,操斤力剟于颓坌之际 ”,得展子虔及唐人薛稷壁画,建宝墨亭以储藏,并请司门外郎郭圆作记,“自是长者之车,益满其门矣 ”。

类似的做法也见于欧洲。一五一七年德国威登堡大学(University of Wittenburg)神学院教授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发起的宗教改革,杂有激进的 “圣像破坏运动 ”(Iconoclasm),一些民众采取暴力手段攻击教堂(关于圣像崇拜与破坏的研究,见 David Freedberg, The Power of Images: Studies in 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Response ,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在圣像和圣物的宗教意义被否定的同时,部分新教学者开始将其当作艺术品来收藏,并从审美的角度加以研究。十七世纪,欧洲许多新教教堂开辟出专门的房间,用以存放艺术品,成为博物馆的雏形。

一本指责宗教改革运动破坏圣像圣物的小册子中的木刻插图(1525—1527年)

欧洲圣像破坏运动之后的收藏者,面对的是物品的片断。这些片断脱离了原来所属的教堂,回归到 “事物本身 ”;在艺术领域,则转换为 “作品 ”(见李军:《可视的艺术史——从教堂到博物馆》)。在后来的几个世纪,这些作品在 “美术 ”(fine arts)的概念下被重新归类,分属于绘画、雕塑、工艺品等。散存的圣像、圣物逐步被连缀为首尾相继、肢体完整的艺术史著作和博物馆陈列,以展现艺术自身的生命力。

作为世界上第一部绘画通史,《历代名画记》的写作,是在艺术品无数次劫难后的补牢之举。张彦远痛心疾首地写道,汉末董卓之乱,图画为军人取为帷囊,所余七十多车,在西迁途中半数遗弃于大雨中;胡族入洛,魏晋藏蓄大量被焚;南北积累历尽磨难,十不存一;隋炀帝下扬州,中道船覆,随驾名画大半沦弃,其遗珠几经易手,终归唐朝,但运送绘画的船在砥柱忽遭飘没,所存十无一二;安史之乱和武宗之厄,又如雪上加霜 ……但是,凭着这些艺术品的碎片,张彦远仍建立起体制宏大的绘画史殿堂。

文章作者

郑岩

发表文章1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5人

中读签约作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