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聃
2022-01-10·阅读时长3分钟
苹果公司为什么叫“苹果”?曾经有过各种版本的江湖传闻:有人说是为了纪念计算机先驱图灵,他自杀吃的是毒苹果;有人说它是《圣经》里的苹果,还有人说它是砸到牛顿头上的苹果。乔布斯对此曾有过澄清,那阵子自己在吃水果餐,除了苹果啥也不吃,如若还有更为“理性”一点的解释的话,则是Apple以A打头,在电话簿里排得比较靠前。电话簿也就是俗称的黄页,汇聚了各行各业的联系方式,在互联网时代以前可是生活中的必需品。
1886年,美国怀俄明州印刷商Reuben H.Donnelly接到芝加哥电话公司的委托,为客户们定制印有当地商家电话的名录。正好赶上印刷厂白纸库存不够,便用黄纸来替代,名录因而被称为黄页,电话簿行业由此开始。1878年纽黑文的黄页还只是一张单面纸,到了1921年大部分地区的黄页已经可以集结成册,单是曼哈顿一个区域的印刷量就超过了百万册。
最初,黄页公司主要通过与电话公司签约逐步扩大电话号码的采集范围。后来,广泛使用的电话簿通常由当地电话公司发布,比如美国运营商AT&T就有自己的黄页。在英国,黄页于1966年才被邮政局推出,随后归属为英国电信的一部分,几经辗转到Yell出版集团旗下。在中国,纸质版黄页则由各地中国电信发布。
为了方便查找,黄页上的信息都按照字母顺序表的顺序排列,并且免费派送。它们的盈利方式主要来源于夹杂在电话信息中的广告。印刷量越大,传播范围越广,相应地广告卖得也越贵。比如创造了黄页的印刷商Reuben H.Donnelly一直投身电话簿行业,据说其创始人在1929年去世时,已经是千万富翁了。
厚厚的黄页每年更新一次,其中不仅集合了企业、商户、机构、政府等对公的联系方式,也包含以家庭为单位的电话号码。在隐私和安全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很难理解,为什么要把个人的联系方式暴露出来。要知道,允许电话公司将号码发布出来一度是安装电话的条件。直到现在,欧洲一些电话公司安装电话时还会让客户选择是否公布自己的号码,不过是可选项。
作为最早的信息聚集和搜索平台之一,黄页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韩剧《请回答1988》出现过以此为桥段的“梗”:正峰听闻爸爸要买炸整鸡,会买两只,便捧着一本厚厚的黄页唰唰地翻,一旁淡定的弟弟无奈地问:“谁会取名叫炸整鸡啊?”正峰回复说:“我在找有没有叫两只的人。”如此烂梗还是成功让观众“羞耻”地笑了。
中国黄页的历史不像欧美国家那么长,不过也有人靠它赚了不少。在创立阿里巴巴之前,马云曾经在1995年创建了“中国黄页”线上网站,一年后营业额高达数百万。随时随地在互联网搜索框里输入问题就能获得答案,显然比逐列翻查一本书要方便多了。2007年,比尔·盖茨公开表示,“在50岁以下的人里面,黄页的使用率将会降低为零”。曾经手指划着黄页点披萨的人已经老去,比尔·盖茨当时给黄页的时限是5年。
推动纸版黄页走下坡路的另一个原因是浪费资源。2010年美国电信公司Verizon宣布停掉纽约地区的黄页派送,这能让他们省下将近5000吨纸。英国的Yell也曾被以不环保为由遭到抵制,人们要求Yell仅对申领者派送,但Yell拒绝了,毕竟降低发行量对广告无益。他们声称黄页的纸张可回收,不需要有顾虑。
在互联网加速事物衰老的时代里,黄页的消亡不像比尔·盖茨预想的那么迅速。他可能漏算了情怀。美国本地搜索协会的数据显示,2015年黄页还是个市值30亿美元的行业,仍有高于三分之一比例的美国人至少每年会查一次。人们能在老式黄页上看到邻居的名字,那种连接已被原子化社会和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冲淡了。英国的Yell一直坚持到2017年才宣布转型。
对于黄页的落幕,年轻人的态度若有似无,中年人一声唏嘘,伤感地写下了“Good Old Yellowpage”,“或许互联网的另一个作用是在提醒人们,没有什么会永远存在”。作为一种历史的侧面记录,有人通过研究遗存归档的黄页做地方志、商标诉讼和家谱撰写。在网络二手销售平台上还能见到各个国家、各个年份的黄页,据说1975年莫斯科的黄页曾拍出过656.85美元的高价。
如今,有翻查黄页习惯的人依然求助于电话咨询台,新世代则会诉诸社交媒体。人们要找到彼此极少再需要一串数字,更多是一个个晃动的图标。
发表文章13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68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