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0.2 引言 | 百变木构与制度融入:中国古建筑的两重体系

作者:王澍

2022-02-21·阅读时长8分钟

44457人看过
在本讲中,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将从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征入手,为大家讲述中国传统建筑从布局形式、审美意趣到具体的营造方式、材料选择,乃至背后所体现的文化基因等多角度的内容。作为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中国建筑师,王澍对于中国古建筑体系,以及传统建筑模式在当代如何生发,有深入且独到的思考,在王澍看来,研究中国建筑史,是一个反思的过程,我们希望通过引言的内容,让读者和听众从更多元的角度,重新认识传统的价值,体会到中国古建筑体系对于中国现代建筑探索的启示。

0.2 引言 | 百变木构与制度融入:中国古建筑的两重体系

15.8MB
00:0017:15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王澍,来自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欢迎和我一起走进梁思成与中国古建筑的世界。

1. 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其三:自然与真实的建造体系

第三点我称之为自然与真实的建造体系。中国的建筑很特殊的一个地方在于喜欢使用自然的材料。建筑里面最持久的材料是石头,中国建筑有用石头,但是石头不是作为主材的,中国建筑的主材实际上是木头。如果讲结构作为主体的话,中国建筑的结构主体是木头,因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以木头为主的体系。

梁思成先生撰写的《图像中国建筑史》,序言是林徽因先生写的。他们研究古建筑不只是为了研究传统,实际上也在想现代建筑应该怎么做。当时在序言中,林徽因先生就提到,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体系,最大的特征就在于它是装配式的,而这个装配式,实际上是当时西方的现代建筑正在探索的,怎么样把建筑做成装配式。所以林徽因先生的一个结论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用西方的角度看,就是现代的,所以中国的建筑传统有特别大的机会,可以直接一步跨入西方所说的现代的观念中去。但是我们最后看到,林徽因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这样一种“狂想”,实际上是没有实现,一直到今天也没有实现。

▲《图像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

为什么?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在于,中国的建筑不仅是以木结构作为一个核心体系,而且它是一种自然的材料,而不是工业材,这个材料本身的变形是比较大的。中国人的伟大之处在于,把自然变形的材料做成了一种高度精巧的装配式体系,按道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变形的材料很难量化,中国人就做到了,中国人通过工匠的技巧,把弹性的、变形的材料做成了体系。全世界没有第二个文化产生了这样的体系。

当然,全世界很多地方其实都有以木结构为主的体系,那么中国的特征在哪里?我觉得很特别的地方就在于,中国的木结构体系不是一个简单的体系,它是装配式的,而且是用相对不是很大的木头做成的装配式,这是很先进的一个观念。生活中很多建筑材料都做得很大,或者是很大的木头,一般人是用不起的,也没有办法操作,而中国人很早就开始把这个体系发展成一种材料相对可操作,可装配的。

以南北方来区分的话,这个体系大概是两类,一个是北方的体系,我们称之为抬梁式结构,就是柱子上面架梁,一般来说柱子和梁都比较粗,比如在北京的故宫,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个形象。在南方,最典型的形式我们称之为穿斗式结构,一般来说就是梁不是架在柱子上,而是像一个编织体,穿过这个柱子,相对来说柱子就会比较多。它的特点是材料可以更细、更小,通过编织形成强度。

▲抬梁式建筑示意图

出自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

▲穿斗式建筑示意图

出自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

南方建筑经常可以看到山墙面,柱子是本色的或者说是深色的,墙是发白的,柱子很密集像格子一样,这个结构有点像我们编篮子,是一个编织性的体系,我们称之为穿斗式的一个结构。当然,不是简单的一概而论,比如像我生活的浙江,就是典型的抬梁式和穿斗式混合的体系,它正好是两个体系的交界区,所以就形成了一个又像抬梁式,又有点像穿斗式的一种混合体系。当然也不只是这两个体系,还有比如井干式,北方尤其是东北的林区就会有这样的建筑,但这样的建筑相对来说用量比较小,抬梁式和穿斗式是比较普遍使用的大体系。

仅仅是这两类的话,还不足以把中国建筑的特征刻画出来,更重要的一个特征,是斗拱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上,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变化。

梁思成先生当年做中国古建筑研究时,最有名的一个贡献就是发现了唐代的建筑,当时在山西的五台山发现了两处,一处是佛光寺的大殿,后来又发现了一个南禅寺的大殿,都是唐代的建筑。发现的时候,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先生都非常地兴奋,因为木头建筑比较容易朽烂,按照一般的概念,它不是一个可以持久存在的建筑。我们知道有明清的建筑已经将近六百多年了,木头的建筑存在六百多年,可能会觉得很自然,实际上仔细想一下,应该早就朽烂掉了。

像山西芮城的永乐宫,是元代的建筑,七百年了;天津蓟县的独乐寺,河北正定的隆兴寺,都是宋代建筑,九百年,山西应县木塔,是辽代的建筑,也是九百多年了。而到了唐代的佛光寺和南禅寺,已经上千年了,仔细想一下的话,就觉得这是奇迹。什么样的一个体系,能够让容易朽烂的木结构建筑存在千年之久?我们现在经常谈生态危机、环境危机,要搞可持续发展,实际上中国传统的建筑体系是就最可持续的一种体系,它居然能存在千年,而且是木头做的,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正定开元寺钟楼建筑细部,部分保留着唐代建筑特点

而这其中很重要的特征,就是保护地非常好的装配式体系。中国古代的建筑工匠在构建这个体系的时候,非常仔细地想到了建筑的材料,比如说如何能够持久地存在?如何被保护?如何更换?装备式体系不仅是造得快,成语里面有“偷梁换柱”,实际上就是说,维护建筑的时候,梁坏了就换一根,柱子坏了也可以换一根,在不影响整个体系的情况下,都可以实现。

我们还听说一个词叫“房倒屋不塌”。什么叫“房倒屋不塌”?就是说哪怕地震了,墙塌了,但房子的骨架还在那里,这个是非常典型的一个特征。

中国的木结构体系是需要维护的。进行维护的材料,比较多见的一个是土。中国有大量的夯土墙,夯土墙从南方到北方,从东部到西部,广泛存在,大概超过50%的中国建筑的墙实际上是土做的。除了土之外还有砖,有些山村还有石头,还有木骨泥墙、竹骨泥墙等等形式。但这些东西都是辅助性的维护,真正的主体的结构,是木结构的体系。而木结构的体系变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古建筑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

这样的变化不光是体现在地上的建筑实物,现在有大量的考古学成果,可以通过这些考古学的成果来印证。比如前面讲的平面布局,最早这种院落式的平面布局的,在一些考古遗址中,就能很清楚地看到,西周时期已经出现和现在的四合院很相像的平面。

至于建筑的形象,最早应该是在汉代的,因为秦代目前能留下的只有传说。汉代的话,地面上在四川一些汉阙上,还有建筑形象的留存,剩下都来自汉代的墓穴。墓葬内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中,有大量的建筑形象,可以看到它是有斗栱体系的,而且斗拱的木头做得很大,是一种大木头的斗栱体系,而且它的屋脊是直的,是不弯曲的。在我们的印象里,中国建筑的屋顶一定是弯曲的,实际上汉代的屋脊是直的,大概可以推定秦代的屋脊也是直的。

▲汉代画像石中的建筑形象

出自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

之后我们能够看到的建筑实物,更具体一点说是来自模型。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南北朝时期的建筑模型,来自瓷制的冥器,在一些冥器上明显可以看到,建筑的屋顶已经是曲面了,不仅是曲面,而且已经是现在我们熟悉的反曲,跟唐代宋代很像,这种形态也在南北朝时期就定型了。

真正出现了可以见到的建筑实物,是在唐代。我记得读建筑学的时候,对唐代建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8个字,是当年梁思成先生看到佛光寺大殿时所说的8个字:“斗栱雄大,出檐深远。”这就是唐代建筑的特征,跟我们今天熟悉的明清建筑非常不一样。如果你有机会去佛光寺的现场你就会被震撼到,因为的斗栱真的很大。

而且从建筑本身而言,它和我们今天看到的斗栱很大的一个区别在哪里?从唐代一直到宋代,它的斗栱体系是一个真实作用的斗栱体系,它的斗栱是放在柱子的顶上,从柱子顶上开始就是斗栱体系在起作用,将屋檐伸得很远,是为了保护木结构,下雨的时候不被雨水淋到,所以它的屋檐就伸得非常远。宋代和唐代的形制还比较接近的,但相对来说斗栱的材料就开始变小了,出檐的深度就也开始变浅。

真正的一个大的变化,发生在元代。我们现在看元代的建筑,特别是到了之后的明代建筑,就非常典型了。此时斗栱已经不发挥原来的作用,就是柱子一直顶到屋顶的檩条,这样的话斗栱的体系还有一点点结构作用,但是基本上已经是装饰性的,斗栱就变得更小,因为它是装饰性的,只是用来摆样子的。所以我们把决定性的转折点就放在元代,元代以前的中国建筑的斗栱体系都是真实的,元代以后斗栱变成了假的,是装饰性的,这是一个基本的特征。所以我们如果去看一座建筑的话,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这样一个变化。

▲历代斗栱演变图

出自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

另外一个特征和中国的屋顶有关。唐代宋代的建筑都是反曲屋面,而且是双曲的屋面,这个和审美是有关系的。中国屋顶的审美意象,实际上是飞鸟。我们说有一个词叫“上栋下宇”,栋是什么?就是栋梁,屋脊上是大梁,下面就是屋面。宇是什么?宇实际上就是天。而且天是有形象的,在庄子的《逍遥游》里面,天就是一只巨大的鸟。所以中国建筑的审美,如果看屋顶的话,其实不是我们远远地看,它只是一个曲面的屋顶,真正震撼的审美是站在屋檐下,你看到整个结构,像鸟翅膀里面的骨骼一样,顶是准备要起飞的一个状态。

而且中国建筑很有意思,一般是放在一个基座上,上面可以看到有一组柱子,一个屋顶,屋顶是反曲的。所以远处看的话,建筑柱子的部分,在阳光下是在阴影里的,经常会有点虚,看不清楚。你就看到台基上有一个屋顶准备起飞,特别有现代的科技感,就像是一个大型的隐形飞行器正在准备起飞。所以有的时候我也在想,中国的传统里面,会不会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科技因素,否则为什么它会产生这样的一个形象?非常特别。

2. 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其四:社会文化与制度的融入

后来我们看到明清的建筑,很明显,它的屋顶是单曲面的反曲。唐宋的屋脊是曲线的,明清开始主要的官式建筑屋脊是直线的,没有这根曲线了,这个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哪怕你没有学过建筑学,通过这样一个基本特征,你也能大概判断建筑的年代。当然,也可以通过有没有斗栱,来判断它是官式的还是非官式的,因为中国古代建筑有一个特征,它不像今天建筑是一个专业的领域,需要学过建筑的人才懂建筑、学过建筑设计人才可以设计建筑。中国的传统建筑很大的一个特点在于,它是一个社会制度,实际上是由一些大学者、知识分子,比如说由礼部的官员来决定建筑的平面,他们非常清楚建筑的整个格局,实际上就跟中国的语言体系一样,它是一个整体性的社会制度,所有的人都知道。

我经常举一个例子,就是说知道到什么程度。说我们读汉代的史书,读《史记》,你会看到霍去病马踏匈奴,得胜归来,汉武帝赏了他四百多间房子,什么概念?就是说这个房子的一间,是可以作为度量单位的,我可以赏给你四百多间房子,你会很清楚地知道这四百多间房子大概多大,什么样子,不需要再做补充的规定。整个社会它是有一个完整的制度,所以这是中国建筑很特殊的一个地方。

另外一个特点在于工匠传承。在这样一个几千年的变化当中,它是工匠传承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建筑那么丰富。那么讲到这一点的话,我想再强调一句,就是它这个体系的核心特征就是材料是自然的,所有的建造都是真实的,就是说它的每一个构建,每一种材料的交接,你都清清楚楚的看到他是怎么做的,这是我刚才说的就是中国建筑基本特征的第四点。

欢迎转发分享海报

一起感受跨越千年的中国古建筑之美


 


文章作者

王澍

发表文章15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0人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2012 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这就是中国古建筑

重走营造学社之路

338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02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