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夷陵之战:三足鼎立的开始

作者:陈璐

2022-03-01·阅读时长15分钟

16898人看过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最负盛名的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场,这场战役确定了三国鼎立的基本格局,也因为刘备走向末路而染上了一丝悲剧性的色彩。为什么这场战役会发生在夷陵?它的战事是如何展开的?其主战场猇亭又究竟在哪儿?

夷陵之战:三足鼎立的开始

17.9MB
00:0031:14

宜昌猇亭古战场风景区,背靠虎牙山,斜对荆门山,地理位置特殊,人们对于它究竟是否为夷陵之战主战场争执不下

夷陵,兵家必争之地

葛洲坝位于长江中心的一块沙洲上。大概因为修建年代还不久远,留下的记忆仍算新鲜,宜昌当地人对于它的成因和历史都能说上几句:比如这座位于长江三峡末端河段上的水利工程,是正式修建三峡大坝前的试验田;又比如在普遍讲着西南官话的宜昌本地,这里却因为聚集着来自北方的工程人员,只说普通话。但一个可能在更久远的历史中或许会被遗忘的细节却是,这里原本是两块比肩而立的沙洲——郭洲坝与西坝。较大的那块沙洲名为西坝,而位居西坝上游西北方向较小的那块名为郭洲坝,这两个沙洲如今已经因为葛洲坝工程被人为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在过往数千年岁月里,郭洲坝与西坝都曾一起迎接着自上游奔流而下的江水。当长江自西向东流至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时,便进入了著名的长江三峡河段,在流经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并冲出南津关后,这段雄奇壮阔的三峡之旅才算结束,江面也突然变得舒展开阔。此后,位于南津关下游3公里处的西坝和古郭洲坝将长江分为三条江流,被当地人分别冠名为“大江”“二江”“三江”,而这三江又会在西坝最南端的鱼(庙)嘴处汇合,继续向远方的江汉平原奔流而去。

宜昌古称夷陵、彝陵,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历来是军事重镇,素有“楚之西塞”“川鄂咽喉”之称。地处长江三峡西陵峡东端的夷陵,西连巴蜀地区的千里群山、东接荆楚大地的广阔平原,在冷兵器时代,总是被选作巴蜀与荆楚交战的前沿阵地。自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以来,这里也成为了各方交战的热点区域。其中最著名的一场战役莫过于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的“夷陵之战”。

根据《三国志·陆逊传》记载:吴黄武元年(222年),孙权任命宜都太守、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总领东吴5万人马与刘备大军争夺夷陵,这就是著名的夷陵之战。往前回溯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秋冬,关羽正在襄阳围攻曹仁时,孙权先是派遣吕蒙偷袭公安,占领南郡、江陵等地,又令陆逊率兵攻取宜都郡,断绝关羽从长江三峡地区逃回巴蜀的通道,才有了关羽失荆州,败走麦城,战死沙场的结局。这便成为了“夷陵之战”的导火索。

在《三国演义》等并非正史的作品中,这场战役的起因常被渲染为关羽之死,刘备急于向东吴复仇。“复仇只是一个原因,”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赵国华对本刊记者分析道,“之所以刘备敢于发动东征,第一是他不甘心全失荆州,这对他来说就真正变成偏居一隅了;第二是他其实有些藐视东吴,荆州曾由刘备长期占领,他觉得要打败曹操很难,但是打败东吴好像很有信心。

巴蜀地区的政权如果想扩张,一种路线是北进,显然难度很大,后来诸葛亮北伐、姜维北伐都问题成堆,因为它交通很麻烦,不论是翻越秦岭或者从陇上走都很难;另一种路线就是顺长江而下。刘备可能觉得东吴杀关羽,还占领我的地盘,有了正当的理由往下进攻东吴。再加上那时候他的军队士气正盛,拿下了汉中而称王,然后又称帝,所以不听人劝阻,发动了大规模的东征,却偏偏在今天宜昌夷陵这个地方遭到惨败。

这一仗之后蜀汉的力量彻底退出了荆州,自此蜀汉和东吴两国的边界便确定在了今天的峡江地区。可以说,经过夷陵之战,三国边界划定,所谓的三足鼎立才最终实现。”

在当地的考古工作者看来,这是有迹可循的历史:以西陵峡口为界,上游峡江地区多出土蜀汉墓葬,下游江汉平原基本都是孙吴墓葬。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赵国华

从如今的宜昌市城区到下游的荆州市古城区,大约100公里,驱车前往不过一个多小时。但襄樊之战中关羽丢失的荆州,并不仅仅是现在的荆州市,而是下辖“长沙、零陵、桂阳、南阳、江夏、武陵、南郡、章陵”八郡的一大片区域,其核心地带是横跨两湖地区和河南南部的江汉平原及其周边地区。赤壁之战后,魏蜀吴曾三分荆州,直到襄樊之战中东吴夺取了荆州,蜀汉的力量才完全退出,并开始由盛转衰,最终成为三国中最早灭亡的一方。

幅员辽阔且地处长江中游的荆州一直是三国征战的最前线。如同诸葛亮所言,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地位。而它的三个主要战略位置分别是东边的武昌(今鄂州)、西边的江陵(今荆州)、西北边的襄阳(今襄阳),其中江陵又是荆州的重中之重。要守住荆州,一定要守住江陵,而江陵西部的屏障就是夷陵。《三国志·陆逊传》中,陆逊曾向孙权论述过夷陵对于荆州的重要性:“夷陵要害,国之关限,虽为易得,亦复易失,失之非徒损一郡之地,荆州可忧。”

关于夷陵的地名由来和地貌特征,欧阳修曾写道,“夷陵者,其《地志》云北有夷山以为名;或曰巴峡之险,至此地始平夷”。这意味着,从崇山峻岭的巴蜀沿着三峡一路而下,从西陵峡口进入到夷陵之时,便是山地与平原的交接处,由此往下进入荆州,再无天险可守。按照李白诗歌所述,“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可见其速度之快。若无阻碍,蜀汉的兵马便可以通过水运从白帝城迅速抵达荆州的腹心所在——江陵。

所以实际上,夷陵之战与赤壁之战一样,其核心仍然是对荆州控制权的争夺。于蜀汉而言,失去荆州,诸葛亮在《隆中对》设想的“跨有荆、益”,“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随之“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的帝国愿景便化为了梦幻泡影。襄阳之战后,分别拥有江汉平原和四川盆地的东吴与蜀汉,其主要的交通方式便是长江航运,尤其是成都平原和以江陵为中心的荆州南郡地区,来往必须依赖三峡水道与沿岸的陆路。因此,在关羽失荆州后,蜀汉发起夷陵之战具有其必然性。

如今,两项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早已深刻地改变了这里的地貌。西陵峡本是以“滩险流急、峡长山奇”著称,它西起秭归县香溪口,东至宜昌夷陵区南津关,是三峡最长一段峡谷。然而,曾经雄奇的高山已大半没入水下,湍急的峡江水也早就变得迟缓,只有两岸的地名会让人想起千年前发生在此的那场战役。葛洲坝北岸的西陵区、夷陵区,保留了宜昌历史上的古老地名,而南岸的点军区相传为关羽点军处,至今仍有一块清光绪年间立的“汉寿亭侯点军碑”。若沿着葛洲坝两岸的沿江步道行进,在宛如平镜的巨大江面上,还常常停泊着排队等待过闸的许多货船,凭栏远眺,眼前此景也不禁令人遥想起刘备率领蜀汉大军从白帝城顺江而下的过往。

因为三峡水面上涨,白帝城已成为江心岛,游客都在此与身后的瞿塘峡夔门关合影留念

“猇亭”在哪儿:江北与江南之争

相比赤壁之战,关于夷陵之战进攻与撤退路线的争议较少。这一方面是由于《三国志》中的记载已经比较详细,另一方面是受地形条件所限,历史上发生在三峡地域的行军路线都大体相似。但一个确实令学界争执已久的问题是,夷陵之战的主战场“猇亭”究竟在哪儿?

这场战事前期推进得很快。陆逊在219年的襄阳之战时,攻占夷陵后,又趁势夺取了秭归、巫县,控制了三峡中的巫峡和西陵峡航道。当221年七月刘备决定东征时,他很快收复了秭归与巫县,这一方面固然是刘备率领的四万多精兵势如破竹,另一方面也是陆逊选择主动退出了三峡。《三国志·先主传》写到了陆逊被手下诸将埋怨一事,“攻备当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衔持经七八月,其诸要害皆以固守。击之必无利矣”。

陆逊“诱敌深入”的计谋最后被证明是一项非常明智的选择。首先,这是由于地理形势所决定。巫山县、秭归县距离峡口处的夷陵较远,如今开车沿着夷陵走高速,经秭归至巫山县尚需要3个小时,而从白帝城出发至巫山县距离要近得多,只需不到一个小时。再加上这一段正位于巫峡与西陵峡之间,山路崎岖,虽然今天由于2个大坝的修建水面看起来开阔、平缓很多,但古时候江流湍急,其间又多有滩礁险阻,想要溯流而上比顺流而下艰难许多。若是东吴在此相持太久,补给会变得非常困难。并且,三峡路段并没有开阔的平原地带,难以展开部队,对于陆逊来说,不收缩战线也很难守住此处,不如选择主动退让,在下游以逸待劳。

不过在赵国华看来,促使陆逊选择以防守为主的一个更重要原因是,北方曹魏的虎视眈眈。“现在经过军事史考证,刘备的军队有近5万精兵,沿途行军过程中还不断征召了鄂西、湘西等长江沿岸的少数民族军队,最后可能达到7万人以上。而陆逊这一方,《三国志·陆逊传》记载为5万人,相比较对东吴而言,这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刘备倾全力而来,但孙权不敢倾全力迎战。在三国里,蜀汉与东吴,都相较曹魏更弱,若是孙权倾全力迎战,他也担心曹魏的军队趁势从合肥过江,攻打自己的本部建业(今南京),或者从襄阳出兵,直接攻击蜀汉与东吴的军队。所以孙权很聪明的地方是他这时对曹魏主动称臣,确保曹魏不会趁火打劫,这也是他推迟建国的原因。此时曹操刚死,曹丕似乎也没出兵的决心,于是作壁上观,实际倒是帮了东吴。”

那么,稍作抵抗后,陆逊究竟将主力部队退守到了哪里?湖北省三国学会副会长、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王前程长期结合实地勘查,著有《夷陵之战研究》,他向本刊记者指出,“陆逊把主力放到宜都这边进行阻击。三峡东段有两个重要的关口,一个是南津关,但南津关面对从上游顺流而下的攻击很难守住,江面很窄,船过得很快;另一个是距离南津关不远的楚西塞,楚西塞位于虎牙山和荆门山之间,是过去三峡真正的关口,在古代非常重要,所以他选择守住了楚西塞”。不久后,刘备军队在这里遭到了一次激烈的反击战,受到了东征以来首次惨重的打击。“黄武元年(222年)春正月,陆逊部将军宋谦等攻蜀五屯。皆破之,斩其将。”

“五屯”“皆破之”,指的是蜀军五营约一万人在此被击溃,统将佐多也被斩杀。刘备重新调整了他的战略部署。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二年春正月,先主军还秭归,将军吴班、陈式水军屯夷陵,夹江东西岸二月,先主自秭归率诸将进军,缘山截岭,于夷道猇亭驻营,自佷山通武陵。遣侍中马良安慰五溪蛮夷,咸相率响应。镇北将军黄权督江北诸军,与吴军相拒于夷陵道……陆议大破先主军于猇亭,将军冯习、张南等皆没”。《陆逊传》则写道:“以火攻拔之……破其四十余营。备将杜路、刘宁等穷逼请降。备升马鞍山,陈兵自绕。逊督促诸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

要厘清这些地理位置,就要回到210年刘备向东吴借走荆州后,改临江郡为宜都郡,其治所位于今天湖北省宜都市的陆城,管辖区域包括夷道(今宜都市)、西陵(今宜昌市)、佷山(今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秭归(今秭归县)、巫县(巫山县)等县。

从陈寿的描述看来,刘备受挫回到秭归休整后,将部队兵分三路:自己亲自带领一支主力部队由江南进发攻击夷道,同时黄权率领另一支从江北夷陵道进发防止东吴或者曹魏的军队从侧翼夺取峡口,此外马良负责从佷山前往武陵,联合当地少数民族共同进攻东吴。“陆议大破先主军于猇亭”,猇亭正是夷陵之战的主战场,吴军曾在此发起火攻,大破蜀军阵营,取得了决胜的关键。随后,刘备登上马鞍山,布置军队环山防守,马鞍山应为距离猇亭不远的又一主战场。

宜都市清江与长江交汇处的老码头

来到宜昌市,在如今西陵峡口下游的北岸,经过夷陵区、伍家岗区后,便到了猇亭区。在宜昌长江公路大桥附近,有一处猇亭古战场风景区。这处充满崭新仿古建筑和三国人物雕塑的景区内,最古老的历史大概源自其依稀可以窥探往昔的地形地貌。猇亭古战场风景区位于虎牙山东侧,属于伍家岗区与猇亭区交界处,在其紧临浩渺江水的绝壁上,还保有一条约1000余米长的古栈道,附近留有“虎牙山盐运纤道”的石碑,据说是以前拉着船只逆流进入巴蜀的纤夫所走的道路。沿着绝壁行进,江对岸群岚叠嶂,难以辨认出究竟哪一座才是荆门山,若将视线投向江面,隐约有被水冲击的小面积滩礁露出。长时间以来,猇亭在江北的观点曾占据上风,修建葛洲坝和三峡大坝前更低的江面,露出水面更多的滩礁,被视为可能是两军爆发大规模交战的所在。

“以前主流观点是刘备的主战场位于现在的猇亭区,但这种可能性非常小。我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如果从江北进军,怎么跨过的虎牙山?旧时虎牙山位于现在的伍家岗区这一带,猇亭区在伍家岗区下游,如果主战场在猇亭区,等于跨过了虎牙关,陆逊再也无险可守,平原地带直接通往了宜都、荆州。而且‘先主在江南’史书记载得很清楚,三国时期渡江并不像现在这么容易,那么他是如何从江南渡到了江北?又是怎么攻下了虎牙山?历史上发生在虎牙山的战役通常都很激烈,一定会被记载下来。”王前程分析道。

人们误以为夷陵之战的主战场在这里,一个最直接的原因是由于历史上这里发生过许多著名的战争。这里首次被载入史册的大规模战役发生在战国时期。《战国策》中写道,“(楚)顷襄王二十年秦白起拔楚西陵,或拔鄢、郢、夷陵”。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率领10万大军深入楚国腹地,重创楚军主力,秦军为防楚军偷袭,用火将西塞军营和民宅尽数化为灰烬,这便是著名的鄢郢之战。东汉建武九年(33年),为了阻止刘秀一统天下,公孙述也曾在荆门山与虎牙山之间的江面上架起浮桥抵挡东汉大将岑彭的进攻,但在对峙一两年后被火攻,最终溃不成军。清人宋兆元曾写下,“西塞浮桥断,公孙霸业沉”,借此表达自己的惋惜之情。

“不过应该说认定江北的原因非常复杂,”王前程从文本和实地上进行了许多考证,“首先其实夷陵之战在以前叫‘猇亭之战’或者‘宜都之战’,后来毛泽东提出了‘夷陵之战’的说法,在军政界造成的影响很大。为什么叫宜都之战?三国时期,现在宜昌市大部分地区都属于宜都郡,所以宜都之战的战场大范围在宜都郡内,但其核心主战场的位置猇亭和马鞍山具体在宜都郡哪里就有争议。《三国志》《华阳国志》与《资治通鉴》等文献均明确记载吴蜀两军主力是在长江南岸作战,而最早把猇亭之战定在江北的是清代人,这应该说部分受到了《三国演义》的影响,因为《三国演义》在明代开始流传了几百年,依据它的描写,江南江北都叫猇亭。此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历史地名北移的问题。中国的地名都存在这个问题,随着某地向外扩展,它的中心就会发生移动。比如邓县,最早位于襄樊市襄阳区的西北边,后来却逐渐北移到了河南。但应该说,刘备的主力军队没有来过江北,所以黄权在江北才会‘率众将降’,两万人的部队不得已投靠了曹魏。”

实际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学术界研究的逐渐深入,猇亭、马鞍山应该位于江南今湖北宜都市境的看法,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

下牢溪绕过西陵峡口的三游洞,便汇入长江

宜都古猇亭

沿着宜都市大宋山弯弯曲曲的狭窄山路一路盘旋,才终于绕道到高坝洲水电站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附近会被认为可能是古代猇亭所在。高坝洲水电站位于长江支流“清江”的下游位置,从这里开始,群山退去,平原显现。这里南岸是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掩映在连绵起伏的高山与丘陵间,北岸往下游是一望无际的宜都平原,再无天险可守。在以王前程为代表的本地学者们看来,猇亭、马鞍山便都应该在宜都市五眼泉乡和长阳县磨市镇一带,位于长阳与宜都的交界处。

《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注引用了《魏书》中曹丕回复孙权的诏书,指出刘备主力“故见身于鸡头,分兵拟西陵”。意思是刘备分兵佯攻夷陵(西陵),主力却现身于鸡头。从高坝洲水电站往下游步行一会儿,大约在距离宜都城约15里的位置,便是当地百姓口中所言的鸡头山。鸡头山称之为山,但实际上是一大片绵延于清江南岸的丘陵地带,这些丘陵多在百余米间,现在行政划分属于宜都市五眼泉乡,而沿着鸡头山再往上游走,便是长阳县磨市镇。

刘备选择率领主力从江南进军,其战略目标就是宜都城。“刘备实际到了哪里?”王前程展开地图试图向我们解释,“他从秭归县归州镇带主力南渡长江,抵达现在秭归的郭家坝镇后开始走山路。史书记载得非常清楚,他从秭归沿着山路进入到今天的清江流域,进入长阳往东边,目的是攻占宜都。若是能占领宜都,就可以和从长江而下的水军,以及北边的军队夹击夷陵。但是他攻到宜都西边约60里的地方时,被陆逊转移到这里的主力部队拦住了,所以他的主战场一定发生在这里。”

至于为什么不把主力部队放在水路上?这是由于蜀汉最擅于水战的关羽部队已经折损在荆襄之战中,刘备临时重新组建的水军部队若是对上当时水战实力最强的东吴,并不一定有太多胜算,所以他才决定选择从江南进取宜都。

今天的宜都市位于清江与长江的交汇处,是一个重要的关口。依傍着入江口在高地上修筑起来的城区,是宜都市陆城街道周边的老城区,相传是陆逊筑城抗蜀之地,留下了与陆逊有关的许多传说。从这里往西北方向,沿着长江逆流行进40余里,便可进攻位于西陵峡口的南津关;若是在此沿着长江顺流而下,往东130多里便可抵达江陵,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现在我们基本判断夷陵之战的主战场是现在的磨市镇、五眼泉乡一带。但陆逊一定是把刘备堵在了山区里,因为若是蜀汉部队进入了平原,就无法阻挡。吴军守在山险上,截住了刘备的军队,双方对峙半年。由于山区里面道路狭小弯曲,刘备只能将部队布了个长蛇阵,这就是所谓的‘七百里连营’。等到夏天宜昌最炎热时,陆逊一方面对刘备的主力部队发起火攻,另一方面攻打蜀汉驻守在南津关西坝一带的水军,逼得两方军队都不得已往白帝城回撤。但由于三峡北岸山势险峻,陆路直至现在也很难通行,由东吴掌控水面交通后,黄权率领驻扎在今天当阳、远安一带的江北军,便没法回到巴蜀地区,只好向北投靠曹丕。”王前程指出,东吴军队本想从水面上抢先抵达秭归切断刘备的退路,但蜀汉的水军拼死作战,最终为刘备赢得了时间,刘备从秭归渡江到江北后,便把船都烧了,改为沿着栈道撤回了白帝城。

当阳市沮河附近的麦城遗址,恰好处在荆州市与远安县中间的平原地带

现在坐船行驶于三峡之间,已经很难看到那些原始栈道的模样。三峡的水面持续上涨,早已没过了175米的水位线,大多数栈道已经被江水淹埋,难以循迹。但偶尔导游指出崖壁上一些人为钻探的洞眼,还隐约能讲述过去人们如何在绝壁上开凿道路的历史。王前程说:“刘备狼狈逃窜,东吴本可以乘胜一鼓作气消灭他们,但是他们没有继续,一是峡江地区光靠行船不行,上游危险,必须走栈道,军队展开不便,不利于大规模作战,继续追击很困难;二是既然达不到灭掉蜀汉的目的,不如以胜利者的姿态讲和,联合蜀汉对曹魏造成威胁。这也为刘禅继位后,诸葛亮再度与孙权修好奠定了基础。”

岁月沧桑变幻之间,一场时隔千年的战役难以再寻觅到任何踪迹。因为水利工程发现了翻天覆地变化的三峡地区,或许真正能够讲述这段故事的只剩下了白帝城。尽管曾经巍峨矗立的白帝城,已经成了座不再需要过分抬头仰望的水上孤岛。夷陵之战重创了刘备,222年的秋天他究竟是带了一万还是几千士兵退到了白帝城已经没有那么重要。可能已经感知到自己天命降至的刘备没有再回到成都,改鱼复县为永安县(即今天的奉节县),不久后一病不起。第二年春天,刘备病危,诸葛亮从成都受命赶到了白帝城,便是著名的“白帝城托孤”。223年4月24日,63岁的刘备在白帝城去世。

(实习记者全怡飞、明雪菲对本文亦有贡献。感谢湖北福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余韬、湖北省社科院夏日新的帮助)

文章作者

陈璐

发表文章77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59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中读签约作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