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幽兰

作者:朱伟

2022-07-18·阅读时长4分钟

3272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206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幽兰之名出自屈原的《离骚》,《离骚》中有两处用幽兰,先说:“纷总总其离合兮,班陆离其上下。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世溷溷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描写一种茫然在人间的情态:纷纷然忽散忽聚,斑驳陆离而飘浮不定,我让上帝开门,守门人却倚着天门漠然望而不顾。此时日已昏沉,人将罢散,只能靠幽兰之素藉木然站在那里。这世界本就污浊不分,好遮蔽美德而嫉妒。后又说:“世幽昧以耀兮,孰云察余之善恶。民好恶其不同兮,惟此党人其独异。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美之能当。苏粪壤以充帷兮,谓申椒其不芳。”这“耀”是指混浊而迷乱——谁能辨别真假善恶?民众好恶本来不同,朋党间更好标新独异。家家户户竟以艾蒿替代幽兰佩在腰间为香,连草木都不识香臭,岂能辨别美玉价值?以粪土充塞香袋,反而说申椒这种香木不香。申椒其实就是花椒。

这里的幽兰其实是一种佩带在身上的香草。据三国陆玑的解释,《诗经·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兮,女曰观乎”中的“”,就是这种作为香草的兰。这首诗,后人认为是讽刺淫乱——描写春水荡漾,未婚男女刚捧着兰,女子问,去看看吗?河边是无数男女在拥挤着相互嬉戏。为什么称“”?又为什么是兰?古人解读,是间,兰是阑,所谓“而间之,兰而阑之”,间是空隙,引申为阻隔;阑是门遮,引申还是阻隔。这种香草可阻隔邪气,这首诗则描写农历三月三男女到水边共浴,参与祓除仪式,通过祓除消灾去邪。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朱伟

发表文章12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546人

《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

中读签约作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