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主编说 | 夏天,一起来读传记

作者:曾焱

08-07·阅读时长3分钟

7098人看过
传记邀请我们,进入他人的生活。

主编说 | 夏天,一起来读传记

12.5MB
00:0009:04

这一期封面故事,是不少读者每年夏天都在期待的“夏日阅读”系列,到今年为止,我们应该已经做了十年。去年我们一起读了古今中外的鬼故事,今年,我们就来读人的故事,聊聊关于传记的阅读与写作,传记为什么有意思,以及一本值得读的传记应该是什么样的。

先说读者为什么喜欢读传记——这个判断不是没有来由的。这两年我在负责组织周刊发起的好书评选活动:三联行读图书奖,今年做到了第三届,八月底又要颁奖了。每个月,在几十上百本新书参与的评选中,我们都会收到大量的传记类新书,并且往往因为多数评委的青睐,入选的传记作品在最后三十本短名单中,也占据较大比例,例如《普鲁斯特传》,《卡夫卡传》,《桑塔格传》,《福柯传》……都是五六百页的厚度,定价不低。出版社对传记的偏爱,我想和当下写作潮流有关,也和编辑对图书市场的判断有关,表明读者对于传记的阅读热情还是相对高涨的。我们为什么要去阅读他人的人生?除了满足一部分对于名人的八卦之心外,隐藏在更深层的,还是对人性的探究与理解。

作家、译者陈以侃在为我们撰写的稿件中谈论文学传记为什么有趣,也提到本期封面对传记讨论的一个限定范围,即在“文学传记”的范畴之内——不是粗制滥造的、奥登所谓“一先令也能提供所有事实”的地摊书,而是由一个够格的写作者去呈现的另一个写作者的人生。传主为写作者,它当然属于文学传记,但这只是其一。我个人理解,“文学传记”的界定更偏重于写作本身的标准,即传记写作本身的文学性足以留存。

苗炜是我们本期传记之行的主导人。他的文章从《单田芳传》、《斯大林传》,一直聊到《乔布斯传》。关于一本传记存在的价值,苗炜引用英国传记作家雷•蒙克的话说,“传记是一种理解的艺术,是对人性的一种赞美,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传记的目的就是理解它所描述的主人公,理解一个有趣的人足以给一部传记安身立命的理由”。我尤其认同苗炜描述的这样一种阅读经验:当我们沉浸在他人的故事里,也反思自己的信仰、能力、价值观和生活选择,我们会看到人生中的动摇、黑暗和狂喜,似乎命运并不只为书中人物所设置,也为我们体会天道的秩序和无常所设置。

孙若茜采访了传记作家林德尔·戈登,她最新出版的《伍尔夫传:作家的一生》很受好评,她也写过《艾略特传》和《夏洛特·勃朗特传》。我们通过这篇长访谈,可以了解一位具有极强描述能力的传记作家,如何看待传记。更有意思的是,传主伍尔夫本人也对传记的写作有精彩论述,她说“把传记当作一幅肖像画,而不是堆积事实的百科全书。她的对象必须像一件艺术品一样被创造出来。记忆和事实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归根结底,它们只是通向问题的向导。记忆给了她一束光,但只有想象力才能引导这束光。”并且,一本值得一读的传记,必定应该是“对‘传说’和老套的人生情节提出质疑”的写作。

在这个封面故事里,我还邀请蒋方舟撰写了她对《纳博科夫传》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一位作家如何理解另一位作家笔下的作家,如同三重影像。

还有建筑师、文化评论人唐克扬为我们介绍的《路易斯·康传》。传主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现代主义建筑师,拥有如迷宫一般复杂的生活与创造,传记作者该如何来呈现?艺术评论人、艺术史博士张宇凌则为我们推荐了一本当代女性艺术家的经典传记《伊娃·海瑟》(《Eva Hesse》)。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前女性主义的艺术家对待性别身份的独特态度,对我们这个被性别和主义困扰的时代尤其珍贵。在讨论选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本书没有中文版本,继而遗憾地发现中文翻译在女性艺术家传记类型中的缺失,很多知名的当代女性艺术家都没有中文版的传记可查。而我同样遗憾地发现,相比西方的文学传记,中文的文学传记在出版数量和写作质量上,都要少得太多。

文本的魅力需要阅读来传递,那就还是让我们打开这本杂志,一起来阅读吧。

   
点击上图购买本期纸刊
编辑/一丁
音频制作/译丹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曾焱

发表文章5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064人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中读签约作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9)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