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纳入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候鸟栖息地的贡献

作者:吴丽玮

2024-10-15·阅读时长12分钟

1729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198个字,产生2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在东营的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越冬(秦金武 摄)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位于世界最大的潮间带湿地,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候鸟的重要栖身地。这条迁徙通道由西伯利亚—阿拉斯加经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一直延伸至大洋洲,纵贯22个国家,是全球鸟类多样性最丰富、濒危物种比例最高的迁飞通道,为数千万只水鸟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繁殖地、停歇地和越冬地。

随着候鸟迁飞季来临,这些栖息地进入到了最忙碌、最热烈、最体现生态保护成果的时间。

丹东:广阔滩涂和丰盛食物

9月底的丹东鸭绿江口候鸟栖息地显得非常宁静。潮水退去,秋日的阳光透过薄薄的雾霭,在礁石和淤泥杂糅的滩涂上刷上了一些明暗不一的光亮。就在不久之前,这里陆续送走了从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飞来的鸻鹬类候鸟,它们选择在开阔而平坦的鸭绿江口滩涂上停留和补给,经过十数天到一个多月的休整,已经启程去奔赴跨越南北半球的、漫长而艰难的南迁之旅。

文章作者

吴丽玮

发表文章10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66人

中读签约作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