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2024-12-31·阅读时长8分钟
广西三娘湾澄澈的碧海中,有一群碧波精灵,它们时而如离弦之箭,在翻涌的海浪间穿行;时而跃出水面,飞溅的浪花映衬着矫健身姿。
这群精灵就是素有“水上大熊猫”之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海豚。表面上看,它们活泼可爱,无忧无虑,但仔细观察,其中不少是“残障人士”:被研究人员称为“豚坚强”的白海豚,整个背鳍被割掉,靠近头部有一圈深深凹陷的勒痕,在2004年它被发现时,浑身正被刺网缠绕,血流不止;还有一只白海豚的尾巴只剩一半、另一只的鳍也是畸形。
这些伤残多拜“幽灵渔网”所赐。被遗弃在海洋中的废弃渔网,如同深海中的邪恶幽灵,无论是庞大的鲸鱼、敏捷的海豚、平和的海龟,还是小巧的鱼虾,一旦被缠上便难以摆脱,最终因它的绞缠导致肢体残缺甚至窒息死亡。冰冷、无情的纤维正在收割着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像是海洋死神手中的无情套索,但很多人却对它的危害一无所知。
废弃渔网,成了海底的“幽灵杀手”
让我们的视野从海洋转向陆地。与海洋中白海豚遭受的厄运类似,陆地上生活着的穿山甲也面临重大生存威胁。身披坚甲、呆萌可爱的穿山甲有“森林卫士”的美誉,专食白蚁和蚂蚁,可以保护森林、堤坝的安全。但只因鳞片被人类视为珍贵“药材”、身躯被视为奢侈食材,便不断被盗猎、被贩卖,濒临灭绝。
视野再放大,整个地球也在遭受着同样的厄运:冬天会突然翻涌热浪、沙漠暴雨如注、极寒的酷冷、难耐的干旱、呼啸而来的龙卷风、破坏力惊人的超级台风……随着全球不断升温,极端天气不再是偶发事件,已成为常态,其程度也将越来越强烈,我们仿佛能听见大地母亲的痛苦呻吟。
这三个问题涵盖海、陆、空不同方面,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问题的归因与解法,貌似都在于“人”。如何将守护自然的公益信念播散在更多人心里、促使大家用行动,延缓自然之殇?
扼住“幽灵”的咽喉
“幽灵渔网”主要有三个来源:岸上废弃的老旧渔网、海里破损的刺网,以及养殖场因风吹日晒而破碎的渔网渔具。此外,渔船每年还会遗失或丢弃数不清的合成纤维网。这些渔网或因材质坚韧难以降解,或因远离海岸难以被回收,最终都会被海浪带入深海,开始它们孤寂而又致命的“幽灵之旅”。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以渔网为代表的废弃渔具,已占据海洋垃圾中的十分之一。海洋生物会被其绞缠受伤甚至死亡;珊瑚礁、海草床等海洋生态系统会被其破坏,从而导致海洋生态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下降;渔业、海洋运输业也会因它造成经济损失。减少废弃渔网流入海洋,并对其进行打捞、回收,是当前海洋生态保护的重要议题。
被废弃渔网缠住的珊瑚礁
但目前,除了一些对此议题长期关注的人外,很多渔民并不知道随手丢弃的渔网,会给海洋带来如此巨大的危害,甚至很多渔民和公众并不知道“幽灵渔网”的存在。一场号召渔民及社会参与的“净网行动”亟待展开。
公益不止于言说,需身体力行。2024年8月,鲸鸿动能与合作伙伴、微博达人一起,前往海南万宁,亲身入海打捞“幽灵渔网”。并在国际环境保护机构野生救援(WildAid)的支持下,将此过程拍摄为微纪录片《净网之旅》,希望藉此向大众揭开“幽灵渔网”的面纱,用行动扼住“幽灵”的咽喉。
除了海南万宁,在地球浩瀚无垠的蓝色汪洋中,还有无数隐身海底的“幽灵渔网”,亟待被更多的人看到、重视,需要更多力量共同加入这场“净网之旅”。
野生救援联合明星公益大使黄轩和奥运冠军张雨霏共同拍摄保护海洋系列纪录片《一网无弃》,两位明星带着我们从红树林种树到海底打捞渔网,从探访渔村渔民到走进渔网回收工厂,摸清“幽灵渔网”的来龙去脉。
同时,他们也发现,在海底成为致命杀手的渔网,一旦回归岸上,被回收再利用,就可以重获新生,甚至可以化身为精致的衣服、帽子、背包、飞盘,乃至艺术品!重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由废弃渔网回收再制的物品
废弃渔具和幽灵渔网作为全球性的海洋塑料垃圾问题,不能仅靠几位潜水员或纪录片中林伯这样致力于保护海洋的渔民,又或几间再生工厂来回收再利用,而是需要社会各界一起来关注和解决。
鲸鸿动能将讲述“幽灵渔网”危害的纪录片《一网无弃》和《净网之旅》及一系列视频、海报、H5等内容,定向传播给全国三百多万渔民、三万多潜水爱好者、一亿多沿海居民与和游客,号召渔民把废旧渔具带回陆地,交给回收机构;邀请潜水爱好者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和同伴来一场“海底净网”;也提醒海边游客,游玩后带走身边的垃圾;同时向大家推荐,选择使用回收渔网再造的服装、家居用品等产品,同样是一种对海洋的守护。
潜水员正在打捞“幽灵渔网”
社交媒体是扩大公益声量、增强社会互动的重要平台。鲸鸿动能还与野生救援、野生救援明星公益大使、微博达人一起,在微博共同引爆#一网无弃我来助力#公益话题,带动三千多万网友关注废弃渔网的海洋环境问题。
从面向渔民、潜水爱好者、沿海人群的精准传播,到社媒上的公益氛围营造,再到全球10亿鸿蒙设备触点,公益信息一层层向外扩散,抵达每一个可能伸出援手的心灵角落。
多一个人看到,便可能少一只被“幽灵渔网”缠绕的海洋生命。
公益无大小,“行动”最重要
无论是清除“幽灵渔网”、保护穿山甲还是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公益传播的最终目的都是让公众将关注转化为行动。
穿山甲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物种之一。中华穿山甲曾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地区,为维护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也因被许多人认为有药用和食用价值,而遭遇过度捕杀。
加之栖息地丧失、人为活动干扰和一胎只生一崽的低繁殖能力等因素,中华穿山甲逐渐变成稀有物种。根据2018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数据,中华穿山甲的数量在过去20年减少了90%。
极度濒危的穿山甲,需要全社会扭转认知,并用行动保护。
中华穿山甲
红山动物园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技术主管陈月龙,已从事野生动物救护工作13年,他总结道:“真正能触动人们去保护一种动物(的理由),就是他们喜欢。”
但是,数量稀少且在山林中行踪神秘的穿山甲,连每日上山的巡护员都难得一遇,与大众的物理距离与心理距离都相距甚远,如何让大家喜欢它呢? 鲸鸿动能和野生救援想到了一个办法——让穿山甲为人们做一场“声音疗愈”。
你听过穿山甲进食的声音吗?窸窸窣窣的咀嚼声,均匀平缓,类似白噪音,能舒缓疗愈都市人紧张疲惫的神经,帮助人们放松身心、顺利入眠。鲸鸿动能和野生救援把这个遥远、稀有的声音带到用户身边,让这个在山林中穿梭隐匿的坚甲卫士,用声音治愈远方人们的心灵。
当人们拉近了与穿山甲的心理距离,并产生好感后,一切保护行动便会自然而然地开始。
穿山甲进食的声音被带入华为运动健康APP的“步行守护穿山甲”活动后,吸引了近70万人参与,成为年度报名率TOP1的活动。参与者们齐心协力,朝着60亿步的目标迈进,最终累积了惊人的2127亿步,超出活动的目标35倍。活动中,公众了解到“不食用、不购买穿山甲,拒绝穿山甲制品”便是一种保护;同时,公众还可以对非法贩卖、消费穿山甲进行举报,在源头上遏制对穿山甲的盗猎捕杀。
气候行动,刻不容缓
围绕“海”“陆”问题群策群力谋求解决之道后,气候变化问题同样也需要“重点关照”。近50年来,全球气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升。据世界气象组织(WMO)称,今年1月至9月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54摄氏度。2024年极有可能刷新2023年的记录,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结论是:人类活动是造成全球变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
全球变暖让许多生物的生存环境变得恶劣
科学家预测,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动,到本世纪末气温上升会超过4摄氏度,可能会有更多的降水,更多的洪水泛滥,甚至洋流都会发生改变,极端天气肯定会继续增加。冰川和冰盖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沿海国家首当其冲受到影响,一些岛屿国家甚至会被淹没。
但全球气候变暖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如同温水煮青蛙的过程,身处其中却并没有明显感知,也并未意识到后果的严重性。其实,气候问题危及我们身边每一个人,尤其是老年人。
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布的《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中国报告(2022)》指出:“2021年中国热相关死亡约有24966人,其中有76%为65岁及以上的老人。老年人比其他年龄段的人群更容易遭受气候变化的健康风险。而且,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气候变化对这一人群造成的疾病负担也会持续且迅速地增加。” 家家都有老,人人都会老,亟需向所有人敲响气候问题的警钟。
但是简单的说教、科普或许在当前的互联网语境下难以抵达人心。野生救援想了一个办法:用大家喜闻乐见的相声形式,提醒人们防范高温下健康风险的同时,也让大家意识到气候问题已经在不同领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今年夏天,很多华为用户在经历持续高温的日子里,通过华为天气APP接收到了这个对我们进行善意提醒的相声作品。
一切有助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努力都是气候行动。除了上面提到的防范高温脑卒中等行动,一场倡导全社会低碳减排的行动也刻不容缓。野生救援与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中国环境报社联合发起了“下一个气候行动你来定义”公益活动。鲸鸿动能作为气候行动的共创伙伴之一,将用智慧科技引领大家掀起一场关于低碳生活方式的头脑风暴。只需在华为手机负一屏搜索“气候行动”等关键词,即可进入野生救援的元服务“气候行动灵感站”。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力,定制属于自己的气候行动。
这场由“你”定义的公益活动,将引导公众寻找并发明自己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或许是一次绿色出行,或许是一纸双面打印,亦或是买咖啡时自带杯子……这些行动都将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微小但重要的力量。
比渔网更大的,是公益生态之网
至今仍有大量“幽灵渔网”在海中飘荡。鲸鸿动能加入野生救援发起的“一网无弃伙伴计划”,把深藏在海底的渔网捞起,再次编织重生,用渔网制成T恤、用回收塑料制成玩偶,赠送给公众以及社会各界的行业先锋,号召更多个人和企业加入海洋环境保护的事业中,形成公益事业的良性循环,共同织造一张比幽灵渔网更广大、更“长寿”的海洋保护生态之网。
爱护环境,就是爱护未来
除了海洋保护,鲸鸿动能将持续投身于野生动物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公益事业,凝聚自身生态之势,守护地球生态,在全球逾10亿的鸿蒙设备、十几个月活过亿的华为自研应用和超过8万个开发者伙伴应用上,实现公益信息在生态中的高效、“病毒式”扩散。
慷慨的大自然已赠予我们“免费的午餐”,但前提是我们必须可持续地支取,善待我们的地球家园。商业领袖罗伯特·斯旺曾说过:“对我们这个星球的最大威胁是,相信别人会拯救它。”不要企盼超级英雄,能够拯救地球的唯有我们所有人自己。积极改变、共同构筑社会公益生态,才能将善意永续传递,让地球家园生生不息。
策划丨三联.CREATIVE
监制丨路瑞海
微信编辑丨方禾
作者丨方禾
设计排版丨cc
图片来源丨鲸鸿动能、野生救援、英瑞特、视觉中国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发表文章52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776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