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04-15·阅读时长20分钟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四月樱花绽放,这是我们搬来东京后度过的第三个春天。新学期开始,那那升上了初中二年级。日本的中学生活也在我们全家人面前,展露出了丰富的面貌。
01 开学
按照学校惯例,开学第一周,不上课。星期一分班,星期二开学典礼,星期三复习校规、填表格,星期四发新课本、拍大头照,星期五社团纳新。
因为重新分了班,班主任也换了,每天抽一段时间做自我介绍。
《擅长捉弄的高木同学》剧照
“自我介绍”,是跟寿司、纳豆并举的三大日本特色之一。爸爸说,他进新公司没几天,做了两回自我介绍。我说能跟我比吗?去年那那升中学,也是这会儿,才一个月,我就来学校做了四回自我介绍,每回场合都不一样,说到最后, 差点不认识自己了。
那那一想到这便开始叹气。“说不出来,”她说,“我这个人没什么好介绍的。”
去年的班主任掐着表,规定不讲完时间不准下台。今年班主任想了个新招,做了个骰子,每一面有不同要求,掷到哪一面就讲哪个。这方法既慢又折磨人,学生们面如土色,被吓了好几天。
自我介绍打击范围广,谁也跑不掉,从校长到任课老师到看门大爷,全得来一遍。老师们上台打完招呼,忍不住谆谆教导一番。
我问,都说了什么?那那说,不就是要我们学习、学习,放假前就说过了,老说。
我觉得好笑,她在国内读了五年小学,从早到晚不知被老师念叨过多少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怎么现在倒介意起来了?
到日本后她进的是附近的普通公立小学,体验过短暂的“轻松教育”——作业少、活动多,于是彻底放飞,把过去那一套忘得精光,什么预习复习主动学习,好像从来没听说过。这么开开心心进了中学(虽然还是普通公立),顿时傻眼,学习的科目突然变多,内容和深度增加了,老师又开始抓学习了。
《世上若无樱》剧照
记得升中学第一次家长会,老师给家长们打预防针,说中学跟小学完全不一样,时间紧,事情多,主科副科都要上,加上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是一边学习,一边走向半社会化的过程。
那那一进入中学,确实变成了大忙人。她选的排球部,一周六练;补习班一周三次,补完回到家快晚上十点,还要写作业——她会尽量在十二点前睡觉,尤其是如果第二天六点半有早训的话。
学生们普遍睡得晚。有一次老师做调查,问能在十一点前睡觉的人举手,寥寥无几。才开学没几天,那那回家报告:“三年级的前辈,昨天只睡了一个半小时。”
有科学家认为,青春期的大脑发育特点,决定了少年们喜欢晚睡。不过在我看来,想尽办法延长深夜的自由时光,是他们在抵抗成人化:你们追着要我成熟,我偏偏幼稚给你们看。
所以这几天,那那都在熬夜大补特补春假作业。
02 熬夜
不过比起开学就熬夜,二月份刚经历过的九科期考,全家更是人仰马翻。
学校早早开放了自习室,配了指导老师。前几次考得不好,学生们转眼就忘了,老师们却一直愁眉苦脸:“这回可得认真复习啦,答案全在复印资料里,这回出的题一点也不难。”
《垫底辣妹》剧照
社团活动平时跟学习一样重要,现在也提前十天停止了。排球部放得最晚,那那周末又去外校打了两天比赛,教练特意往大家鞋柜里塞了纸条,写着:“都给我好好考。”
姑娘们对考试又爱又恨。爱的是不用打球了,怕的是考不好,会被教练痛骂一顿。学习成绩差,社团也受到限制。参考《灌篮高手》,有成员如果四门挂科,就不能参加全国大赛,湘北篮球队里,有四个主力是学渣,全得去补考。
考前两周,补习班也不再授课,改成自习,周末也要求学生到教室,从下午一点自学到晚上七点。有些孩子带了饭团去,一直学到晚上十点才回家。
反而是学校的所有科目,还在正常上,不会安排专门的复习时间。在一个偏执于做计划的国度,这并不意味着老师不会给出复习安排。安排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每个人发一本复习手册,要求学生规划日程安排,几点吃饭,几点睡觉,几点洗澡,每天复习多久。
接着,老师划出考试范围,提出作业和报告要求。有余力的学生,不仅能提前做完这些,还可以自主复习。剩下的大部分学生,则是追着一个个deadline,疲于奔命。
期考一共三天,中间恰巧隔了一个3天的假期。假期时,那那在家或去补习班,我和爸爸则去图书馆学日语。——图书馆坐满了初中生高中生,咖啡馆坐满了考证的社畜,座位都抢手得很。
《爱的曝光》剧照
那那每天上学回来,向我分享:“有人作业写到早上五点。”她啧啧称奇,浑然不觉自己也差不多,夜夜直奔一两点。我建议她早睡早起,学习效率更高,她说不,“我就是喜欢晚上学习,越晚越想学。”
但她白天照常找朋友玩,下午三四点放学回来,先找东西吃、玩手机,混到吃晚饭,又开始一轮吃东西、玩手机,等被吼着催去洗澡,才慢吞吞从书包里拿笔盒,开电脑,从摊了一地的杂物中翻出要用的书,正式开启学习。周末游戏更是一次没落下。
还是那句老话,皇帝不急太监急。爸爸说,有一天那那抓了一把糖在书桌上摆阵型,玩一会儿吃一吃,又想一想,比学习专注多了,看得他心急火燎。
考前最后一天,那那携我奋战到了凌晨两点半。是的,她不肯睡,也不让我睡。相当于上了战场打仗,还带妈一起。
03 全家陷于考试
以前我就不爱帮她弄学习上的事,躲得远远的,但现在又有点不忍心:一个外国小孩,在陌生的环境,用全新的语言学习,的确不容易,想要我帮忙,那我就多帮一点。但是她日语比我好得多,这种帮忙,就像读幼儿园的给大学生纠错。
每个学生有一台电脑,有些作业在上面写。学校网络系统十二点关闭,过点则无法提交作业,有时眼看来不及了,她把电脑丢过来,要我打字。“你打得快。”她说。
《龙樱》剧照
还分配了其它工作:社会老师说睡前背要点,记得牢,让我出题目考她。
面对日语,本人基本文盲,汉字假名混一起瞎读,听完她糊涂了:我说的日语她听不懂,我念的繁体字,她没学过。
我忘了此人中文水平只到小学五年级。
“算了,”她叹口气,又说:“你考考我,萨乌及阿拉比亚出口第一的是什么。”
“萨……哪里?”
查字典一看,就是沙特阿拉伯嘛。
可此人坚持说,她不认识我说的国家。我们再一次无法听懂对方的语言。
复习历史更复杂。
时间线背两条,一条是日本历史,一条是对应的中国历史,比如说,弥生时代那会儿,中国历史发展到哪了,更细致一点的,秦始皇是哪年统一,汉朝又是哪一年建立,镰仓时代流通的中国货币是哪个朝代的……
那那问我理科(物理化学)的题目,虽然是初一水平,我也得先翻译成中文,再从头脑中打捞出沉睡的知识,什么溶质溶液容量,等等。可我全还给老师了呀。
“看来学完这些东西,以后也没什么用。”她总结道。
最后,她让我做点简单的,给做完的题目对答案。此任务也颇有难度,日本批改作业,正确画“⭕️”,错题画“☑️”。画着画着我就错乱了,没少被嫌弃。后面我熟练了,她又提出新要求:必须每一个画在题号上,不能跑歪。
家庭和技术两科留了手工作业,不分性别,男孩女孩都得既刺绣又做木工。
一个是缝制书皮,还要自己设计绣花图案。自制书皮已经少有人用,但作为传统技能,学校要求学。
《女王的教室》剧照
那那在网上查教学视频,花朵用一种绣法,叶片又选用另一种。她绣了一下午,打电话催我去百元店补线。吃完晚饭继续绣,线头打架,她暴跳如雷,嚷嚷要罢工。
幸亏爸爸出身“裁缝世家”,默默接过,一根根线小心拆了,让她重新来,使我想起,“慈父手中线,临考密密缝”。那那中途要去应付其他作业,我主动请缨,绣了几片叶子。她撇撇嘴:“这么丑。”
技术科要做一款木头盒子,还要交好几页报告。在操作室里做出来,对那那来说都不难,难的是用过的工具叫什么,她连中文名都叫不上来。
爸爸当过木工,又来救场,问她那些工具长什么样子。他打开技术课本一看,上完一学期了,书还全新,显然这人翻都没翻过。
那那辩解道:“老师讲课,所有人都在睡觉。”
我问:“做盒子的时候困不困?”
“不困,用电锯锯木头太好玩了。”
爸爸读了几页课本,越读越高兴,仿佛这本书为他而写:“这种手钻我找好久了,学校去哪里买的?”
如此大费周折,天气转暖时,考试周终于结束了,我们以为能回到原来的生活,安稳睡个觉。然而,等试卷发下来,那那在学校订正,回家写一页又一页的感想,全家活生生又熬了一礼拜。
查完这学期的日历,发现六月份期中考试又来了。好不容易混了小半辈子,以为该考的考试都熬过去了,没想到又经历了一回。我跟我妈诉苦,我妈想了想说,操心没用,这是遗传,你当年也是这样过来的。
排版:布雷克 / 审核:雅婷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撰稿人
大家都在看
发表文章525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973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