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已婚有娃,我给自己打造了一个独处的“秘密基地”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今天·阅读时长21分钟

70人看过
当我们知道身边有彼此陪伴,也会感到很安心。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结婚多年后,全职妈妈虾米萌生了一个想法——打造一个独属于自己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她不用再做谁的妈妈、妻子或儿媳,而只是她自己。她靠自己攒钱、设计和装修,完成了这个空间的打造,从此这里成为她独处的“秘密基地”。她在这里疗愈自己的内心,调整生活的节奏,重塑自己和家人的关系。这种新的生活方式,打破了很多人对婚姻生活的固有认知——有时候,自我和距离可以让一段关系走得更容易也更长远。以下是虾米的自述:



口述|虾

撰文|夏天

一个能上锁的独处空间

我是2013年结的婚,婚后一直跟公婆住在一起,婚房是公婆买的,在绍兴城区。和婚房一起买的,还有一个楼上的小阁楼,产证面积只有29平方米,可以独立入户。小阁楼短暂出租过一段时间,后来一直没有用起来。有了两个孩子以后,我感到很需要一个自己住的地方,就想到了小阁楼,想重新装修一遍再住进去。

一开始提出这个想法,身边人很多朋友都不理解。他们觉得一家人就应该住在一起,一个房间、一个化妆柜都算是自己的空间。但我理解的空间,只有我才有钥匙,别人不能推门就进来。我觉得女性就算结了婚,也要保持一定的独立空间消化自己的情绪。

对于我的想法,公婆没有表示反对,只是在我老公面前说过,有好好的房子为啥不住。他们这么说也能理解,毕竟身边没有出现过说需要独立空间的儿媳妇。我爸爸和老公都提出可以支持我点钱,但我想花自己的钱,觉得这样主动权就在我手里。我算了下装修费用,大概需要10万块,我手里有一部分钱,可是不想动,花了会觉得没有安全感,所以又出去工作了半年。钱一凑够,马上就开工了。

因为房子面积很小,预算有限,我的想法又比较多,很多装修公司觉得没什么利润,不愿意接。装修师傅也很不好找,有人拿了我定金人就不见了。我干脆自己来装。我大学学的是工程设计,从小练习书法,可能有些审美功底在。每天自己画图纸,那种期待和憧憬的感觉很快乐,但过程也很艰难。小阁楼层高有三米多,我决定搭个二层出来,这样房子的趣味性跟实用性都能满足,窗户还没装完,又遇到超强台风,雨水灌进屋子,楼下厨房都被泡了,只好连夜跟公婆、老公一起抢救。中间反复折腾,我老公也安慰我说好事多磨,还帮我做了瓷砖美缝,安了窗户。房子前后装修了200多天,2021年才住进去。

小阁楼完全是按照我的喜好来装修的,不像楼下的婚房设计,我参与的并不多。我从小就有壁炉情结,可能是因为小时候在农村经常烤火,看很多电影和杂志里都有壁炉,这个场景就印在我脑子里了,觉得一定要装一个。还有可以煮咖啡的台面,可以泡澡的浴缸。房子装好后,我经常来楼上喝喝咖啡、看看书、种种菜,有时候早上上去,傍晚才下来。春秋季节,我还会在楼上睡觉。我的孩子、妈妈和朋友也偶尔来住过,孩子会觉得这是另一个“好玩的家”。我想独处的时候,跟孩子说想自己待一会儿,他们也不会来吵。小阁楼里所有物品都是为我一个人准备的,孩子如果过来,就自己带需要的东西,临走前再带下去。

以前跟公婆住在楼下的时候,我们房子里的东西非常多,我也不好随意处理别人的东西。装修小阁楼的时候,我不愿意往家里添置很多东西,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状态。这种极简风格的形成,可能是因为我越来越愿意断舍离。这种心态也影响了我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以前我不太会拒绝别人,哪怕是对观念特别不合的人,现在我学会了慢慢减少这种没有意义的人际交往。

我能感到这几年自己独立了很多,如果万不得已需要自己生活,我也完全能接受了。以前我不太能察觉自己的情绪,把满足家人的需求放在首位,现在我开始在意自己的感受,看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了。对我来说,独立的空间也包括精神层面。比如,夫妻关系拽太紧了,双方都会很累,我只能表现出自己的诚意,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接下来对方想怎么做,只能交给对方。作为母亲也是一样,我只能顾好孩子眼前的生活,提供好的饮食,保证他们的健康,至于他们的未来,我能帮到的太少了,也干涉不了太多。

保持距离是为了走得更远

结婚之前,我在杭州工作了两年,那时候每月收入还算高。结婚后,我搬来绍兴,成为了全职主妇。那时候看问题没有那么长远,后来发现婚姻生活跟我想象的很不一样。
婚前我和婆婆相处得还挺和谐,会一起逛街、看电影,每年我都送她一些金首饰、护肤品,她生日或者过节也会给她买鲜花、发红包。有了小孩以后,我们的关系慢慢变得紧张。在育儿这件事上,我希望能按自己的想法来,但长辈也希望能更多地参与,时间一长就产生了很多冲突。说起来都是一些小事,比如孩子有没有吃饱喝好、穿什么衣服、多大开始学走路,在我们眼里却被放大了,因为大家都太紧张了。有时候意见不一致,婆婆还会觉得我是针对她,解释也不接受,慢慢地我在家就很少说话了。

我们结婚前,公婆就说过未来不会和我们住在一起,因为生活是我们自己的。只是我们这边有个风俗,婚后长辈要跟晚辈住一段时间,他们在这儿住了没多久,我就怀孕了,又留下来继续照顾我。刚开始,即使大家理念不合,我想着他们也不会长住,忍一忍就过去了。没想到我又意外怀上二胎,那时候大宝才八个月,两个孩子都很小,我孕吐又很严重,只能依赖公婆照顾,这期间育儿的矛盾又加深了。那段时间我压力很大,还去看过心理医生,医生给的建议是跟公婆分开住。

一开始,我想的是再另外买套房子,自己一家住过去。二宝三个月大时,我开始看房子,但算算手里的钱只够付首付,这样以后的生活压力会很大,就不了了之了。没办法,我和老公又去找我公婆谈,告诉他们,我们想有自己的生活,这是婚前说好的事情。刚听到这样的提议,我感觉公婆心里应该挺不高兴的,毕竟他们是来帮我们的,并不是来给我们增加负担的,我知道他们是出于好意,平时买菜都是他们出钱,家务也基本都是他们做,水果、玩具再贵都舍得给我女儿买。但是,婆媳关系真的需要维持一碗水的距离,天天待在一起不可能很好。最后,考虑到未来日子还是得我们自己过,他们还是回到了乡下,乡下的房子全部重新装修过。对他们来说,也算是开始了自己的老年生活,婆婆会跟邻居跳跳舞、散散步,公公会打打牌、种种菜。

公婆离开后,我们有了自己的生活,我也越来越想要一个自己的独处空间。那时候孩子还很小,我所有时间都被他们占据了,无时无刻不听见在叫“妈妈”,我变成只是一个妈妈,没有我自己了。我又是个很想去满足别人的人,即使孩子只要“一”,我也想给到“二”,自己也很疲惫。那时候很想逃离,把孩子放在我看不见的地方。

小阁楼装修好后,我偶尔也邀请公婆来做客,烤烤壁炉,喝喝下午茶。有时候听见他们问小朋友,住在这么干净整洁的家里幸不幸福?我就默认这是夸奖了。现在我和公婆的关系回归了正常。节假日或者周末我们经常去探望他们,或是邀请他们去旅游,每隔一段时间他们也会来城里住几天,小朋友的生日或者公婆的生日,我们都会全家一起过。现在他们很少再插手育儿的事,反而经常跟小朋友说“要听妈妈的话,妈妈很辛苦”,感觉他们越来越认可我了。

跟公婆分开,我还有个想法,是让老公独立承担家庭责任,这样他才会更成熟。否则很多事情总是公婆帮他揽下来,那他自然不用做了。给孩子洗澡、换尿布、泡奶粉这些事,老公都是可以承担的,何况还有很多事需要两个人一起分担。我慢慢意识到,女性在家庭中要有改变丈夫的觉悟,不要觉得他原来不会做的事,就不让他做了,其实很多事学学也就会了。

有了小阁楼以后,我开始有意识地让老公独立带娃。装修小阁楼之前,我出去工作了半年,其中有4个月都是老公在带孩子。每天早上他要先出门买菜,再送女儿去幼儿园,儿子刚学会走路,正是需要人带着玩的时候,晚上接完女儿放学,他还要回家做饭。我就是想让他明白,主妇的“工作”并不轻松。以前我会觉得对方在外面赚钱,家里的活儿就自己来吧。后来不这么想了,我在家里也是在工作,还是24小时制,连摸鱼的时间都没有。我们要求老公干的事情,不过是一个普通女人干的事情。现在我老公干活主动多了,以前你不叫他就不会动。看到儿子的成长,我公公才理解了我的做法,我本命年那年,他特地封给我一个大红包表示感谢。

我很满意自己现在的状态。以前我总是对别人有很多期待,期待自己能被理解。现在要么是放下期待,要么积极主动地跟家人沟通。有时候,我和老公会边吃夜宵边夜聊,交流彼此内心的想法,我会更直接地说出对他的反馈或意见。我曾告诉他,结婚不表示我们的关系永远这样了,结婚才是关系的开始。现在,我跟公婆也保持着自然地交往,不会特别亲热,也不会特别疏离,不会再有什么事能引起我们很大的矛盾。每次他们上门前,我都会打扫好卫生,准备好吃的喝的,让他们一进家门就感到很舒服,知道我们的日子过得挺好,大可放心。之前我对孩子的学习还有期待,辅导作业的时候容易情绪失控,现在我的心态也变了,只希望他们心理健康,人生的意义要让他们自己去发现。

现在,我们一家人的关系,很像是一起走在大马路上,虽然各自脚步有快有慢,每个人看到的风景也不一样,但大家的目标跟方向是一致的。当我们知道身边有彼此陪伴,也会感到很安心。

(文中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秋秋 / 审核:小风


招聘|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发表文章525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976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中读签约机构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