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豆瓣平均8.8分的顶级女演员,迎来她的谢幕之作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05-27·阅读时长25分钟

53人看过
衰老不是故事的终点,站在人生的末端审视人生,我们往往会有更透彻的发现。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刚刚完结的催泪韩剧《比天堂还美丽》,出自曾打造经典韩剧《耀眼》的黄金团队之手,也是韩国83岁国宝级演员金惠子的谢幕之作。

80岁模样的女主角死后进入天堂,遇见的竟是30岁模样的丈夫,矛盾的夫妻生活由此展开。剧集保留了编剧李南奎和金秀珍的一大特色:以奇幻故事为外壳,在大结局制造“神反转”,所有伏笔在最后一刻轰然绽放,让观众猝不及防泪奔。衰老不是故事的终点,站在人生的末端审视人生,我们往往会有更透彻的发现。


文|曾于里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请谨慎阅读

上天堂的人,同样有遗憾

《比天堂还美丽》死后世界中,亡者搭乘地铁抵达彼岸,站点或是天堂,或是地狱。进入天堂的亡者需通过入境审查,舍弃生前物品并选择以特定年龄形态生活,这一选择不可逆。


李海淑(金惠子 饰)生前以放贷为生,受尽冷眼与咒骂,但她始终心存善良。对瘫痪丈夫高乐俊(孙锡久 饰)的深厚感情,支撑着她度过漫长艰辛岁月。本以为自己死后会进入地狱,没想到竟来到天堂。她选择丈夫眼中最美的年龄赴约——“你80岁的样子最美”,丈夫却选择30模样,两人并肩而立不像夫妻,更像母子,这成为天堂生活冲突的起点。


从创作脉络看,《比天堂还美丽》归属于“灵魂不散”这个常见的创作主题——了,但遗憾,记忆未散,灵魂仍在徘徊

面对遗憾,灵魂或重返人间、重活一世比如韩剧《财阀家的小儿子》日剧《重启人生》……这类故事既是对命运的反抗,也是对人生可能性的重新探索。

坠入地狱,在审判与救赎中完成生命课题。韩国电影《与神同行》系列构建的阴间世界并非单纯的惩戒场域,也为含冤魂灵提供弥补遗憾的契机。

《比天堂还美丽》是一种全新的叙事面向,它把“灵魂不散”的故事搬到天堂——上了天堂的人,同样有遗憾。

编剧首先需要解决一个棘手的问题:我们知道人间的样子,也通过影视作品知道地狱的样子,21世纪的天堂又是什么样的?


在剧中,我们看到一个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天堂:要排队办理入住手续,要遵守社区规范,善恶有积分系统……哪怕是天堂,也是要进行日复一日地生活。

进入天堂的居民拥有选择以什么样的年龄活着的权利,也是编剧的一个巧思——80岁的妻子遇见30岁的丈夫,它成为这部剧的设定上的一大噱头,也是主角夫妇矛盾的源头。在所谓的永恒国度,也逃不掉种种俗世(比如“老妻少夫”“婆媳矛盾”)的烦恼。


《比天堂还美丽》中宠物与主人在天堂重逢的桥段,是该剧最动人的设计之一。在天堂的迎新中心,一群以人形等候的新居民显得格外特别,他们在奔向主人时变回毛茸茸的原形,用温热的鼻息和摇动的尾巴诉说跨越生死的思念。这个桥段在社交媒体上广为传播,也看哭不少观众,特别是那些宠物已经上天堂的毛孩爸妈,很自然就会联想到“我家毛孩会不会也在等我”。编剧将宠物无条件的爱与忠诚具象化了,通过主人与宠物之间最纯粹的情感联结,将天堂变得具体而温暖。

图片

不过,把“灵魂不散”的叙事空间从人间、地狱,扩展到天堂,倒不仅仅是制造新鲜感而已。

在传统叙事中,天堂常被赋予“无憾之境”的终极想象,好像只要抵达天堂,人生就不会有什么遗憾了。

《比天堂还美丽》打破这一理想化预设——即便抵达了世人眼中至善至美的天堂,他们也并未如想象中褪去所有羁绊,灵魂依然可能背负着未竟的心愿、未诉的衷肠,或是某个微小却执着的念想。


如此,剧集便揭示了一个更为深刻的真相:遗憾并非生命的例外,而是人生的常态。无论是凡尘俗世还是天堂彼岸,圆满总是相对的,缺憾却是绝对的。

事实上,《比天堂还美丽》所要处理的主要议题正是关于“遗憾”——如果遗憾在人生中显得不可避免,我们该如何应对它?遗憾的人生,仍值得过吗?


不必等老去,请活在此刻

《比天堂还美丽》中,天堂并非永居之所,天堂的人也要转世,并且有这样一个转世规则,“为了净化灵魂,必须反复重生,每个人的因缘法则不同,必须经历过属于自己的课题,才能完成净化”……灵魂在这里停留,不是为了享受永恒的幸福,而是为了解开此生、前生或者前前生的羁绊与遗憾。

李海淑以为自己来到天堂,是为了与丈夫重逢,或是与养女李英爱再续前缘,但其实,她这一生最大的遗憾,是被她刻意遗忘的丧子之痛——她与高乐俊曾有过一个儿子恩浩,恩浩5岁时被拐卖到福利院,遭受虐待被活活冻死。

这段情节影射韩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兄弟之家事件”,此前《火星生活》《故乡》《Blind》等韩剧也曾取材该丑闻。1973年韩国提出申办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计划,为塑造良好国际形象,在朴正熙政府的支持下,1975年以净化市容为目的的兄弟之家福利院成立。一直持续到1987年,兄弟之家勾结地方警方,强行收容数万名流浪者、小贩和儿童,福利院每多一个人就可以从政府多领取一份补贴。这些被收容者不仅遭受非法拘禁,更面临残酷虐待,许多人因此丧生,大量儿童被贩卖到海外。直到检察官介入调查,兄弟之家才在1988年关停。在1990年代,建筑工人在兄弟之家旧址挖出了约100具尸骨。

图片

年轻的李海淑因丧子之痛失去求生意志,高乐俊因为追捕不负责任的警察又出了车祸下身瘫痪,双重打击下,李海淑产生了类似解离症的症状——当绝望情绪要将个体彻底湮没时,大脑便通过“解离”机制切断与创伤相关的记忆或身份认同,她部分“失忆”了,忘了自己有过孩子,忘了丧子的事实。只有让自己刻意遗忘,她才能够活下去。

与前作《耀眼》一样,编剧把这个惊天的“神反转”放到大结局时才揭晓。在此之前,小絮(韩志旼 饰)的身份一直是本剧最大的悬念。这个突然出现在天堂、只记得高乐俊名字,甚至一度成为高乐俊与李海淑之间的“第三者”的女孩,究竟是谁?悬念揭晓之前,她和高乐俊互动时的微妙氛围,让一些观众吐槽这部剧,“在天堂还搞不伦”“编剧疯了吧”。这是“神反转”的代价:编剧捂紧悬念的底牌,只能硬着头皮挨观众骂。但无论如何,以“三角恋”作为噱头确实不是聪明之举,这是《比天堂还美丽》的最大不足。


而原来,天堂中那个帅气又孩子气的牧师(柳德焕 饰),正是李海淑死去的儿子恩浩。当李海淑终于想起恩浩,小絮的记忆与她重合,这场跨越生死的遗憾才得以释然,和解才真正完成。编剧用悬疑线勾住观众好奇心,直到最后把所有伏笔串成闭环——天堂不是终点,而是一面镜子,照见每个人心里最深的遗憾。

从《耀眼》到《比天堂还美丽》,编剧李南奎和金秀珍始终在通过老年人的视角,探讨遗憾与时间的关系——面对人生最大的遗憾,静默等待时间流逝,真的就是解药吗?

《耀眼》的前十集,就像一部典型的奇幻爱情剧最后两集迎来“神反转”。这一切是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金惠子的临终幻想。现实中的她已至暮年,记忆混乱,躺在病床上回望自己的一生。所谓“穿越”的情节,全是她对自己遗憾的弥补……

剧终时,金惠子的独白让无数观众落泪:“现在正备受生活折磨的你,既然出生在这个世界上,你有资格每天享受这一切。即时平淡无奇的一天过去,乏味的一天接着到来,人生依然有活下去的价值……请活在当下,要活得十分耀眼。”一位走到生命尽头的老人,回望一生后给我们的指引——不必等老去才直面遗憾、才选择释然、才懂得珍惜,活在当下、活在此刻,才能活得耀眼。

《比天堂还美丽》中的李海淑,因无法承受丧子之痛,大脑选择将这段记忆封存。遗忘成为她的生存本能——有些巨大的伤痛足以将人吞噬,遗忘成为一种生存策略。


现实中,大多数人的遗憾无法像记忆清除那般被彻底抹除,它们像影子一样跟随我们,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与其等待时间冲淡一切,或着幻想某天突然解脱,不如承认:遗憾本就是人生的一部分。我们无法抹去它的存在,只能选择如何与之共处。

我们常常将时间视作抚平遗憾的良药,认为岁月的流逝,会自动消解过往的缺憾。编剧试图传达,这种被动等待的疗愈往往是一种错觉——未被直面与消化的遗憾,如同沉积的泥沙,并不会随水流消散,反而可能在生命底层不断淤积,直至暮年才惊觉其重量。那些迟来的和解或能带来释然,却再难弥补被遗憾笼罩的时光。


因此,“活在当下”,就彻底忘却遗憾,实在做不到,不要逃避它,去直面它,化解它,带着它继续前行,并更加努力把握眼前的每分每秒,不让遗憾累积并重蹈。无论如何,此刻的生活才是我们真正拥有的,也是“比天堂还美丽”的地方。

老人的故事,多元且丰富

比天堂还美丽》的另一个特别之处是,这部剧是83岁的金惠子演艺生涯的告别之作。

作为韩国国宝级女演员,金惠子在她的晚年迎来事业的第二春,从《妈妈长角了》2008)、《母亲》2009)、《住在清潭洞》2011我亲爱的朋友们》(2016)、《耀眼》2019)、《我们的蓝调》2022),再到这一次的《比天堂还美丽》她持续在荧屏或大银幕上贡献一系列经典角色。这些作品豆瓣平均分高达8.8分。

金惠子或让我们想到国内一些同年龄段的演员,比如在各大影视剧中饰演“奶奶”的吴彦姝。也有不同之处,在韩国一众一线大制作的作品中,金惠子常常担纲女一号的角色,故事围绕她饰演的不同老年角色展开,类型丰富且多元。比如与元彬合作的《母亲》,她饰演的母亲为了替智力缺陷的儿子洗脱杀人嫌疑,在愚昧与清醒的夹缝中展开孤注一掷的救赎这个游走在法律与伦理边缘的角色充满文学性震颤;《耀眼将老年躯体与少女灵魂并置传递被困在衰老躯壳里的青春悸动;《比天堂还美丽中,面对30样貌的丈夫,她会因外貌差异产生隐秘自卑,又在日常相处中流露出对亲密关系的渴望与不安,将迟暮之年的爱情忐忑演绎得细腻鲜活……


在主流国产影视剧的叙事中,老年人常常被简化为功能性的符号——或是婆媳矛盾的工具潘虹、丁嘉丽等优秀女演员几乎成了“恶婆婆”的专业户;或是催婚催生控制欲十足代际冲突代名词,比如《烟火人家》中徐帆饰演的母亲;或是感天动地的伟大的中国式父母,他们为了子女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催人泪下但发挥空间也相对有限,比如《那座城这家人》《人世间》《北上》等剧中的萨日娜老师……

不久前完结的《我的半生》虽然让老年人担任主角,尝试展现老年情感需求,但也只是将黄昏恋情简化为猎奇化的相亲闹剧并未深入探讨生命暮年的精神困境。

这限制了一众优秀老年演员的发挥空间,扁平化的塑造亦难以触及生命本质的深层思考。

相形之下,韩剧的老年题材多元且丰富。不只有83岁的金惠子,87岁的金英玉、83岁的罗文姬、77岁的尹汝贞、74岁的高斗心等人,也都活跃在韩国银幕与荧屏中,担纲一番或重要角色。

一方面,韩国创作者将老年角色视作独立、立体的个体,探讨衰老、孤独、死亡、爱情等深刻命题,赋予老年角色与年轻主角同等的情感张力和成长弧光。比如罗文姬主演的《我能说》,尹汝贞主演的《季春奶奶》《酒神小姐》。


另一方面,创作者将年龄视作生命的刻度,赋予老年人审视人生、对话时间的主体地位,老年人成为凝视生命本质一种更深刻、更睿智、更厚重的视角。老年人借由青春的记忆重审过去的抉择,也帮助年轻人通过衰老的眼睛看见未来的自己——站在时间的长河边回望,生命中曾被忽视的日常、未被化解的遗憾,都在衰老的滤镜下显露出更本真的模样,自然能生成叩击观众心灵的力量。从《我亲爱的朋友们》到《耀眼》,韩国老年主角剧集不仅口碑爆棚,商业表现亦不逊于青春偶像剧。这种市场反馈促使资本持续投入,形成良性循环,无疑值得国产剧借鉴。

在大结局的彩蛋中,李海淑说她下辈子想当一个演员,什么样的演员呢,她说,“只要别人想起我的时候会说,她是个有人情味的演员”。一个有人情味的演员,也是对演员金惠子的最好评价。谢谢的陪伴!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图片







 排版:秋秋 / 审核:小风


招聘|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图片

大家都在看


图片


图片


图片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图片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发表文章525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980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中读签约机构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