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大美中国!这些照片,总能让人热泪盈眶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10-01·阅读时长15分钟

117人看过
国庆节巨献,《这里是中国》带你领略大好河山
中国很大,山川峡谷、雪峰草原、大江大河,可能我们很多人都难以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国土。 
中国很长,山河巨变、天堑通途、日新月异,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机会亲眼目睹,中国百年峥嵘的岁月。
今天是国庆节,三联想推荐这部「典藏级国民地理书」给你,它以地理和科普的视角,还原少有人知的中国相貌,记录我们未曾亲历的中国崛起。
这是一套斩获了文津图书奖、中国好书、中华优秀科普图书等奖项的“典藏级国民地理书”

《这里是中国》第一部,用极致震撼的地理视角,重新发现中国自然之美

太阳湖/摄影 布琼

喀拉峻“人体草原” /摄影 都文明

《这里是中国2》致敬百年来伟大变迁,尽显中国建设之美、家园之美、梦想之美;

制图 星球研究所

《这里是中国 3》,则聚焦于中国的文明之美。穿越18个文明现场,一书尽览中华文明的起源、生长、互动融合与无尽的智慧创造。

兵马俑一号坑主体部队 @ 摄影 张天柱

最近,《这里是中国》区域系列——《什么是新疆》——重磅上线,献给所有对新疆有好奇心、热爱新疆的人,也是一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献礼。

新疆喀拉峻花海  摄影/施俊

克孜尔千佛洞,又称克孜尔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佛教石窟  摄影/李文博
如果你曾经错过前几部,也无需遗憾。
今天三联为所有读者带来《这里是中国》《这里是中国 2》《这里是中国 3》《什么是新疆》一整套书,满足你视觉与心灵的享受
▼点击下图,了解更多▼
每部均可单独购买
《这里是中国》第一部
带你看透“中国地势三阶梯”
这套书的作者星球研究所,是中国新媒体地理科普领域里妥妥的No.1。
他们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解构世间万物,用地理的视角来认知世界和人类文明。2018年,成立仅两年的星球研究所就被人民日报社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为“中国十大科普自媒体”
在星球研究所文章的留言中,读者毫不吝啬地表达对其专业性的认可。
他们对科学的专业态度,也获得了长征系列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院士的肯定。
这种专业的态度,也体现在图书的匠心里。

《这里是中国》第一部“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方式进行架构,展现了中国从西到东、从荒原到人间的地理环境变化。

你将看到18 个关于中国的独特话题;

你将看到365 张具有地域代表性的高清摄影作品,串联起中国的地理科普和人文故事;

你将了解中国在时间长河中的起源和变迁,生命和文明的孕育及成长。

960多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土地上有着迥然不同的自然风光,也孕育着人间百态。

从巍峨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

南迦巴瓦峰 摄影@张扬的小强

到奔流不息的长江黄河;

黄河 摄影@许兆超

从广袤无垠的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 摄影@陈俊杰

到秀丽婉约的江南水乡;

浙江鼎湖峰 摄影@马玉晗

在这本书里,你能阅尽每一寸你挚爱的土地。

除了山川与万物,大街小巷的烟火气息也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情愫。

谁不想在成都的老街,点一壶热茶,与知心好友唠一唠生活。

成都茶馆 摄影@朱建国

或是穿梭在青岛的旧城与新区,体验这座海滨城市的市井与繁荣。

雪后里院场景 摄影@卢晖

如果想最直观地感受祖国的山河之美,这本书是最合适的选择。

▼点击下图▼

入手《这里是中国》


 《这里是中国 2》
百年重塑山河
第2部以近代以来一百年为时间尺度,讲述现代化进程之下,中国的地理变迁和中国人的创造。
包括连接、重组、家园、梦想四个部分。
你将会看到中国是如何一步步跨越大江大河、跨越高山峡谷、跨越海峡海湾,将这个庞大的国家连成一体的;
你将看到中国是如何实现前所未有的资源大范围调动重组的;
你将看到中国正在为恢复青山绿水、恢复美好家园而做的各种努力;
你将看到我们不仅重塑了地表,还在仰望星空的道路上不断奋进。
兰新高铁行驶在祁连山下 《这里是中国2》内页
隧道开凿图解 《这里是中国2》内页
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胡杨林 《这里是中国2》内页
中国天眼 《这里是中国2》内页
全书中包含了80张工程制图,让你一图读懂这些“中国工程”背后的细节
比如:
在中国广袤的国土上,四通八达的交通是怎么布局的?
制图 星球研究所

再比如,煤矿该怎么挖?
煤炭从哪里来?制图 星球研究所

还有火箭是如何制成的?
火箭的使命 制图 星球研究所

严谨、细致、直观,作为给孩子的科普读物,这本书一定够格!
中国公路大网  制图 星球研究所
中国人口分布图  制图 星球研究所
雾霾从哪里来  制图 星球研究所
80多岁的遥感测绘学泰斗李德仁院士,虽然毕生都在从空天地观察我们的伟大祖国,但在看到《这里是中国2》后,也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写道:
100年间,我们做了什么?
我想我们大家的答案会是:
100年,我们重塑了一片山河;
100年,我们振兴了一个民族;
100年,我们改变了一个国家。

▼点击下图▼

入手《这里是中国 2》


 《这里是中国 3》

走进历史与文明的现场


《这里是中国 3》从文明之光的角度,讲述华夏文明的起源、发展与无尽的智慧创造。
穿越良渚、二里头、三星堆、古城、长安、徽州、南京、丽江、长城、京杭大运河、莫高窟、泉州、南海I号、民居、梯田、古塔、秦始皇兵马俑、圆明园等18个文明现场;
起源、生长、互动、创造四个部分,让你以前所未有的视角深入中国早期文明、古代城市文明、内外互动融合、物质文明创造。

解密华夏文明数千年的不衰密码,深刻认知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

纵览万年来中国人的智慧创造,看200亿华夏儿女如何缔造今日家园;

商周大金面具和太阳神鸟金箔 @ 摄影 张艳

北京密云卧虎山长城 @ 摄影 吴强

你将看到华夏文明如何划破愚昧的黑暗,从满天星斗到皓月当空;
你将看到约200亿中国人在5000多年的风雨中点燃灯火,中华文明以“城”的形式得以承载和绵延;
你将看到从南到北,从东往西,由中原到四周,多元的互动融合造就了我们多元的文明;
你将看到中华民族创造的数不尽的物质文明,沧海明珠,俯拾皆是,为世界留下华夏文明的刻痕。

泉州开元寺东西塔和西街 @ 摄影 赵高翔

一号坑铠甲武士俑 @ 摄影 赵有人

讲述中华文明的角度是如此丰富,星球研究所选择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起源:早期,这片土地还是一片蒙昧时,良渚、二里头、三星堆等在各地陆续崛起。就像黑暗中的火柴,不断点燃又熄灭。
生长:后来,越来越多的村镇、城池在各地兴起,像长安、南京、丽江等,在华夏大地上,它们就像持续燃烧的灯火,照耀千年。
互动:在华夏文明发展过程中,内外部的交流互动非常频繁,包括长城、大运河、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在大地上,画出了一条条闪亮的动脉,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也让中华文明对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创造:这是中国更加繁多的物质文明创造史,它们如同沧海遗珠,弥足珍贵,包括民居、梯田、古塔、兵马俑、圆明园等。





历史复原场景图是星球研究所在《这里是中国3》中的独特尝试,将大量信息浓缩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中,既有身处其中的真实感,又浓缩了知识点,让读者从空间和时间上都“在场”。
这背后是大量的文献检索和信息提炼工作,小到每个物品该如何摆放,大到建筑的透视布局,都需要细细考证。
与神明的对话 制图@星球研究所
比如,中国历代长城分布图。长城的建造史长达两千年,总长度达四万多里,分布在十几个省,想要绘制出它在历史上的全部痕迹,需要查阅的文献量之庞大可想而知。在这张图中,不仅展现了长城的历代分布,还有长城修建大事记、各省长城资源占比、明长城沿线地区高程示意,跨越历史、地理、人文多个学科,小小一张图却包罗万象。
中国历代长城分布 制图@星球研究所
再比如,敦煌莫高窟全景图。 详细标注了每一个洞窟的位置和编号,并且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壁画进行展示,这些历朝历代路过、朝圣、供养的人,将身影永远留在莫高窟的石壁之上,也让莫高窟成为历史洪流中一座伫立江心的灯塔。
而更大的惊喜在翻过这一页——这幅复原图的背面是莫高窟全景摄影图,历史与现实在此交融,莫高窟穿越千年风沙,终于走到我们面前。
穿越千年的沙石画卷 制图@星球研究所
莫高窟全景  摄影@孙志军
还有良渚古城建城规划、三星堆祭祀现场直拍、秦始皇兵马俑生产流水线、“南海一号”剖面透视图……历史场景复原图让星球研究所玩儿出了花,别出心裁只为让你觉得知识不枯燥。
兵马俑“生产线”  制图@星球研究所
裸脊锁线装帧,180°摊开阅读的设计,确保了阅读过程中书页的平整,让书籍在桌面上稳固展开。无论是在家中的书桌前,还是在户外的长椅上,你都能随时随地享受全视野阅读体验。

▼点击下图▼

入手《这里是中国 3》

《这里是中国》1+2+3限时特惠

加赠帆布袋


《什么是新疆》
看懂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什么是新疆》由星球研究所编写,同时,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策划,新疆国际传播中心出品,并由中信出版集团新疆青少年出版社联合出版,可谓兼具科学性、新疆味和国际范儿。
用一本书的体量,为我们解读了关于新疆的一切。大地建构、江河孕育、万物生长、历史交融、现代建设五个维度,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编织起大美新疆的波澜壮阔。
《什么是新疆》-目录

这是一本知识之书。星球研究所积九年之功力,专业地理科普团队精心设计和撰写知识内容,带你穿越3.6亿年地质史诗,用33张科学制图,帮助你打开认知新视野。

这是一本审美之书。星球研究所携100多位优秀摄影师,专业影像团队从数万张照片中选出最能体现新疆之美的326张,宛如打开一本立体风景百科全书,不在旅途,胜似旅途。

这是一本情怀之书。星球研究所秉承“解构世间万物,探索极致世界”的宗旨,用极致的笔触、极致的画面、极致的感情、极致的思索,和你一起站在天山之巅,共同俯瞰脚下这片珍贵的人间。

本书获得众多新疆籍或新疆当地专家学者诚挚推荐,最懂新疆的新疆人,亲自认证的新疆事!

距今3.6亿年前,新疆还只是许多被海洋包围的小片陆地和浅海,但随着板块活动日益活跃,海水之下,一切都在重构。
历经数亿年的碰撞与拼合,古海洋的轮廓渐渐消亡,大地的脊背缓缓隆起。到距今6500万年前,随着年轻的青藏高原快速隆升,位居其北侧的新疆大地最终奠定了“三山夹两盆”的整体格局。

从巴音布鲁克草原看天山  摄影/文兴华

海洋雕刻了新疆的肌理。

克拉玛依乌尔禾魔鬼城  摄影/徐向博

妆点了新疆的眉目。

博斯腾湖水域被冻结,群鸟掠过湖面,飞往春天  摄影/文兴华

这里有中国最生机勃勃的荒漠,无数动植物在沙漠戈壁这样的极端环境中,与飞沙走石不断博弈,展现着生命最令人惊叹的适应力。

沙海孤岛  摄影/毛江涛

这里有中国最立体的草原,看起来不起眼的草类植物,却覆盖了从盆地到高山、从南疆到北疆的多个垂直地带,展现着生命最令人称奇的韧性。

新疆喀拉峻花海  摄影/施俊

这里还有多姿多彩的森林,它们历经光阴磨砺,在四季流转的画笔下,绘出了中国独一无二的地带性景观。

阿勒泰的秋  摄影/焦潇翔

这里是地理的边疆,更是历史的舞台。各族人民不断地交往交流交融,激荡出新疆多元的文化与多彩的民俗风情。

丝路,有过多少年的繁华,就进过多少人的梦境。自张骞出使西域、西汉王朝在此设立都护府以来,新疆,早已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臂  摄影/刘玉生

丝路不是一条线,而是一张网。其中的北线,出敦煌,过伊吾,经轮台,到伊宁,沿途绿洲星布,市镇繁密。隋唐两代,它成为中原王朝同中亚、西亚和欧洲交流最主要的通道。万邦物产,八方文明,四海豪杰,尽汇聚于新疆。
商人来了,带着中国的丝绸,西方的香料。
僧侣来了,带着古老的经卷,虔诚的信仰。

克孜尔千佛洞,又称克孜尔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佛教石窟  摄影/李文博

乐师来了,带着凝云的箜篌,怨柳的羌笛。
诗人来了,带着盈怀的壮志,满腹的才情。

亚尔特拱拜孜古驿站  摄影/许先强

他们走过瀚海戈壁,穿越黄沙风雪,踏过山川险关,留下的故事至今令人回味。

但丝路只是新疆精彩内容的一页。看到远处扬起的滚滚沙尘了吗?那是古往今来众多人群的身影,他们逐渐融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共同创造了一个鲜活多彩的人间,交融出一片民俗风情的海洋。

今天的新疆,生活着56个民族,他们在不同的地理单元里安居,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生活得澎湃热烈,生活得五彩缤纷。

2023 年,库车市举办“社火闹新春·热闹过大年”大型社火展演活动,其中有舞龙、舞狮、踩高跷、花鼓等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共庆元宵佳节  摄影/尼亚孜·热合曼

喀什街头的民族乐器  摄影/郝沛

盛装跳着塔吉克族鹰舞的儿童  摄影/刘耕新

阿勒泰禾木乡举行迎新年活动“姑娘追”  摄影/刘耕新

极致山水、诗意旷野、苍茫大漠、烟火人间……这些都是新疆,新疆却不止是这些。

是时候重新发现新疆之美了!

▼点击下图▼

入手《什么是新疆》



编辑:晨曦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发表文章52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6151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中读签约机构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