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今天·阅读时长6分钟
此事源于暑假前的同事聚餐,也可称其为“鸡娃成果凡尔赛会议”。多位同事低调且奢华地展示了孩子们的期末成绩,其中某两位还给我看了早已安排好的暑期每日计划表。她们谆谆教诲我:“娃都四年级了,再不卷起来,难道等到初中给人家当‘气氛组’吗?”这话扎到了我心上。
《陪你一起长大》剧照
被他们的成功案例(怎么这么多成功案例?)这么一刺激,我体内的热血躁动起来,决定假期里逼自己一把,不妨去鸡一下娃。但我又太了解自己了,虽说要逼一逼自个儿,但万不可逼太狠,不然我首先就坚持不下去。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时间还是很漫长的,每天从中抽出2到3个小时集中学个习,说不上残忍吧?不至于就把娃搞出抑郁症来吧?
为了让计划精准落地,我参照同事们给的成功模板,综合考虑懒妈和懒娃的能力限度,总体打了个两折,制定出一份学习计划表。语数英轮番上阵,每天最多各占1小时。这小孩自己有阅读的习惯,那语文就只搞搞古诗文够了,我挑了些长着亲切的大众脸的古诗和古文,定下每天2首古诗1段文言文的KPI。英语无他,听力、阅读和单词而已。数学嘛,计算和预习能齐头并进就很理想。
但是,我只有每天下班回到家后才能带她搞一下。呜呼,我那本可以躺平的休息时间!这哪里是鸡娃,分明是在鸡一把岁数的我自己。
《青春之城》剧照
我把六点到九点这段时间作了一下切割,中途允许喝水、吃水果、上厕所,但不能太浪,不能太不羁放纵爱自由。毕竟就这么点时间,说没就没了。无论如何,咱得把计划执行下去。
别说,开局还是像模像样的。她尚存对鸡娃行动的新鲜感,何况有我端坐一旁,全程盯梢;最重要的是,她整个白天都在养精蓄锐,胡作非为,还有不少力气可供挥霍。于是,每天的学习任务都能按时打勾交差,且质量尚佳。看着她古诗背得飞快,古文分分钟读完,单词正确率还挺高,计算题也能慢慢进入一定难度,我不由得开始佩服起我自己。都说鸡娃是门技术活,我咋这么快就掌握了呢?
飘了的我不由得飘了:不然再加一段文言文阅读?单词再增加十个?计算题再加10道?或者,再加一两道烧脑一点的数学题?同事闺女跟我娃同龄,是个勤学苦练的海淀娃,人家每天的学习量比我们大得多,咱要不也向人家后脚跟看看齐?……
我承认,一旦进入“鸡”的心态,自己就不自觉开始变异了。
好在这个娃一向粗枝大叶,虽然偶尔也会嚷嚷,但并没有清醒地觉察到总体的任务量在偷偷摸摸增加。于是,暑假结束,略作盘点,计划实施的成果还是很不错的。
《我的前半生》剧照
这让我的信心持续飘舞起来。万事开头难,好容易开了个好头,开学后咋能忍痛舍弃?无论如何,得坚持下去。
没想到开学第一周就迎来了塌方。闺女放学回家撅着嘴说,在学校做了挺多作业的,课间十分钟又忙着写小故事,现在大脑已经不转了,要看动画片。我满脑子都是“不能松懈,一松懈就前功尽弃”,催她该干嘛干嘛。她磨磨蹭蹭坐到书桌前,央求我:“妈妈,今晚能不能少学半小时?”我寻思“不能一开头就放弃规矩啊”,就直接拒绝了她:“暑假都坚持下来了,开学更得加油,来吧,棒棒宝!”她满脸写着不情愿,但还是拿起了笔。那天单词和计算的错误率飙升,看着红叉叉们整齐地插着腰向我示意,我最终用我多年的修为控制住了要飙的冲动。
接下来的日子,她的借口越来越多:“我喝口水,不然脑子转不动。”“我去上厕所,回来就能专心写。”“屁股坐疼了,得让屁股休息休息。”
《小舍得》剧照
耗费的时间越来越长,产出的效率越来越低,我的怒气值也在水涨船高。周二晚上她要合唱团训练,到家已经有点晚了,作业里又有写作文的任务,她咕咕哝哝到八点才完成。我看了看时间,催她学英语:“抓紧点,别耽误睡觉,明天还要上学呢。”小朋友突然把英语书扔到桌上,嗷嗷大喊:“我不学了!每天都要学学学,我连玩的时间都没有了!我讨厌学习,讨厌这个计划表!”我一时间有些气结。“别的孩子能坚持、你为什么不能?”已经冲到了舌尖上,最终还是咽回了肚子里。
晚上,她睡着后,我握着她小小的手,将她脸上的头发拂到一边,看着她发呆。这么灵动的孩子,活泼泼的,是一颗多么有意思的星球!我对她的期待到底是什么?
《玫瑰的故事》剧照
次日放学,我们没有回家学习。我带她美美地吃了一顿她最爱吃的烤鸭,然后拉着她的手去附近的奥森公园溜达。她在秋季的树林子里蹦蹦跳跳,看晚霞,在河边看锦鲤、大雁和野鸭子,不时跟我兴高采烈地讲述学校的趣事,眼睛明亮有光。
我感到懊恼和自责。这么生机勃勃的小生命会长成什么样,到底多大程度上取决于我怎么做?忙活了这些时间,是不是只把她当成了学习机器?只盯着背了多少诗、做了多少题、掌握了多少个单词,甚至从头就没问过她“累不累?喜不喜欢?” 每个晚上不分三七二十一的一通操作,是不是反而消耗了她从学习中得来的愉悦,剥夺了她应该自发产生的内驱力?而她的妈妈,还自我感动地认为这都是为了她好……当然,最糟糕的,差点搞僵了我们相亲相爱的母女关系。
开学不同于暑期,她要应对学校的课堂、作业、社团活动,还要跟同学们相处,我照搬暑假计划就是在逼她超负荷运转,给她带来过重的身心压力。教育不是批量生产学霸的流水线,孩子们不是可以随便填充的容器。比起短期内多学几个知识点,保护好她的好奇心、学习热情,让她按自己的节奏慢慢长大,才更重要。
《好东西》剧照
于是,我果断把晚上的学习时间弹性化处理了。根据当晚她的总体状态,课外的学习时间可以在10到30分钟之间不一。任务清单可以有,但要充分照顾她玩耍、发呆的需求和自主性。小孩子都是希望自己在各方面的表现可以更好,这样下来,孩子睡前的那点时间片段,反而能够完成此前半小时的学习内容,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
《少年新知》订阅
发表文章52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6157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