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ber,到底是谁在唱《技能五子棋》啊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今天·阅读时长9分钟

68人看过
技能五子棋,要爆了
不说别的。

先看一段文字——

传统🤕的五子棋😈就是把五🖐🏻个子连成✍🏻一条线📏好无趣😔好无聊🥱而技能🦾五子棋🤓就是在传统🤕的五子棋🈚加入技🧞‍♂️能🧚🏻‍♀️好好玩🔥🏆🔥要💥爆💥了💥技能🦾五子棋🏏飞沙☄️走石🏄🏻‍♀️技能五子棋😍力拔🏌🏻山⛰️兮💪🏻



如果能将这段歌完整唱出来的人,恭喜,你就是“技能五子棋”的同道中人。


为什么要放这么一段emoji文字?


不是我疯了,

是这一届的《喜人奇妙夜2》疯了。

谁也没想到,在《喜人奇妙夜2》第一期刚开始就横空蹦出了俩外星人——张兴朝与李嘉诚主演的《技能五子棋》。在大众口碑二极分化的情况下,《技能五子棋》以一种病毒式的方式在互联网上肆意流传。

-那些打一星的,多好笑才能让你们笑啊
-严重怀疑我被所谓的新喜剧霸凌了

《技能五子棋》好可怕,但,也好好玩。

由“喜人”系列最早引入国内的“Sketch喜剧”概念,与我们在春晚的小品全然不同,它很少再以真实生活为背景,去构造讽刺、戏谑现实的内容,而是围绕一个“荒诞”的主题,通过演员、台词不停地将主题延续、翻包袱。它并不去论证这个主题的真伪,小品里梗的递进,只为让故事内容看上去更脱离实际,更无厘头。

举个例子:土豆吕严的《父亲的葬礼》,就是将“父亲是谁”的这个概念不停的迭代,最后,达到极致的疯狂状态。

土星在公转
我的母亲在自转


但,就算是在这些看似疯狂的小品里,还能找到一些基本的人类“逻辑”与套路。

可《技能五子棋》几乎是一部完全反套路,反常态的作品。张兴朝间歇性夸张的肢体表演,出离人类逻辑的故事情节,以及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台词,简直就“把观众当臭狗一样玩耍”。


观众在看的时候不得不吐槽一句——“这都是啥”,但过后又忍不住为这种耍宝的“疯傻”笑了出来,李诞在这个节目结束后,点评自己好像是“做了场噩梦”。


如果要去分析《技能五子棋》的笑点到底在哪,并且将它归类于何种喜剧方式,很可能,最后只剩下徒劳。它的剧本细看像是AI写的,再琢磨,可能AI也写不出这么颠的东西。

不过,在这个小品里最为魔性的那首《技能五子棋》之歌,却真的是AI写的。

在张兴朝的微博里,他说到,这首歌是微醺后的一次AI作曲尝试,后来同为喜人选手的周可人在“技能五子棋教学视频”里介绍,这首歌是Suno AI(苏诺之音)所做。


它到底是何方神圣?

你如果不怕洗脑,可以点开这个↓音频。


这首歌出现在《技能五子棋》结尾时,三个”怪人“突然在画面中间又唱又跳,魔性的歌舞打得张呈和观众措手不及。


网友们也扒出了不少《技能五子棋》这首歌的五线谱和简谱。

根据这些谱子去分析这首ai写出来的曲子会发现,旋律其实不难,几乎是“依字作曲”,音乐的流畅性并不强。不少网友在听到或是学唱这首歌的时候,会感到一些别扭,不顺口之处,但却很容易上头。

这是怎么回事?


这就是AI创作旋律的最大特征。

当下的AI很难创作抒情的、长篇幅的音乐,它更适用于游戏的BGM、短视频配乐等音乐创作。AI创作的音乐旋律有很工整的对称性,loop感也强,AI擅长在已有的样本里寻找旋律,并倾向于生成可以重复的片段,因此,不停重复的旋律,也容易造成观众听觉上的“耳虫”效应。

AI音乐虽然能模仿人类的情绪,但并不能完全明白这些情绪该如何过渡,在音乐创作中,只能将类似的音乐风格拼贴起来。在《技能五子棋》里,以一种高亢的情绪生成音乐,音符的旋律走向都是上行,搭配小品内容有一种魔幻的亢奋,但AI并不理解歌词内容为什么就要用这种风格。

△suno音乐创作风格

《技能五子棋》运用弱起节奏型进入旋律,重音放在“五子棋”上,突出旋律重点,让音乐变得活泼,不死板。Suno 里也有一个“怪异参考度(Weirdness Reference)”,调整这个参数,曲风与演唱的方式会有相应的变化,来实现这种“活人微死”的风格。是更像人了,还是更“不正常”了,还是由每一个创作者和听众自己去评估吧。


而这种缺乏了情感的AI音乐,也正好与《技能五子棋》跳脱正常人情绪的故事完美契合,与小品一起呈现出了“诡异”的喜剧效果。

这首音乐与诡异的舞蹈经过各大网红和明星们争相模仿、二创,俨然成为当下最火的话题。

在短视频平台,你会经常刷到“五子棋”之舞;就算是去演唱会,你的偶像也难免给你来个“技能五子棋”现挂。

王力宏与单依纯在演唱会上唱跳《技能五子棋》;


张艺兴的天宫鸟巢演唱会,花车巡游的时候表演的,也是《五子棋》。


《技能五子棋》以一种病毒式的流行方式,“入侵”人类音乐领域,但,这并非是孤例。

早几年,还有一首AI制作的音乐,硬控你的日日夜夜。

这是一部“3A”大作的游戏——《沙威玛传奇》,让不少玩家得了腱鞘炎但还要坚持营业他们的“赛博”土耳其卷饼烤肉店。


这个低廉的小游戏火爆程度肉眼可见,它的创作者还非常自豪地在游戏页面里告知游戏玩家,游戏中的美术、音乐、配音均为AI辅助生成。用最小的投入,换取了全球爆火,让网友们见识到了“3A”的厉害。

△《沙威玛》游戏介绍页面

从它别蹩脚的用AI配音的“让我们说中文”开始,再到这首浓浓AI味的《沙威玛》,它主打一个“魔幻抽象”。


当你真正开始听这首歌的时候,才发现后半部分的歌词,更是到了牛头不对马嘴的程度:

这异域风情的AI音乐也丝毫不克制地散播它的沙威玛“耳虫”,主题旋律非常短小,旋律开头就频繁重复“沙威玛”,制造了非常上头的宣传效果。并且,这首歌的唱腔也是AI特有的风格,没有真人的情绪起伏,合成感满满,这反而更增添了这首魔性歌曲的喜感。

除了中文演唱以外,你还可以一键生成其他语种配音的沙威玛旋律,以最低的成本实现了游戏的全球化。


当下,AI创作的音乐越来越多地闯入了我们的歌单里,它的高重复性与即时刺激,戳中了当下人们对“短暂快感”的追求,再加以互联网与短视频平台的发酵,用AI创作的音乐,也就出现了火爆的“人传人”现象。

这么一看,Ai颇有“倒反天罡”的趋势,以它的“算法审美”倒逼人类音乐审美。听众与创作者的关系被反转——人不再主导旋律的生成,而是成为算法学习的对象。

放眼未来,很有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AI“耳虫”音乐出现,也会有越来越多不可思议、莫名其妙的旋律,给我们的耳朵以未知的新体验。但,在“调教”AI这匹野马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去保证人类的音乐审美,如何让AI理解我们的情感表达方式,让它在给我们更多开拓性启发的同时,能创作出更多真正好听的音乐,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当然,也有人做出了这样的实验。

在2023年4月,一首名为《Heart to My Sleeve》的音乐横空出世,这首歌由TikTok用户Ghostwriter977通过AI辅助创作而成,旋律与词曲是由真人创作,但人声部分是通过AI模仿Drake和The Weeknd的声音合成的。

这首歌在Spotify上有60万的播放,在TikTok上一时大火,甚至参与角逐了格莱美的“最佳说唱歌曲”与“年度歌曲”两个奖项。不过很快,这首歌因为侵权而被下架。

如今音乐创作者们该如何合法地使用AI创作音乐,也是一个正在面临的问题,但,还有一个更为严肃的问题放在了他们的面前——要如何面对AI音乐创作倒逼传统创作人。


前不久,英国音乐创作者Oliver McCann与独立唱片公司Hallwood Media 签下合约,成为业界首位与唱片公司签约的“AI 音乐人”
他没有任何音乐方面的背景,只不过通过AI生成自己的音乐。

他算是音乐人么?他使用AI创作音乐,能算原创吗?这似乎也成了AI音乐创作的一大“伦理”问题。并且,随着AI音乐遍地开花时,其背后的盘根错节的版权问题,也成了不得不考虑的重中之重。

从《技能五子棋》到AI音乐的创作,在这个时代里,我们似乎已经很难完全剥离AI对人类生活的参与与影响。Ai似乎也与那个疯疯癫癫的喜剧一样,猛然闯入我们的生活里,带来了摸不清头脑的快乐与热情,给我们无聊的生活,多了一些脱离现实、离开地面的瞬间。

AI横空出世时,它的颠覆性和争议性也曾让我们惶恐,害怕,否定,再到慢慢接受。也许,在未来的某一个时刻,再回头看这些无厘头的喜剧,以及横冲直闯的AI技术,何尝不是一种突破性的瞬间呢。


点击订阅⬇️⬇️⬇️

《爱乐》2025年第10期

「听,爵士」


前奏|英国诗歌里的一段爵士乐小史

华彩|双重否定:迈尔斯·戴维斯的爵士乐

变奏|伦敦到摩纳哥,飞绕爵士乐的“近地轨道”

再现|极乐之歌:爱丽丝·柯川的音乐修行


幕间|Peter的音乐菜谱


泛音|冰冽的晴空与灰褐色的光

专栏|袁乐—布鲁斯的罪人

专栏|静默—解码神圣时间的迷宫


安可|从《诸神的黄昏》走向破晓


点击订阅⬇️⬇️⬇️

《爱乐》2025全年纸刊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发表文章52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6159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中读签约机构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