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投稿】无处不在的环保

作者:锦凡

2018-03-19·阅读时长3分钟

444人看过

无处不在的环保 

说起环保,这几年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逐渐在我们的生活中具体化,生活的各个角落都可以看到它的踪影。 

家乡的垃圾回收 

去年8月份回家时,我看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村子里每家每户门前都放着一个绿色的中号垃圾桶。我看到这个现象时觉得很奇怪,心里想: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每家门口都有一个在城市里经常看到的绿色垃圾桶呢?而且垃圾桶上还有各家家人的名字。等我到家问妈妈,妈妈说:这是村里发的垃圾桶,每户人家都有一个,用来装垃圾,现在不允许把垃圾到处扔,每天早上都会有人过来回收垃圾箱里的垃圾。我这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来家乡的人们也开始做有利于环境的事情了,心里欣喜着:这真是一个好的转变。 

记得小时候的家乡是非常淳朴的农村生活,家家户户屋子旁边都会有一个小小的垃圾堆,家里产生的所有垃圾都是往那里堆放,有时会有一股怪怪的气味,时间久了就变成大大一堆垃圾堆肥。小时候要钓鱼就去这些垃圾堆旁边挖蚯蚓,因为这种垃圾堆“营养丰富”,它附近的蚯蚓都是又大又肥。虽说这样随地做个垃圾堆可以产生堆肥,但是因为垃圾堆是敞开的,热天会有不好闻的气味,下雨天又很脏,刮风的天气垃圾堆里的塑料袋也是随风乱飞。家乡现在分发垃圾桶并垃圾回收的变化,确实让我看到某些环保意识的苗头。那些古老的垃圾堆都渐渐消失了,剩下的就是干净整洁的村容和家乡越来越环保、越来越美好的乡村生活。

购物袋收费 

记不清购物袋是什么时候开始收费的,而这一要求也是在呼吁人们环保。记得在这个政策刚实施时,一次去超市购物,因为买的东西比较多,于是在结算时需要一个袋子装东西,后来收银员说:一个袋子**钱。我刚开始是有点吃惊的,经历一次以后,我就在心里暗自决定:以后购物就自备购物袋吧。于是,每次出门购物就有了自备购物袋的习惯。偶尔忘记带的时候,干脆也不买塑料袋,就那样用手拿着,或者把东西全部装到自己的背包里。刚开始是心疼买塑料袋的钱,后来慢慢意识到这也是一种提高人们环保意识的有效手段。那些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环保行为: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已经成为我们的习惯,而这个自备购物袋的行为大概在不久以后也会成为我们习以为常的行为。 

小区的垃圾分类 

记得刚搬到现在居住的小区时,小区旁边的垃圾箱就是清洁工人们的垃圾车。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垃圾车升级了,变成了几个比较美观的大垃圾桶。又过了一段时间,垃圾桶成倍地增加了,而且变成了分类垃圾桶,连原本的人工回收垃圾的方式也变成了垃圾车自动化的回收了。垃圾箱形式的升级,在无声地给人们灌输环保的小细节,比如:垃圾分类;回收垃圾的方式的便捷化,更是向我们展示了人们对环保的投入和用心。当我们面临着某些方面的逼迫而需要改变时,我们也看到我们的潜力是无限,正如这些垃圾箱和垃圾回收方式的升级。 

朋友的废物回收利用 

认识一位非常擅长废物回收利用的朋友,废弃的桌子、椅子、柜子、沙发等等,任何被别人丢弃的东西经她的手,就变成一个崭新的而又富有灵魂的东西。与此同时,她也再利用旧牛仔衣裤,把他们重新裁剪、拼接、组合,设计成时尚的服装、实用的牛仔包包、精致的零钱袋等,充满无限的创意。我原本以为这就是旧物回收利用,与环保没有半点关系,但是细想,这也是一种很好的环保行为。因为过剩的丢弃就会导致有限的环境承载能力更加脆弱,而这种废旧物品的回收利用正是在减轻环境这方面的压力。我们的欲望太多,于是用不停得到、不停丢弃的行为来满足自己,却不知道控制和有节制。这种废物回收利用的思想告诉我们,我们需要的很简单,也很少,适量、适度才能帮助我们、帮助整个环境来维持平衡。 

小时候,我并不懂得环保是什么,因为一直处在一个山清水秀、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美好乡村环境里,慢慢长大后,才发现那些陪伴我们长大的高大树木都在慢慢消逝,青山、绿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景象越来越少了。于是,我们怀恋过去的那些美好时光,梦想着有一天那些美好的景象还能重现;于是,我们知道我们的行为需要我们付出代价,我们也逐渐领悟我们要开始行动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于是,环保就慢慢走进我们的视野、走进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日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锦凡 1人推荐

文章作者

锦凡

发表文章9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14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