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关于朋友、家人、死亡的自我理解

作者:几许期待否

2019-04-11·阅读时长7分钟

577人看过


最近看的东西总忍不住让人,去思考,去回顾,去面对,有关于朋友、家人、死亡的一些,该认真对待的东西。


关于朋友,交给天意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会遇见很多人,或深或浅的交情,有很多时候是否可以是朋友像一瞬间的事。每当我们回首都会感叹,曾经你以为会一辈子的人说走就走,曾经以为关系淡薄的却是莫逆之交。


闺蜜小瓶子和我说她下午去拿快递的时候被室友拦住了,说了很多是是而非的话,最后在她坚持要去的时候,对方才道出不想她遇见前男友而伤心的真相。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很多有关于友情的东西很难说清的。


这让我想起了大一的那段时光,那时候觉得自己是被孤立的那一个,虽然有时候会一起去吃饭,去上课,但总会明显感觉到你并不属于其中之一。后来有一次因为社团聚餐回来的很晚,她们略带责备的语气说:你去哪里了,也不说一声,手机还关机,差点都通知辅导员了。那一刻,真的很感动。


也许你平时感受到的那些没人在乎,其实只不过是自己的过分强求,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没有谁需要围着谁转,那一刻突然想通了自己觉得挺开心的。


后来看到她们之间的关系也怪好玩的,会一段时间见到玩的挺好的两个人突然就不说话了,前两天还听见互相和朋友抱怨对方的两个人又手拉手一起逛街了。以致于你渐渐的会发现,你以为会在一起一辈子的好朋友突然就绝交各自天涯了,你以为一辈子不会有太深交情的人在你未来的岁月里却如双生伴你左右。


最让我不解的是我和小燕子的关系。我们俩大一是上下铺,桌位是各自两头,她在最里面靠窗,我在最外面靠门。在我的认知里,我觉得那个寝室里和我关系最最淡的就是她了,有时候她很生我的气,但我真的不知道她气什么。有时候我会觉得难道不是应该我更生气吗,但是她好像比我更生气,然后我就发觉我没那么生气了。我一直以为我会换专业,然后两人再也不见,但阴差阳错我没换专业而且我们还在同一个寝室,床铺正对面。我当时还想着这是什么孽缘,但后来慢慢发现她真的是一个很好的人呢。反思一下以前,发现我们俩所有的矛盾都属于各自生气,也没放在明面上过。我现在想想我们能处到现在这样真是全靠天意了。


有时候想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的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当你奋力想抓住的时候,它像一阵轻风拂面,你知道它在却怎么也抓不着,当你渐渐淡然的时候,它却莫名奇妙属于你了。嗯?不理解不理解,可能是老天爷看我太无趣了吧,想告诉我,少年你得倒腾啊!


现在的我还是挺满意我的现状的,彼此各有自己的朋友圈和生活范围。如果哪天你们想来看我了,我一定风雨无阻去接你盛情款待;如果哪天你们不想理我了,那我也会淡然接受感谢你的暖心相伴。如果你们伤害了我,我会原谅,但不在是朋友了;如果我伤害了你们,那我真诚道歉不求原谅。就这样,便好。


关于家人,竭尽全力


在我们东方文化里,家既像一个所有温情瞬间和情感外露的汇集所,但又几乎是矛盾的爆发地,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你不能说你只想要一面而另一面你不要了。在这个矛盾的场所中,我们作为家人该如何去相处,给予彼此幸福,来生活的更好呢?


前些时候看到了几则关于家人这个话题的广告。其中有一则台湾的短片《长不大的弟弟》尤其是那一句“时间把我们变成了大人,却没有让我们学会,怎样去成为彼此最好的家人”还真的挺戳中心口的。


在他们身上,好像看见了自己和手足的身影,没有人一开始就知道,怎么做才能当好一个姐姐,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弟弟。说实在的,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没人一开始就会当别人的谁谁谁。离家之前,我讨厌那个小屁孩,离家之后,却莫名想起那个会在你生病的时候明明什么都不懂,却想照顾你的傻小孩。那个打电话跟你吵吵闹闹,却一直关心你的弟弟。


当时间把我们变成了大人,我们有没有成为更好的家人呢?


有时看着家人的争吵,会忍不住在心里问,为什么我们会为了一点不知名的原因而产生互相伤害的言论,而且越说越难听,最终已经不是想要讨论话题的对错,而是要证明我说的就是对的。有时候本该一句温柔的话语就可以解决,却偏偏要说反方向话,想要给你的是我在乎,表达出的却是谁在乎。


我们在外经历不断成长,在生活中竭尽全力不想辜负,我们对同事朋友温文尔雅,心存善意,对陌生人彬彬有礼客客气气,但我们却对家人缺少耐力,忘了初衷。


为什么会成为彼此的家人呢,是想要给彼此幸福啊。为什么要努力工作呢,是想要给家人幸福啊。为什么和家人说身边的事呢,是想要给家人分享的幸福啊。做的事是途径和手段,幸福才是目的啊,那为什么我们到最后都只在乎途径和手段而忘记幸福才是目的了呢。


本末倒置的道理我们都懂,可是我们却经常做。人心是容易失望的,越在乎越容易。


记得小的时候会很开心的打扫家,然后心怀期待的等待发现,但是妈妈总是看到你没做到的;也会在遇到好吃的东西也给爸妈带点,得到的答案却没有多少称赞;会满心期待的能和其他人一样可以在新学期有新的书包和文具,等到的答复永远是别人有的你一定要有嘛。


渐渐自己就不会再期待了,也不会去做什么改变了,把日子过的平淡如水。现在妈妈经常问我为什么不喜欢说话,为什么回家也不粘着她,为什么不会像其他孩子那样和自己家长里短。我只能尽量多说一点话吧。我实在不忍心伤害她,当不期待的习惯形成我不忍去追责。我渐渐发现,我对于处理伤害的办法就是提前就退一步。


其实现在的我大概能渐渐理解父母了,他们也是第一次当别人的父母,他们也都在竭尽全力想成为那个好的家人,他们也想多了解我们,不希望我们走上错的道路,想我们长成一个优秀的大人。


但是遇到一些变化,他们不会主动问,我们也不会主动说,有一句话叫病急乱投医。所以他们会去翻看我们的日记,会阻止我们干这干那,会想要我们好好学习,这些都只是为了想要帮我们成为好一点的自己,但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这样做会让我们感到很受伤。即使再怎么小心翼翼,但是如果看待的方式和角度不同,得到的答案和结果也是天壤之别。


当你一路长大你就会发现,很多家人幸福的方式就是多沟通,多和家人分享自己的想法,真实的想法,直接的表达。你们是家人,不要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语,需要别人去衡量去揣度你的意思,因为千人千面,没有人会知道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最真实的想法,除了自己。


这些我真的做到不太好,习惯性的沉默,对待家人的感情很淡薄。其实真的很羡慕那种会撒娇,会哄家人开心的小孩的。


关于死亡,皆有深意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人们对于死亡是讳莫如深的。他是一件不好的、不吉利、不愿被人提及的事情。每次我在家如果发表“活那么久干什么呢,我才不要活那么久”的言论时,就会被老妈一顿训。死亡这个话题在家谈论就只有一种结果:开头激扬澎湃,结尾铩羽而归。


我其实是特别喜欢《寻梦环游记》里对于死亡的设定的,没有地狱,亡者们在一个独立的次元里过着热闹的生活,只有彻底被遗忘了,一个人才算真正的死去。我有时会想是不是我们身边还有另一个世界,只是我们感知不到。我们彼此共存,但互不打扰。想想有点小激动,说不定哪天突然出发某种契机,自己就去到了另一面,世界还是这个世界,只是转化了角度。


关于死亡这个话题,我想到最近在看的一部日剧《非自然死亡》,那里面有很多关于死亡的思考。比如中堂和她的女朋友,明明是最爱的那个人,可是说走就走了,那剩下的那个人该怎么活?比如三澄和她的母亲,为什么家人能那么从容的拉上无辜的孩子去自杀,侥幸活下来的孩子该怎么过这一生?再比如白井和横山,你虽然不是我杀的却因我而死,那让活着的我该怎么面对?这些都是死者无法给出的答案的疑问,生者只有默默的承受并用一生去找寻答案。


可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死亡产生的影响与结果。不要轻视自己的生命,绝望的时候想想你身后是否真的空无一人。


《非自然死亡》里那个被父亲骂不争气,自己死还要连累别人的町田三郎。他的父母最终知道真相也是致命一致吧,想着他出狱之后那么努力生活,却得不到家人的谅解。过节有家想回又不能回苦闷与辛酸。用着父亲教的救人的方式帮助别人甚至牺牲了自己,却被自己家人误解和指责。最后一个人努力背着别人在顶楼等待火冲上来时绝望的心情,以及被烧死时的痛苦。以上这些他的父母知道真相后该是有多难过,这种无法言说的悲痛足以使他们平生不得安宁的吧。


还有那个垃圾屋的爷爷,只因和妻子的一点小矛盾使妻子生气的离开家,哪成想这竟是两人之间的最后一次对话。最后的那句“美代子,欢迎回家”“美代子,你怎么变小了”真是戳中泪点。活着的时候我们总是为了一点小事情就吵架,当面临死亡的时候才发现为什么不好好对待,满溢悔恨。


每一位对死者怀有各种复杂感情的生者,倘若耽溺在这些情感中无法介怀,就会影响到自己活着的轨迹。你追问的,没有人能给你答复,你追问死亡的价值,那也只有你自己才能弄清楚。死亡是我们生命中的必需命题,也许如神仓所长说:没有值不值得死的人,只是他们碰巧丢了性命而已。而我们,碰巧活着。既然碰巧活着,就竭尽全力,所以啊,不负时光,像女主三澄美琴那样元气满满,人生很短,哪还有什么时间绝望。


我想,幸福或许是难以定义的吧,它自在每个人心里都各自成形。但我还想,即使生活只给了我一颗酸涩的柠檬,我也还是想把它做成柠檬汽水,品味甘甜。

文章作者

几许期待否

发表文章3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0人

喜欢哥哥是我的过人之处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