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闲散文——新旧更替的创造力

作者:雪花盛开

2019-05-09·阅读时长1分钟

681人看过



很多年以前,我就觉察到自身一个强大的习惯。我总是急功近利地希望在一个时间段完成大量的事情。


鉴于反思内省的个性,每当看到自己某个习惯不符合常规的时候,我就会自我批判。因为通常意义上,我会觉得,每次做一件事才是王道,才是正确的做法。毕竟大量的事实证明,一步一个脚印,才是正确的做事方法。


我怀抱着这种习惯,急功近利地做了很多事情,失败了,又做了很多事情,又失败了。毕竟一个与生俱来的习惯,并不能轻易地消失掉,原则上我会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修复这种所谓的坏习惯。


由于常年看书,我从两个有名的人物身上看到两种关于如何与自身欲望相处的权威观念。一种是心理学家卡尔·荣格的释放自身冲动的理念。另外一种是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关于欲望的橡皮筋理念,用意志力不断与自身的潜意识冲动作斗争,就像一条橡皮筋两端,一方跟另一方博弈一样。


在看到任意一种理念的时候,除了产生莫名信服权威的强烈感觉之外,还会保留一丝困惑和怀疑。毕竟每次对照自身的时候,我会觉得做不出来。于是又悲惨地陷入自我批评中。


时隔一段时间,如今再想起这两种风格不同的理念,我会不自觉地认同两者。认为人一辈子不单单需要释放自己的激情,也要在恰当的时候去约束自身的冲动。人需要活着,需要激情,也需要遏制,需要修炼。


回到开头关于一个时段做多个事的坏习惯这个话题上面去。如今我的观念也发生了改变。


我认为同一时间做一个事情,跟同一时间做多个事情,这两种理念并不冲突。权威性人士强调前者,将前者的理念根植于我们内心,仅仅是因为这种理念更具有普遍性,适用性更广罢了。


不符合权威人士理念的后者,即便看起来问题重重,只要能够被恰当地使用,它就具有根本的价值。而我曾经因为这种理念导致各种失败,仅仅由于节奏过快导致的。并不是因为理念本身。


关于类似事件的思考,让我切实感受到理论知识灵活运用的可贵之处。


同时也明白了,生命体差异太大,不能够将某种固定的权威性观念强加给每个人。否则就会带来过多的问题。


这并且也意味着,每个人的存在都是一种创造力的展现。通用的主流价值观和人生观,势必会扼杀这种独特性。

文章作者

雪花盛开

发表文章62篇 获得11个推荐 粉丝29人

爱自己,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信守承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