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春
2019-06-16·阅读时长1分钟
从前有一副对联儿“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我越来越发现这积善除了奉行善良的意思,还有其他的含义。比如正确对待金钱的态度。如果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金钱可以享有余庆,如果认错误的态度对待金钱可能会导致余殃。
我的朋友小芳是一个钱财方面积不善的典型,她高收入高消费,几十年如一日的月光。她是自由职业者,经常工作一阵,拿到一笔钱后,逍遥浪漫的跟天上人间似的,工作青黄不接时,落魄成狗血剧情。有一次严重落魄时她自嘲:我妈说我是“有了一顿充,没有敲米桶”。联系到她当时“敲米桶”的情景,我特佩服她妈。我问,那你敲米桶的时候你妈怎么办?她说我妈一边说这句话,一边默默赞助我。我又问你妈会不会有敲米桶的时候?她说我妈不会,她总能给我支持。
其实我和小芳差不多的。因为收支不平衡,理财不善,我终于亲手为自己刨了一个大坑,在坑里好一阵子的挣扎扑腾,才让我对钱有了一些领悟。
我在反省中发现,相对于我们这辈的“月光”,妈妈甚至祖母那一代,对钱财她们享受的是“有余”。
其实这堂深刻的经济课自小耳濡目染,只是我毫无感觉。母亲离世后,我在老家的水池上,见一小块“棉油皂”。它是由土法制作的低端肥皂,因廉价,母亲一直使用。出于对过去的缅怀吧,我买到了一块。但是它又粘又软,沾衣入水飞快消耗了。我很郁闷,觉得它也不省钱。后来与邻家大婶说起。她告诉我,过去人们用棉油皂要放在床底阴凉,一直放至石头般干硬,使用时打上少许,奋力搓洗,可以把衣物洗干净。没有谁直接买来使用,那是糟蹋。
过去的日子就凭着这样的一股子儿“过”过来的。必须稳扎稳打,用尽心力,一步一步。记得那时候,我们的日子清贫困苦,但是不会缺衣少食。仅凭自己的劳动,母亲不仅能支撑起我们的生活,还置得起房产。小时候我对母亲艰苦卓绝的劳动与苛刻的勤俭节约心怀不满,但是母亲仅凭自己双手置下的土地房产,时至今日却在升值,为子孙后代发光发热。这就是“积善人家庆有余”的力量吧,我想这种力量连上帝都祝福吧。
亲戚家的女儿一心想暴富,加盟网络销售砸入不少钱,焦头烂额。后来长辈教导:你退出吧,谨守节约把欠账还了,好好过日子就行了。这女孩竟然真回头了。(过程要舍弃多少执念)。后来这个销售网络因为售假致残被一网打尽,参与者全部被投入监狱,这个女孩虽躲过大劫也是心有余悸。
看惯了世相纷纭,走过了沟沟坎坎,对钱我终于少了贪念,有了一份清醒。钱不在多,适当有余就好,重要的是享受平静平和的生活。
发表文章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0人
关注自然,植物,文化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