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巷涯
2020-02-29·阅读时长3分钟
孩子很爱迷宫书,家中买了好多本,和她一起玩过的有《迷宫大侦探皮埃尔》、《迷宫大挑战》、《儿童世界历史迷宫大冒险》,每每都玩得眼花缭乱,十分烧脑。
拿到这本《男孩的迷宫》,仅看到“雾霾蓝”背景的封面,就觉得似乎有点不一样。其他迷宫书封面信息量往往很大,这本却很是欲言又止的感觉。大大小小的冰山之间,立着高高低低的梯子或木板。顶端的长条木板上,一个男孩努力保持着平衡,小心地通过。与其说是迷宫,更像是儿时梦境中的探险故事。
打开书,更印证了我的想法。小时候总是在做同一种梦,不知什么原因和爸爸妈妈分开了,脑子里怀揣着“一定要找到他们”的信念,四处奔走,不知找了多久,终于山重水复,和爸爸妈妈团圆。《男孩的迷宫》就是这个故事。
阿勒泰莫夫斯卡将我梦境中漫长的找寻过程,以一幅幅看起来简约优雅、实则暗藏玄机的迷宫插图呈现了出来。树顶迷宫、船海迷宫、仙人掌迷宫、管道迷宫,无时无刻伴随左右的纸飞机,在终点等待的小伙伴们,让整个过程成为一场孤单而不孤独的探险。
孤单,会有的。这本书不像我们之前玩过的迷宫书,走迷宫的同时有任务。走进男孩的迷宫中,没有城堡里的弓箭手,没有狡猾的宝石大盗,没有世界各地的人们,就是孤零零男孩一人,不停地探险,地上、地下、水上和空中。
孤独,却不会。其他迷宫书里有的,带着对未知的好奇从起点出发,越过重重障碍,不断尝试寻找出路,走到终点的如释重负和成就感,男孩的迷宫里都有。而十个迷宫走过去,心中揣着的与伙伴相见的那份坚持,最终拨开迷雾看到等待在树下的大家,使这个探险的过程不是自己一个人。
书里众多的迷宫中,我最喜欢封面上的“冰山迷宫”。画面干净单纯,一个个晶莹的冰山被木板支撑在那里,仅用蓝色线条勾勒出冰山的轮廓,和灰蓝色的背景十分融洽,像是一个庞大的天空之城。男孩瘦小的身影在其中,让人不免心生怜爱。梯子是贯穿于整本书的通路,在冰山迷宫中也不例外,长长短短的梯子,通向不同的冰山。有的也许一次尝试就能到达,但有时经过漫长攀爬,发现只不过是个迷惑项, 还得重新爬回去时,仿佛能听到男孩无奈的喘息声。每个迷宫都不好破,干净的画面掩藏了复杂的设计,玩几次,孩子就能读出这个规律。
刚拿到书的时候,全书素简的灰蓝色调很是让我舒服,但也担心孩子会不会买账。孩子整天沉浸在花花绿绿的色彩中,会不由自主将“鲜艳的自己”和“素净的成人”分为两国。直到她翻开书,迅速被设计精密的迷宫所吸引,安静坐下来开始探索时,这种柔和的视觉体验才是此刻最合适的背景。除了灰蓝色的主色调,就是黑色的细轮廓线,浅蓝或是浅绿色的天然道具,男孩和他的伙伴们也衣着简单,有一种北欧风范,都有利于孩子独自欣赏插画并独立探索迷宫路线。我一向认为色彩并无高雅和庸俗之分,绘者这种细腻的情感关怀,给了孩子另一方可供审美和感知的天地。
对了,在大团圆的结局之后,孩子就要长吁一口气合上书的时候,竟然还有surprise在等着他们。《树顶迷宫》《船海迷宫》《石墙迷宫》《仙人掌迷宫》四个迷宫游戏的加入,使读书的情节迅速变化,孩子们反客为主,变身为迷宫设计师,这还真是没想到呢。浪花朵朵体贴地为孩子们准备了可多次使用的道具贴纸,刚刚紧张地走完迷宫,这会儿开始自己设计迷宫让爸爸妈妈们闯关。孩子得意地将我请进迷宫,并开心地填写迷宫设计师闯关认证证书,为她读《男孩的迷宫》这个安静“画龙”的过程,点上了睛。
此时,《男孩的迷宫》静静地躺在孩子的书柜中,相信时间不远处的某个温暖午后,她会把它拿出来重温,再次设计不一样的迷宫。如果说《迷宫大侦探皮埃尔》适合全家人凑在一起找,《男孩的迷宫》则更适合一个人安静地读,正如作者想要传递给孩子们的话,那些突然长大的时刻,原来都独自经历了好多探险呢。
发表文章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0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