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疫情之下的闪光时刻,我和老婆的武汉之行

作者:谷雨

2020-03-01·阅读时长5分钟

654人看过



       从去年底到今年初的这短短的几个月,大到一座城,小到一个家庭、一个人,我们都被封闭。病毒来的实在太猛烈了,所有的所有的一切,就如一场梦一样。




      

       我相信,经历过这场“瘟疫”的人们,是永远不会忘却的,历史更不会忘却,一定会为我们这一代人浓浓的记上一笔,一串光辉的名字,李文亮、林正斌等等,也会被留在历史的功劳簿上,他们是英雄!

       如今回忆起过去一段时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内心仍然会有一份胆颤心惊,全然没有当时的那一份不知者不畏惧的惬意。

       第一次听说武汉有很多人得了肺炎,是去年十二月下旬跟二姐的一次通话。她当时还在广东,我已从福建回老家湖北。

       二姐的儿子赵强正在武汉大学念书,那时正面临放寒假。赵强在一次电话中,把武汉有人患肺炎一事,说给他妈妈听,在电话中还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二姐听说后,催促他放寒假了就得赶紧回老家去,别在武汉逗留。赵强说等天放晴了,把被子拉出来晒晒后就立马回家,明年开学被子还要盖,不能让它在寒假期间生霉了。

       我在跟二姐的那次通话中,能明显的感受到她对儿子的担心,她多次跟我提到武汉好多人患肺炎的事。我并不知道赵强在电话中是如何跟他妈妈描述的,当时也只能安慰她,说不就一肺炎嘛,搞得这么紧张干嘛?当时官方也确实没有任何关于疫情的预警信息发布出来。

       所以当时对姐姐的过分担忧也只能表示理解,毕竟二姐就一个儿子,再说长年累月的又不在一起,担心肯定会有的,谁都不愿自己的孩子生病。




       正是因为不知道肺炎的严重性,1月17号因老婆膝盖的问题,我和老婆从离武汉百公里之外的县城,去了武汉协和医院。当时武汉表面上的一切,同往常也并没有什么两样,我们根本就没有感受到肺炎会很严重这回事。

       到协和医院后,医院里面还是一样的人多,一样的拥挤,一样的没有带口罩。我们挂了协和医院骨科专家号,随后我们上楼、排队、等待再到医生诊断 一切都是那么的日常。 

       经过诊断老婆需要拍片,拍完片我们就开始等下午的结果。到了中午,又和老婆打商量到协和医院旁边中山公园后面的银松路上找小吃店填饱肚子。因为对那一块不熟悉,我们逛了老半天也没找到什么小吃,倒是找了一家比较有特色的火锅店。

       店里面很热闹,大家在夹杂着浓浓火锅香味的大厅里尽情享用美食,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吃完火锅,又和老婆步行到中山公园北门,我们打算步行穿过公园,去医院拿结果。

       进入中山公园,印象最深的就是里面散养的白鸽。老婆喜欢鸽子,总试图用手去摸它的羽毛,警觉的鸽子一次也没让她得手。倒是里面的小孩挺聪明,一边把手里的零食往自己嘴里喂,一边扔到地上,一下子便引来数十只。待鸽子享用美食时,小孩便一手抓过去,来了一次和鸽子的亲密接触,乐呵呵地高兴极了。老婆看了也高兴坏了,硬是要我去给她买零食。




       下午我们拿完结果,又去骨科复诊,医生说需要手术,但是要排队。于是我们打算年后再来手术,便去住院部办预约。这一路上,医院的电梯里、过道上到处都是拥挤不堪的人群,有谈论病情的,有八卦同事的,还有骂领导的,总之非常的嘈杂,但都没有带口罩。忙完后已经快到晚上,我们趁还有最后一班车,回到了县城。

       直到这次离开武汉,也没有听到一点关于肺炎的消息,哪怕是在协和医院也没有一点点同往常的不一样,哪怕后来新闻里有专家说武汉的新冠肺炎不排除有限的人传人的可能的时候,对大家的生活也没有造成什么影响,反而让大家更进一步坚定了这个肺炎也不会怎样的认识。

       从武汉回来到年前的那段时间,办年货走街串巷的人特别多,外地务工的人大多都回来了,县城同往年一样热闹了起来,路上也开始堵车,生活并没有什么两样。直到钟南山院士来到武汉,确定了人传人的结论后,生活才开始慢慢的变得不一样。

       首先口罩是彻底沦陷了,大家开始疯抢口罩。在药店门口,我前面一个阿姨,一口气就买了2000个,我当时还紧张了一下,生怕口罩全被她给卷走了。还好,药店说要多少有多少,口罩咱不缺。我买了20个,花了20元钱。现在看来那个阿姨的选择是明智的,如今已是一罩难求了。

       然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带口罩。最开始戴口罩的多是些年轻人,直到腊月二十九,老家的农贸市场被挤得水泄不通,也没有多少人老人带口罩。那时在人群中用口罩把嘴巴遮住还会显得非常的惹人关注,就像现在有人不带口罩会招来别人特别关注一样。

       也就在那个时候,我和老婆陷入了焦虑,去过一次武汉而且还是协和医院,都还没有过潜伏期,我们会不会携带病毒?于是各种猜测各种怀疑,身体的每一次不爽,哪怕是哪里挠了一下痒痒,都会觉得自己已经被感染了。刚开始,我们甚至把家都分成了两部分,一人占据一部分,尽量避免接触。直到小区为我们测了几次体温之后,这种焦虑才慢慢好转。




       随后,疫情开始全面的影响我们的生活。腊月三十那一天,给我印象最深的要属那些从武汉驾车赶回来过年的老乡。他们带着厚厚的口罩,在菜市场一边备年货一边与卖家交谈甚欢,庆幸自己躲过了一劫。因为从那天中午开始,武汉就开始封城了,要是再晚一步,他们就出不来了。

       今年的除夕也很特别,随着疫情形势的越发严峻,我们一家人根本没有多大心思看春晚,我们各自刷着手机,分享各种小道消息,一时间各种关于疫情防控的谣言满天飞,什么煮醋可以给室内消毒啊,什么洗热水澡可以杀死病毒啊之类的。唯独我在关注政府信息,看会不会有新的通告发布,好计划一家人的生活。

       我有个表弟在广东经营一家服装加工厂,在春晚时刷了一会手机看出形势不对,果断的带着全家驾车离开了湖北。果然第二天岳阳就封闭了湖北出省通道,对湖北籍车辆和人员进行劝返。表弟第二天到达广东,春节期间全家人被老老实实的隔离了14天。虽然现在已经解除了隔离,但是却要面临招工的难题。后来我在微信中问他,当时为何如此果断,他开玩笑说是美国大片看多了。

       其实这段时间,我们更多的人都选择在家坚守,我们有的失去了工作,有的失去了收入,有的还要还房贷,尽管生活有些艰难,但依然充满着希望。就像我们小区业主群里面的邻居说的那样,只要身体健健康康,不失革命的本钱,才是人生的至宝。

       如今,我们一家人的日子同往常一样,非大富大贵,依然过得平淡无奇,但我和老婆经历了一次疫情前期的武汉,面临了一次潜在的风险,可结果始终是好的,我们未被感染,身体是健康的。

       老婆说,我们只要身体的本钱在,未来又有何惧呢?

文章作者

谷雨

发表文章2篇 获得4个推荐 粉丝0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