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3.2 荣格 | 人类心灵的探索者

作者:申荷永

2020-07-12·阅读时长6分钟

36543人看过
荣格作为人类心灵的探索者,他在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潜意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集体潜意识和人格理论。他提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优势的人格类型,也可能有自己没有觉察到的劣势人格,如何寻求一种完整的人格?在这一讲里,我们邀请到了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荣格全集》主编申荷永老师,他将从荣格的理论研究出发,探究我们如何与无意识沟通、交流,如何发现自己的人格倾向,从而寻求一个更好的自我人格。

3.2 荣格 | 人类心灵的探索者

14.5MB
00:0010:31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申荷永。欢迎和我一起走进20世纪十大思想家。接下来我为大家讲心理学家荣格。关于心理学家荣格,我们用六节来讲述,今天第一节向大家介绍荣格以及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意义与贡献,用“荣格:人类心灵的探索者”作为主题,希望能给大家留下生动的荣格印象,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荣格。 

人类心灵的探索者

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

荣格是当代最有影响的心理学家之一,分析心理学的创建者;由荣格及其思想所形成的“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如今在世界各地有66个分会,包括我们中国。2009年10月,荣格的《红书》首次正式出版,所谓《红书》是荣格从1913年到1929年间的私人日记。这本书出版以后,一年中连续有9次印刷,被翻译成多种文字。美国《纽约时报》称之为“近百年心理学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并将荣格的《红书》形容为“无意识的圣杯”(The Holy Grail of the Unconscious,By Sara Corbett. The New York Time. 2009年9月16日)。

荣格《红书》的出版引起了世界范围的“荣格热”,就荣格对后世的影响而言,其集体无意识与原型理论深化与发展了无意识领域的探索,积极想象与扩充技术提供了新的创造性方法,内倾外倾与心理类型丰富了对人格的认识与理解,自性与自性化的思想提供人的整合性发展意义,这也使其成为心理学史上最重要的心理学家之一;然而,荣格的心理学思想与贡献不仅在于心理学,哲学、人类学、文学、文化和艺术,以及包括“新时代运动”(New Age)和“后现代思潮”(Post Modern),凡是与人之心理有关,与人类心灵有关,都有荣格及其思想的传播与发展。

《红书》, [瑞士] 荣格  著,[英] 索努·沙姆达萨尼 编译, 周党伟 译,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比如,加拿大学者弗莱以荣格心理学为基础发展了文学与文化的原型批判理论;美美国作家、神话学学者约瑟夫·坎贝尔将荣格思想融入神话学,有了影响深远的《神话的力量》和《千面英雄》等重要著作,也影响诸如《星球大战》等现代文化传播;荣格的著作《寻求灵魂的现代人》,也被誉为“新时代”(New Age)与“后现代”的号角…...而最近的诺尔贝文学奖的获得者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坦言“(我)是荣格心理学的信徒”,他的作品也正是荣格思想的体现。

荣格1875年 7月26日出生于瑞士康斯坦斯湖畔的卡斯威尔,6个月的时候举家搬去莱茵瀑布上的古堡教堂;荣格的少年在巴塞尔度过,后来在巴塞尔读书,又转去苏黎世读大学与工作;晚年隐居于苏黎世湖尽头的波林根(Bollingen)塔楼,一生充满传奇。

在康斯坦斯湖畔荣格诞生房屋的墙壁上,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这样一句话:“在这所房子里,诞生了卡尔·古斯塔夫·荣格,人类心灵奥秘的探索者。”

大家可能知道,人们常把弗洛伊德比喻为心理学中的哥白尼,而将荣格比喻为哥伦布。就后者之寓意而言,正是赞美其对于人类心灵世界的开拓与探索。弗洛伊德出生的时候,有人曾对其母亲赞美说她为世界带来了一位伟人。弗洛伊德确实做到了。那么,荣格也是。作为对人类灵魂及其潜在奥秘的探索者,荣格也当之无愧。由于荣格,我们知道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很多未知的“岛屿”等着我们发现;我们自以为是的(意识)“自我”(ego)不应是我们人的主体,自性(Self)才是;我们每个人,不仅需要认知的心理,而且,都需要“灵魂”,都需要获得整合与完整的发展。

那么,在这里插入一个故事吧:荣格的祖父,这位同样名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的祖父,是荣格心目中的骄傲。他是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医学教授,曾有传言说其与歌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但不管怎样,荣格认为自己最重要的转变,是其母亲让其读了歌德的《浮士德》之后。

著名作家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著有《浮士德》

阅读歌德的《浮士德》,如荣格自己的回忆,心有灵犀,一见钟情。即使到了晚年,荣格隐居于他的波林根(Bollingen),仍然念念不忘《浮士德》。荣格将其创建的波林根塔楼,作为“斐乐蒙的圣坛——浮士德的忏悔所”(Philemonis Sacrum --- Fausti Poenitentia)。 斐乐蒙是荣格的内在导师;浮士德几乎就是荣格第二人格的一种体现。那么,也就是说,若要认识与理解荣格,最好也读一读歌德的《浮士德》。

荣格自己写了很多书,《荣格全集》有20卷,也只是其著述的三分之一。荣格为我们留下了他的传记,取名为《回忆·梦·思考》,这是学习荣格最好的入门书。《回忆·梦·思考》的开始,荣格这样说:“我的一生是无意识自我实现的故事。无意识中的所有存在都寻求外向的表现,人格也是如此,期待着从其无意识状态脱颖而出,以整体性来体验自身。”

这也是理解荣格及其分析心理学的关键。无意识是有生命的,同样具有生命的意义。而体验与展现无意识的生命意义,几乎也就是所有心理分析的根本努力。

提到无意识,自然与弗洛伊德有关,他是无意识心理学的开创者,弗洛伊德的无意识,以“个体的潜意识”为主,主要是受意识“自我”以及“超我”所压抑的内容组成,比如对性的压抑;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则属于人类精神遗产,在两百万年前人类出现之时遗留至今,在无意识水平仍然影响着我们现代人,与我们息息相关。

荣格故居

在瑞士苏黎世库斯纳赫特,有荣格的故居,航海路228号,一栋很大的花园别墅。

荣格故居

院落深深,来到房子门前,门栏上刻有拉丁文的德尔斐神殿箴言:“呼唤与否,神灵永在。”对于荣格来说,这是告诫人们,也是提醒他自己,敬畏神灵是智慧的开始,这也是荣格思想的奥秘所在。二楼有荣格的书房。作为专业的心理分析师,荣格也曾在这里接待他的“来访者”,或者说“病人”。

荣格20岁时入读巴塞尔医学院,教科书《精神病学》中的一句话,深深打动年轻的荣格,也即“精神病患是一种‘人格之病’”,这是深度心理学对荣格的呼唤。1900年12月,荣格来到苏黎世布勒霍尔兹利精神病院,开始作为助理医师的住院实习,尤金·布洛伊勒(Eugen Bleuler)当时是那里的院长。1902年,荣格以《超自然现象研究》完成其博士论文;荣格与尤金·布洛伊勒,也是目前所用的“精神分裂症”的命名者,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而荣格在精神疾患的背后,发现的是集体无意识与原型,以及诸多的原型意象,属于心灵的奥秘。

我们知道,在荣格的病人中,包括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泡利(W. Pauli) ,和获得诺贝尔文学家的黑塞(H. Hesse) ,同样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乔伊斯的女儿,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女儿……诸多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爱因斯坦也有来这里和荣格聊天。

现在位于瑞士苏黎世的故居,荣格孙子安德烈·荣格目前住在这里,他将荣格的“书房”,形容为荣格的“大脑”,寓意其思考与工作的地方。十分有趣的是,书房壁炉的上方,有荣格收藏的一颗古人的骷髅头。当然,也有生动的伏尔泰头像。而在这栋房屋中,尤为重要的,便是荣格的“密室”,其沉思与独处的地方。也如荣格在其《红书》中的描述,在这密室,他要与上帝做沟通,与灵魂来对话。荣格的密室,给我的感觉,也正是“荣格之心”或其“心的意象”,分析心理学神圣处所的核心。

荣格一生,有着许多传奇。曾被弗洛伊德视为精神分析的“太子”与“皇储”,却义无反顾去走自己的路,为了成为自己;为此不惜跌入无意识的深渊,为此总是要涉入从未被触及的心灵境遇。1909年,还是在美国克拉克大学20年校庆期间,荣格与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一见如故,詹姆斯也曾富有深情地说,根据心理学史家波林的记述:心理学未来的希望,就在他们心理分析学者身上。

那么,心理学家荣格之第一节“人类心灵的探索者”,我们就讲到这里。本节音频中涉及的文字和图片可以在文稿中进行查看阅读。下一节,我们用“荣格与弗洛伊德”为主题,来感受与欣赏“无意识心理学的发现与发展”。谢谢大家。

跟随思想家

探索神秘的心灵世界

文章作者

申荷永

发表文章7篇 获得10个推荐 粉丝135人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主编《荣格全集》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和思想家一起漫步

20世纪留给我们的10种远见

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4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