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薇拉日记风清扬
2020-08-14·阅读时长2分钟
因为是山东人的缘故,从小吃面食长大,所以对面食情有独钟。
喜欢吃馒头,刚出锅的馒头最好吃,不用吃其它的,一个馒头,很轻松就可以吃完了。
包子,饺子,面条,各种饼,麻花,油条……种类丰富至极,看食谱的标题有几百种面食的做法,看着,都很好吃的样子。
小学四年级时,明显饭量大增。家里十二印的大锅蒸出的大馒头,我一顿饭吃一个,和大人吃得差不多了,结果一年长了10斤称。
那么喜欢吃面,可能也是因为太好吃的缘故。自己家里种的麦子,自己家里磨的面粉,用老肥发面,放碱,呛面的,用烧柴火的大铁锅蒸出来的馒头,真的是很好吃。现在老家早已经不种麦子了,很难再吃到那么好吃的大馒头了。看李子柒还自己种麦子,她还能吃到我小时候的味道,这是羡慕她的生活的原因之一。
磨出的面粉,老家人的叫法,分头遍面,二遍面,三遍面和黑面,最后是麦麸子。每遍面都用标记好的单独的面袋子装,面袋子是妈妈用白棉布做的。二遍面最白,和出来的面最有劲道,所以用这个面包饺子和烙饼。头遍面和三遍面掺着吃,主要是蒸馒头。黑面蒸馒头,给家里的一只大黑狗吃。黑面蒸出来的馒头也挺好吃的,刚蒸出来时,有时我也会掰一块儿吃。麦麸子喂猪。猪很爱吃麦麸子,吃麦麸子的猪皮毛都油光锃亮。要是有不爱吃食的猪,就给它喂加了点盐的麦麸子水,它很爱喝,喝两次就爱吃食了。
面食于我有着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做面食于我来说是一种享受,看着面粉我就很喜欢。
爸爸妈妈忙地里的活,我和姐姐自奶奶去世以后就开始干家务活了。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差不多三天蒸一次白面馒头,三天蒸一次黑面馒头。过年之前,每天蒸一锅馒头,连蒸十天,把馒头冻起来,吃一个正月。这样就可想而知,我的蒸馒头的水平了,就是这样练出来的。
我喜欢揉面的感觉,喜欢揉软的面。记得有一次做甜甜圈,面和得特别特别软,面里加了鸡蛋,是浅黄色的,发酵好的面团在我手心里,我小心翼翼地,就像手里有一只刚出壳不久的小黄鸡,毛绒绒的,很可爱。那种感觉我一直记得。
除了擀面条的面要和得越硬越好,其它的都是比较软的,包饺子和馄饨的面不要太软,烙饼的面是越软越好。
烙饼还可以是部分烫面,切碎的葱花,香菜,椒盐,芝麻酱,各种馅料,可以做不同口味的饼,还有什么也不放的单饼和发面饼,单饼特别有咬劲和嚼头,发面饼越嚼越香。每个地域有自己不同风味的面食。喜欢看《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这一类的美食纪录片。
无论发面还是死面,醒的时间越长,面粉和水就融合的越充分,会自己产生粗膜,更均匀,更有延展性和韧性。所以有的面包是放在冰箱里低温发酵的,有人做饼,也是把和好的面放在冰箱里冷藏一晚。
很多人把酵(jiao四声)读成(xiao四声)。
我喜欢看面团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发酵膨胀,那么柔软蓬松,非常神奇,这是微生物的生命力。发酵的过程需要耐心的等待,发酵的食物是有时间的沉淀在里面。
查了一下,酵母菌和乳酸菌的发现者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他开创了微生物生理学,被后人誉为“微生物学之父”。还有人类很早就用发酵的方式制作面食了。
面粉和油也是可以非常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花卷,油饼,麻花,油条,面包……面团放了油后,在厨师机的搅拌下,会出来神奇的手套膜,这样制作面包就成功了大半。
养胃,发酵的面食是很好的选择。
现在,为了健康,吃全麦面粉比较多,只是韧性没有白面好。油炸的食物已经完全不吃了,面包,蛋糕也只做无油的了。
看面点师,面包师每天重复做相同的面食,看他们面无表情,大多数人看待自己的这份工作只是一份工作吧。
热爱做面食,日本有这样一位面包艺术家。我们欣赏一下她的作品吧。
发表文章27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6人
更好地成为真实的自己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