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诗婷
2020-08-19·阅读时长9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576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艺术死了》是周圣崴的第二部长片作品,在刚刚结束的FIRST青年电影展上获得“一种立场”奖
“你认识刘刚吗?”“有没有问题问刘刚?”“这是我的好朋友刘刚”……整个FIRST青年影展期间,周圣崴逮到机会就指着身边的空气,向大家介绍一个“不存在的人”——艺术家刘刚。
一开始,观众对他奇怪的举动和提问相当冷淡,甚至觉得莫名其妙,放映和对谈现场常常出现尴尬的沉默。随着更多人看过他的电影,“刘刚”这个名字一次次被提起,参加影展的人们开始接受刘刚的存在。越来越多人主动站出来,谈论他。影展快结束时,周圣崴把观众、电影人对刘刚的评价剪辑成一个“番外”视频,在那则视频里,大家诉说着和刘刚的交往,向他提问,或者随意寒暄,仿佛现场真有这么一个人。
“刘刚”是谁?他是周圣崴的电影《艺术死了》里整个事件的触发者——那个神秘死亡的艺术家。就像导演本人在领奖台上说的,“《艺术死了》是一个实验性的作品,他甚至不能被完全定义为电影”。在这部影展期间最受欢迎也最引争议的电影里,周圣崴是导演,是引领观众进入事件的Vlogger,在导演和Vlogger的背后,他还是制造刘刚死亡事件的那个人。
“零成本”拍电影
去年夏天,我和周圣崴见过一次。那会儿,他刚刚结束《艺术死了》的拍摄,正处于痛苦的剪辑阶段。那天,他从随身的背包里掏出来一个黑色小袋子,里面装了一台大江osmo pocket,一个比家用监控摄像头还小一圈的口袋相机。“下一部电影就是用这个拍的,没花什么钱。”
“没花什么钱”是因为周圣崴没有钱。在拍《艺术死了》之前,他的长片处女作《女他》曾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动画长片。电影很有观众缘,线上线下的放映曾笼络了一大波年轻观众。
这一度让周圣崴对自己的导演生涯相当乐观:“也算有点知名度、有代表作了,应该有资本愿意投资我吧?”从走进大众视野起,周圣崴就不是个谦虚低调的年轻人,喜欢出风头,也闲不住。折腾完《女他》的放映和展览后,他几乎没停,把自己憋在家里,写了第二个长片动画电影的剧本,“是那种《冰雪奇缘》感觉的”。
写完后他满心得意,和制片人王磊一起,把剧本递给了大大小小的影视公司。“一个有回音的都没有,一个都没有。”这种情况在入围A类国际电影节的导演里少有,心理上巨大的落差把周圣崴搞颓丧了。
发表文章21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840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