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10.3 高更 | 为何要从巴黎跑到塔希提岛?

作者:张敢

2021-01-18·阅读时长7分钟

11665人看过

10.3 高更 | 为何要从巴黎跑到塔希提岛?

18.1MB
00:0013:10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张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西方现当代艺术。

第三次布列塔尼之行

第三次,高更又去了布列塔尼。这时阿旺桥已经不能待了,为什么?因为他的名声导致阿旺桥这个地方住满了年轻的艺术家,在城市里生活困境的人都跑那去了。所以,他第三次到布列塔尼之后,就去了勒普尔迪这个地方,同样有一个以美貌著称的女店主,又来招待了他们,让他在那住,在那里画画。

▲高更,《美丽的天使安吉拉》,1889年,帆布油画

他为了表示感激,画了一个《美丽的天使安吉拉》,这个女店主就叫Angele Satre,但是女店主拒绝了这张画,因为以美貌著称的女店主被他画得并不好看,所以女店主不是很满意。但是在创作上,他把女店主画在一个圆框里,背后还有一些偶像,其实高更这种把现实、想象、幻想等象征元素融在一起的做法已经开始明显出现了。 

▲高更,《早上好,高更先生》,1889年,帆布油画

在这个期间,他画了比如《早上好,高更先生》,他自己画的这样一张画,反映高更在勒普尔迪的乡间行走的时候,当地的人在跟他打招呼。他画了《舒芬纳克一家》,舒芬纳克是他的一个好朋友,这个人特别像《月亮和六便士》里跟主人公在一块的那个人,眼光很好,画得很差,很有品位,但是画得不行。连毕沙罗都不喜欢他。 

因为毕沙罗是一个特别随和的人,他谁都鼓励,但是他不喜欢舒芬纳克。但舒芬纳克跟高更还关系不错,他画的《舒芬纳克一家》。

▲高更,《舒芬纳克一家》,1889年,帆布油画,现藏于奥赛博物馆

他给自己的女儿画了肖像,画了不少,因为他特别疼爱自己的女儿Aline Gauguin。

▲高更,《Aline Gauguin肖像》,1890年,帆布油画

他还给当地的一个女士画了肖像,画的背景是什么?是一幅塞尚的静物。通过这个可以说明,高更的很多绘画还是受到了塞尚的影响,塞尚给他的影响很大。他曾经收藏过塞尚的一幅绘画。

▲高更,《女子肖像和塞尚静物画》,1890年,帆布油画

所以我们看得到,后印象派这几个艺术家里,确实塞尚的影响还是很大的。高更是一个多面手,他做大理石雕像,还做木雕,这些木雕也同样是非常带有象征性的题材,表现带着神话特征的形象。

▲高更,《Soyez mysterieuses》,1890年,木雕,73x95cm,现藏于巴黎奥赛博物馆

从巴黎到塔希提岛

1891年到1893年,他第一次去了塔希提岛,这是他厌倦了所谓巴黎的现代文明。当然前面有几次铺垫告诉大家,他这种冲动不是突然的,他确实有海外的经历,所以想离开。他的这次出行,其实带有点象征意味,有一个告别宴会,是谁主持的?是当时著名的诗人马拉美,而马拉美是当时很著名的一个象征主义诗人。所以高更对绘画中想象、梦境的强调,再加上他跟象征主义文学家之间的关系,让他成了在绘画中象征主义的一个代表。 

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时期,会觉得有点乱,各种各样的主义,当我们讲到后印象主义,他是后印象主义的代表,同时他又成了象征主义的代表。确实,这时文学上各种各样的流派也非常复杂,在艺术上也非常复杂,这种复杂恰恰是充满活力的,它孕育了后来的现代艺术的可能性。正是这个时期,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来尝试,在探索。 

▲高更,《塔希提岛路》,1891年,帆布油画

1891年3月23号,在巴黎的伏尔泰咖啡馆举办的告别宴会,同一年6月,高更在海上航行了将近三个月,才到达了塔希提。根据记载,他到那以后非常失望。因为他所设想的那种原始的感觉没有,为什么?因为巴黎有的那都有,因为它是法国的殖民地,所以在治理的过程中,巴黎的很多东西在那都开始建的,一些基本的设施也都有了。 

同时,他认为那种原始人可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后来他发现也不是,这些人生活在恐惧里,恐惧什么?恐惧祖先,恐惧鬼魂。这就像我们现在看异域的社会,觉得他们比我们过得好,其实未必,他们生活在他们的空间里。

▲高更,《Viaraumati Tei Oa》,1892年,帆布油画

所以,在塔希提岛,他画了一大批作品,塔希提的妇女,他喜欢当地的女孩子,他认为女孩的结构跟欧洲人不一样,认为亚洲人的关节相对来说比较柔和,不像欧洲女孩骨关节很大,看着比较有力量,但是缺少一种柔和的美。所以他很喜欢,画了很多作品,而且这些作品在当时他用了一些口语化的标题,来给这些画命名,画了不少。 

▲高更,《Aha oe Feii? 》,1892年,帆布油画

同时,他也在不断吸收一些外来的因素,比如他画的一些绘画,就很像埃及墓室壁画里的正面律的绘画方式,也就是脸全是侧面的,胸部是正面的,腰部以下变成全侧面的方式,是受到了古埃及的影响。可以看得出来,他在创作过程中,也不断从不同的文化里去汲取灵感。他的这些作品都画得非常有意思,前景的人物和背景,背景往往画得很简化,很有装饰性。 

▲高更,《幽灵出现 》,1892年,帆布油画

比如一件很有名的作品《幽灵出现》(又名《死神出现》),他在塔希提岛的时候,跟当地酋长的女儿,一个年仅14岁的少女生活在一起。有一次他外出办事,回家发现他的小妻子全身一丝不挂地趴在床上,满脸恐惧,问她为什么?她说见到了死神,见到了幽灵,觉得特别恐怖,高更觉得当时她的形象美极了,就把她画下来,表现在这样一个场面里。 

▲高更,《圣母玛丽亚》,1891年,帆布油画,现藏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另外,他还画了一些以当地人为形象的宗教题材,比如他画的《圣母玛利亚》,这个玛利亚是塔希提人的形象,所以他把欧洲的题材跟当地人的形象结合在了一起。

在这个时期,1894年,他画了一大批画然后回到了巴黎,他想画肯定应该好卖,应该得到大家的喜爱。结果没想到,回去以后这批画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所以导致他再度陷入了贫困。这个时期他只能重复画一些他在塔希提的题材,比如他把圣母子的形象用水彩的形式又表现了一下。 

▲高更,《圣母玛丽亚》水彩版

当他生活很困窘的时候,第二次又去了趟塔希提岛,是1895年。这一次,他再也没有回来,一直到1903年在那里去世。到了塔西提以后,他画了很多作品,比如《国王的妻子》,在这个作品里他用了很多装饰性语言,比如树、色彩都是很美的,远处的颜色包括黄色的树木、蓝色的天空相互映衬,人物形象也特别优美。所以他这个时期的作品是很非常生动的。 

▲高更,《国王的妻子》,1896年,帆布油画

艺术史杰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到哪里去?》

此外,他完成了一件美术史上的杰作,就是那件1897年创作的《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到哪里去?》这件作品。过去有人一直强调高更曾经想过自杀,因为他的女儿去世了,年纪轻轻的女儿去世了,对他打击很大。他这时期又重病缠身,各种疾病,在给他开的药里有砒霜,他就把砒霜攒起来,准备自杀,但是吃了以后没死了,他又回去了。通常认为这张画是在他准备自杀之前画好了,但很多人说其实不是,他后来回来接着画的这张作品。但甭管怎么样,这件作品代表了确实是一种对人生的诘问。 

▲高更,《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要到哪里去?》,1897年,帆布油画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要到哪里去?》,在这里画了一个年轻人,其实画的就是人的一生:一个小baby一点点长大,他在这个世界里经历到的偶像、未知的世界,当然也有爱情,有各种各样生活中的遭遇等,表现出很深刻的主题。这往往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提出来的问题。

这件作品中,他把人物串联在画里,并没有一个核心、突出的中心在表现什么,而是把整个人一生的发展变化,融入到画面中去了。而且这也不是对现实世界的再现,而是一个想象的空间。像这样的作品还是能够感动我们的。 

▲高更,《两个塔希提女孩》,1899年,帆布油画,现藏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他画了《两个塔希提女孩》,这是高更在这个时期创作的作品里最美的一张,两个塔希提少女的形象也画得非常优美。后来他离开塔希提岛,移居马克萨斯群岛,但都属于塔希提系列中的一部分。

从1901年到1903年,他生活在那里面。在他1901年画的一幅静物里,可以看得到,背景中出现了一张非常重要的画,他临摹的,是谁的呢?那张画是夏凡纳的。夏凡纳是一个比他们更早的一个艺术家,我们后面会讲到,夏凡纳是象征主义的代表人物。 

▲高更临摹夏凡纳的静物画

在这个时期,高更有一段时间较少创作。大家要知道,高更是一个文笔非常好的人,他父亲是记者,可能也许有遗传,他文笔也很好,也给当地的报社写文章,文章写得很犀利,接揭露当地政府的一些行为,做得很好。同时大家知道,他写过一本非常有名的书叫《诺阿诺阿》,《诺阿诺阿》某种意义上讲当时中国是以游记系列给翻译过来的,讲他在塔希提岛的经历。 

最终1903年,他死于背上生的大脓疮,当这个病犯复发的时候,一个照看他的牧师去找医生,等找回来的时候发现他已经去世了。生前他的很多作品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赏识,但在今天,他的作品确实代表了艺术家们在形式语言上的探索,特别是对精神性、对梦境、对想象空间的一种表达。 

所以,后印象主义的这几位艺术家,塞尚注重画面结构的分析和处理,他主观地去安排客观对象,而没有拘泥对它们的再现;梵高强调艺术家主观情感的表现,那种激情、热情、个人情感的灌注,这也是现代艺术很重要的特征;修拉对色彩的分割和重新组合,让色彩得以解放,到后来才会出现野兽派;高更为我们揭示了绘画中往往被人忽视的我们眼睛看到的世界之外,其实还有一个想象的空间,还有一个梦境的空间。而这些同样是艺术家需要表达的世界。 

欢迎转发海报

一起进入艺术的世界


文章作者

张敢

发表文章429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3098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教授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张敢·看懂西方现当代艺术

全景式解读大师·名作·流派

54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8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