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07·阅读时长2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2933个字,产生8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巴黎高师毕业生、2010年获得菲尔兹奖的数学家、现任庞加莱研究所所长塞德里克·维拉尼
)
“最优秀的人学数学”
离约定采访时间还有几个小时,塞德里克·维拉尼发来邮件:“我必须赶回奥赛(巴黎南郊)的家一趟。时间紧迫,采访可否在出租车上进行?结束在《世界报》的访谈后,我到巴黎高师接上你们,一路上会经过好些对我的数学研究生涯来说很重要的地方,我们可以在这些地方停下来。”“还有什么选择吗?”我心里嘀咕着,答应下来。
几个小时候后,维拉尼在出租车的车窗里向我们呈现出极其忙碌的形象:电脑摆在膝盖上,两手一边在上面敲击,一边抽空腾出一只手来扶住夹在下巴与右肩的手机滔滔不绝(大概是在商量一场数学报告的事),另一只手则握住POS机付账单。出租车停在街道两旁都泊着车的余乐姆45号街正中,后面的出租车像法国人爱排长队一样耐心地等待通过。看上去,维拉尼巴不得脚趾都能派上用场。我毫不怀疑他在忙乱中真的能思考问题。他获得菲尔兹奖的数学定理很多次都是在从博物馆踱回家的路上或巴黎的大区快铁(RER)上灵光闪现而取得突破的。作为分析数学家和数学熵的专家,他主要思考气体和等离子体的问题——一个体现粒子群混乱程度的数学物理概念,与概率、气体理论、等离子体物理、星系动力学、几何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是获奖成为公众人物后,他思考的内容可能有所不同了。
发表文章6040篇 获得11个推荐 粉丝47964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