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神州十二号顺利升空——中国载人航空飞天路都在这本书里

作者:长江新世纪

2021-06-17·阅读时长5分钟

1828人看过

编者按: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中国载人航天至今已经走过22个春秋,今天我们节选《太空日记》中的内容来回顾一下中国载人航空发展的伟大历程。




神舟一号飞船

发射时间: 1999年11月20日06时30分

返回时间:1999年11月21日03时41分

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

中国第一艘神舟号无人飞船的发射升空,揭开了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新的一页。作为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飞船,神舟一号考核了飞船重要的五项技术:舱段连接和分离技术、调姿和制动技术、升力控制技术、防热技术、回收着陆技术。



神舟二号飞船

发射时间:2001年01月10日01时00分

返回时间:2001年01月16日19时22分

中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

神舟二号飞船虽然也是无人飞船,但这中国第一艘正样飞船,它的各项技术状态和载人飞船基本一致,发射完全按照载人飞船的环境和条件进行。飞行期间,中国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取得了大量数据。



神舟三号飞船

发射时间:2002年03月25日22时15分

返回时间:2002年04月01日04时51分

第一艘搭载“模拟人”的正样无人飞船

神舟三号搭载了一位特殊的乘客,即“模拟人”。“模拟人”可以模拟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时的多项重要生理参数,比如脉搏、心跳、呼吸、饮食、排泄等,并随时受地面指挥中心的监控。此外,神舟三号还具备了航天员逃逸和应急救生功能。



神舟四号飞船

发射时间:2002年12月30日00时40分

返回时间:2003年01月05日19时16分

创造低温发射记录

这是神舟飞船在无人状态下最全面的一次飞行试验。试验涉及测控与通信、飞船与火箭、发射场、主着陆场和备用着陆场、航天员、陆地和海上应急救生等系统。为了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神舟四号共设计有8种救生模式,以确保在不同阶段如果出现意外,都能保证航天员安全返回。此外,神舟四号飞船在经受了零下29摄氏度低温的考验后成功发射,突破了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记录。



神舟五号飞船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09时00分

返回时间:2003年10月16日06时23分

第一艘载人飞船

神舟五号发射升空,航天员杨利伟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人。这次任务的主要目的是考察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性,为此,神舟五号尽量减少舱内实验项目和仪器,以腾出更多空间供航天员活动并执行科学考察任务。飞船在环绕地球14圈之后,成功着陆。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俄罗斯)、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神舟六号飞船

发射时间:2005年10月12日09时00分

返回时间:2005年10月17日04时33分

真正尝试太空生活

这是中国第一次将两名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同时送上太空。指令长费俊龙在太空中用大概三分钟,连翻了四个筋斗。以神舟六号每秒7.8千米的飞行速度,费俊龙的一个筋斗“翻”了大约351千米。指令长费俊龙还和操作手聂海胜配合进行了穿越轨道舱与返回舱、医学试验、轨道舱飞船设备操作等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



神舟七号飞船

发射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

返回时间:2008年9月28日17时37分

第一次太空行走

神舟七号成功将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送上太空。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接到开舱指令,指令长翟志刚开始中国人第一次舱外活动。他就像一个从水中缓缓上浮的潜水员,头先脚后出现在飞行舱外的太空之中。他向全国人民报告:“我已出舱,感觉良好。”在轨道舱内协助出舱的操作手刘伯明露出身来,递给他一面五星红旗。这持续19分35秒的舱外活动,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神州八号飞船

发射时间:2011年11月01日05时58分

返回时间:2011年11月17日19时32分

首次航天器空间对接实验

2008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飞船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组合体运行12天后,神舟八号飞船脱离天宫一号并再次与其进行交会对接试验,这标志着中国已经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神舟九号飞船

发射时间:2012年06月16日18时37分

返回时间:2012年06月29日10时03分

首次实现低空运输与补给

搭载航天员景海鹏(指令长)、刘旺(操作手)和刘洋(中国首位女航天员)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后,首次验证了受控交会对接技术。6月24日,操作手刘旺成功驾驶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施手控交会对接,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同时,这次任务还全面验证目标飞行器保障、支持航天员生活工作的功能、性能,以及组合体管理技术,首次实现地面向在轨飞行器进行人员和物资的往返运输与补给。



神舟十号飞船

发射时间:2013年06月11日17时38分

返回时间:2013年06月26日08时07分

首次应用性飞行

这次任务,神舟十号飞船搭载航天员聂海胜(指令长)、张晓光和王亚平,进行了我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神舟十号在完成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等任务后,中国载人航天第二步任务第一阶段完美收工,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研制阶段。



神舟十一号飞船

发射时间:2016年10月17日07时30分

返回时间:2016年11月18日13时59分

首次进行太空中期驻留

神舟十一号飞船与2016年9月15日成功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后,航天员景海鹏(指令长)和陈冬(操作手)要进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为期一个月的驻留,并进行中国航天史上数量最多的空间实验。这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不仅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应用发展阶段,而且为中国建造载人空间站做了重要准备。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前夕,聂海胜对记者表示:“我是一名航天员,也是一名有着近35年党龄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入选航天员20多年来,我亲眼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工作到太空行走、从短期停留到中期驻留的不断跨越,也亲身经历了工程全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创新、飞天逐梦的每一个光辉瞬间。可以说,我国载人航天的发展历程,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为党的百年奋斗征程增添了壮丽篇章。我们向前走的每一步,都承载着党、国家和人民的厚重期望;我们的每一次进步,也代表着人类向太空不断探索的勇敢与执着,都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以上内容摘自《太空日记》


太空日记+天舟一号

小店

¥89

去看看


内容简介:《太空日记》是航天员景海鹏、陈冬、王亚平献给青少年的第一部天地联讲科普书,第一视角揭秘地球之外的生活,详解绚丽天宫数十项有趣实验。书中配有近四十段珍贵的太空录像,三百余幅精心挑选的插图和若干3D渲染的科普大图,同时随书附赠航天员入门考题光学解谜卡。让你超近距离走近太空,走近神舟飞船,走近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为你全面开启走出地球、迈入太空的科学大门。


文章作者

长江新世纪

发表文章33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910人

只提供更有价值的阅读

中读签约机构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