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鸿谅
2017-05-12·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412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第一声警报来自中国地震台网中心。5月12日下午14点32分,台网中心的实时监测机发出了报警,显示出来的地震波形让当日的值班人员意识到非同寻常。14点42分,通过对地震波形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仅10分钟后,这场地震的速报工作按速报流程完成。震中锁定四川汶川县,震级7.8级,地震时间是14点28分,震区的瓦砾废墟里那些突然停滞的时钟共同指向的数字。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数据来自于全国的地震监测台,中国地震局原副局长何永年向我解释说:“地震系统全国各地有160多个监测台,资料直接传输到北京的台网中心。”根据震级不同,台网中心的工作人员做不同处理,“4级以下的小地震,不会构成灾害,基本不存在救灾,数据是作为研究用”;“再大一些,比如四五级地震可能有破坏,20分钟就要报告国务院,国外5级地震可能有破坏的,也要报告”。

而汶川这场初步测定是7.8级,后来又修订为8.0级的地震破坏力超乎想象。以震中为圆心,按同心圆方式传导的地震波,甚至波及了方圆2000余公里的范围。北至北京、南至广州、东至上海、西南至曼谷,范围内的人群或多或少地感觉到了大地的震动。震源位于何处?世界上最权威的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台网5月12日当天公布:汶川地震震级7.8级,震源深度10公里。中国地震台网12日公布为7.6级,震源深度33公里,13日改为7.8级,震源深度10公里。14日美国将震级改为7.9级,震源深度19公里。
地震往往由于断层引发,当断层突然断裂时,地壳中与这条断层邻近的两个断块会突然发生水平方向或者垂直方向的错动,从地层深处发生断裂的那个点上会有巨大的能量释放出来,这种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辐射开来。一种叫做P波的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会拉伸或者压缩岩石,另一种S波则使岩石发生横向摆动。地质学家通过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地震监测站对这两种地震波进行记录,就能够确定震源的位置以及处于震源正上方的地面位置,即震中。地震发生时,P波和S波在地球表面上形成表面波,引起地面的上下震颤和左右摆动,通常沿着发生断裂的断层传播时能量是最强烈的。
目前公开的地震参数共同支撑了一个观点——汶川地震是“浅源地震”。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对我解释说,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浅源地震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30公里深度以上的范围内,而深源地震最深的可以达到650公里左右。”其中浅源地震占地震总数的70%以上,所释放的地震能占总释放能量的85%,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制造者。

发表文章8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146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