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为情怀买单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2·阅读时长14分钟

53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070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新疆阿克苏农户莫力库万在自家果园采摘冰糖心苹果

土产的良心

刘敬文记得三年前那个普通的冬日,正在喀什做援疆社工的他像往常一样,到村子里探访维吾尔族家庭。这一天拜访的是荒地乡农民穆合塔尔家,穆合塔尔大叔热情好客,与深圳来的社工们很熟悉。“维族人的房子很大,因为他们重要的业余生活是会客。我们每到一个家庭探访,老乡就会拿出核桃、红枣、巴旦木这些干果招待我们。一起吃东西、聊天,大半天就过去了。”刘敬文照例走进穆合塔尔大叔家宽敞的砖房,发现地上全是核桃,堆成了一座小山。虽然常常被招待吃这些喷香的核桃,但见到几十上百斤堆放在这里,还是头一次。

已是初冬,穆合塔尔家的核桃全都采收完毕,却一颗也没卖出去。“我当时想,那么好的核桃卖不掉,不可能吧?”刘敬文一问才知道,当地的农产品一般只有两种销售途径,一是转给乡间收货的小贩,二是拿到巴扎(集市)上去卖。本地需求有限,巴扎上卖不出多少,小贩们则常常压价严重。穆合塔尔家种的黑核桃当时的市价为每公斤30元左右,小贩的收购价则只有十几元,连种植的成本都不够。“他们很着急,但是宁愿留着,也不愿贱价卖掉。”深入了解后,刘敬文和同伴发现,地处南疆的喀什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农户分布很散,农民以维吾尔族为主,这让很多商家望而却步,他们更愿意在乌鲁木齐等交通相对便捷、农产品种植集中的地方做生意。虽然喀什是一片自然条件优越的绿洲,光照和水源充足,农民仍然采用自然农法种植和储存农产品,生产出优质的干果、水果,销路却一直不畅通。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6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86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买时代

消费创造新世界

158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