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美国制造”:复兴神话背后

作者:徐菁菁

2018-02-22·阅读时长15分钟

50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953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位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斯巴鲁印第安纳汽车公司组装车间 )

4年前,66岁的哈里莫瑟退休,创办非营利性组织“回归倡议协会”。此前,他已经在制造业工作了45年。“回归倡议协会”为企业提供免费咨询,帮助他们计算生产成本。哈里莫瑟相信,大约60%的将制造业务外包的美国公司并未真正算过细账,约有1/4的外包产品若在美国生产,可获得更高利润。

2012年,哈里莫瑟在参议院商业委员会的听证会上演讲,美国国会拨专款给商务部开发与“回归倡议协会”类似的系统,莫瑟参与了这一过程。今年9月,在堪萨斯州商务部的赞助下,他刚刚组织了一次会议,会上,州长布朗贝克专门介绍了该州吸引制造业投资的新政策。“我们真的在促使一些事情发生。”莫瑟说。那一周,他接到了三家大公司的来电:“他们说正在考虑将制造部门搬回美国来,希望我们能够提供帮助。而在过去的三年里,我每年只能接到一个这样的电话。”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报告显示,今年9月,美国制造业已连续第16个月扩张。2014年6月,美国商务部发布报告说,美国制造业呈现出1990年以来的最快扩张速度。2013年制造业部门周平均工作时间为1940年中期以来的最高值,2013年美国GDP增幅2.9%,其中制造业的贡献高达0.84%,高于同期服务业的贡献。在这股趋势带动下,2013年美国货物及服务贸易逆差为4715亿美元,同比减少11.8%。

文章作者

徐菁菁

发表文章14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767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记者。写字是为了满足好奇心。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李克强访欧记

自信 融合 创新 和平

106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