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油价下跌:多元利益格局下的博弈

作者:付晓英

2018-02-22·阅读时长10分钟

51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086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从今年6月始,国际油价大幅下跌,至今4个多月里,已经从最高点的每桶110多美元跌至80多美元,累计跌幅超过了20%。作为战略资源以及金融期货市场的炒作对象,石油牵动着国家安全利益和巨大的商业利益,正如经济学家威廉恩道尔在《石油战争》一书中所言:“对石油定价的控制可能是除海洛因定价之外世界上最秘而不宣的行当。”此次油价“跳水”,背后有哪些因素施力、未来走向如何,同样引发了诸多分析和猜测。

从石油供应上看,欧佩克国家近期原油总产量大幅增加,日均3000多万桶;美国近年来也进入页岩油开发的高速增产期,日均原油产量同比上涨13%,9月份产量已经达到每天880万桶。与此对应的是,世界经济增长疲软,再加上天然气等新能源的替代,石油消费需求不足,10月14日,国际能源署将今年石油需求的增长预期由70万桶调低到20万桶,跌至5年来最低点。基于此,美国方面表示,油价下跌是受到了经济因素的主导,供过于求导致价格波动。而普京对此却并不买账,称“阴谋随时都在上演”。俄罗斯《独立报》更是将矛头直指美国和沙特。甚至《纽约时报》也称,油价持续下跌,“正符合美国和沙特的战略利益”。

油价下跌当然脱离不了供过于求的市场现状和大背景,但在供求关系的水面下,其他力量暗流涌动,不同势力在互相博弈。毫无疑问,美国、俄罗斯和沙特是这场利益纠葛中最为关键的角色。

文章作者

付晓英

发表文章1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69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李克强访欧记

自信 融合 创新 和平

106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