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发刊词 | 在现实与想象中,遇见了不起的敦煌

作者:贾冬婷

2021-12-08·阅读时长8分钟

58340人看过

发刊词 | 在现实与想象中,遇见了不起的敦煌

24.7MB
00:0018:01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三联生活周刊》主编助理、三联中读总编辑贾冬婷,很高兴再次为大家介绍中读新推出的一档精品课“了不起的敦煌”。

提起敦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位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是东西方文明的荟萃地。历经千年开凿而成的敦煌莫高窟,掩映在茫茫戈壁的绿洲之中,如今已是人类绝无仅有的文化遗产。

敦煌:人类绝无仅有的文化遗产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说:“世界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由此可见敦煌的重要性。

早在2019年9月,《三联生活周刊》曾推出过一期封面专题报道《最美敦煌》,通过翔实深入的采访,还原莫高窟的历史和艺术风貌。这期杂志深受读者的喜爱,也成为了当年最畅销的杂志之一。

《三联生活周刊》2019年第38期《最美敦煌》

左胁侍菩萨 盛唐

莫高窟第45窟 西壁龛内北侧 

吴健摄,敦煌研究院供图

除了纸刊之外,三联新媒体平台中读也曾在三年前推出的精品课《了不起的文明现场》中,邀请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为大家提纲挈领地讲述过敦煌,可惜当时由于时间体量的限制,很多内容并没有得以展开,听众们也感到意犹未尽。

的确,作为举世无双的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每年吸引着无数观众循声而来一睹风采,也召唤着世界各地的学者前来研究、考察。敦煌为何具有如此生生不息的魅力?敦煌的艺术美学价值到底体现在哪里?

三联中读精品课《了不起的文明现场》

在古代,信徒和民众以“朝拜者”姿态,走进石窟与众神对望;在现代,面对这样一座庞大的艺术宝库,我们又将以何种方式去观看?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探寻和思考的问题,现在,我们尝试为大家梳理出来一条“观看之道”,带你穿越大漠里的飞沙走石,全方位、多角度地走进敦煌的历史与当下,在想象与现实中,遇见敦煌。


一趟敦煌的“观看之旅”

为了完成这一趟旅程,我们邀请到了12位学者担当“领路人”——他们是国内外研究敦煌的权威专家,曾在浩繁的历史文献、微缩胶卷中深入钻研;他们是坚守大漠的敦煌工匠,曾经近距离观摩莫高窟里的彩塑和壁画;他们的脚步曾遍布海外,寻找并抄写流散在世界各地的敦煌原始档案.......可以说,他们是最熟悉敦煌的一批人,他们将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为大家娓娓道来属于敦煌的故事。

首先开场的是樊锦诗老师,对于敦煌到底是怎样一座世界宝藏,她将给出一份精炼的介绍。她为敦煌倾注了一辈子的心血,从风华正茂的北大才女,到扎根大漠的莫高窟守护人,背后有许多令人动容的故事。而对这些故事最了然于胸的,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顾春芳教授,作为樊锦诗自传《我心归处是敦煌》的作者,顾春芳将在她细腻温柔的讲述中带我们感受樊锦诗的内在心灵节奏和精神世界。顾春芳也是三联中读的老朋友了,之前曾参与了《永远的“红楼梦”》《如何写好人物故事》等课程,这次她也将从美学角度,谈谈莫高窟给我们带来的视觉上的享受和感动。在这里也先做另一个预告,在“了不起的敦煌”音频课程推出之际,我们也联合顾春芳策划推出敦煌“守护人”系列视频访谈节目,除了再次与樊锦诗对话之外,她还将访谈敦煌研究院第五任院长赵声良、给莫高窟壁画“开药方”的现任院长苏伯民,细腻挖掘这三位历任敦煌研究院“掌门人”和敦煌莫高窟的故事。

接下来,就正式进入课程。以朝代为纲,勾勒出时代风貌,这是莫高窟历史惯常的叙述方式。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别的方式?在本次课程的总序中,艺术史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巫鸿先生给出了他的思考答案。他尝试从“空间”角度重构另一种观看方式,带大家跟随往日朝拜者的脚步,从敦煌城走到城外鸣沙山上的莫高窟,启动身体和眼睛的作用,随着空间的流动在洞窟里行走,完成一场“想象”的旅行。这也是我们这次课程背后的观看立意所在。其实这也不是我们第一次跟巫鸿老师合作了,在精品课《博物馆观看之道·世界篇》中,巫鸿老师曾经结合个人经验讲述了观看博物馆的具体路径和方式,这次把视野从西方转到敦煌,延续了他一直以来对艺术观看方式的思考和重构。

▲三联中读精品课《博物馆观看之道·世界篇》总序

伴随着驼铃的声音,我们重返古老而伟大的丝路通道。在中国通向西方的主干道上,敦煌是一个关键之地,在明代以前,所有通往西域的路都要从敦煌分开,同样,所有的外来文明也都要先在敦煌落脚。对中外关系史以及丝绸之路有着深入研究的北京大学敦煌研究所主任、历史系教授荣新江老师,将带我先去跟汉代探险家张骞来一次“相遇”,为何他会被汉武帝“相中”前往西域?敦煌又是如何一步步成为 “华戎所交,一大都会” ?千年石窟的开凿,到底是怎样一个过程?请到荣新江老师的讲述中,去寻找答案。

张骞出使西域图 

莫高窟 第323窟 北壁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所制作 敦煌研究院供图

敦煌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它与众不同的特质。唐朝诗人王维送好友至西域,曾写下“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著名诗句。作为汉朝设置的边关名,“阳关”位于敦煌郡城的西南面,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兰州大学敦煌研究所所长郑炳林老师,对敦煌历史有着细致入微的研究,比如敦煌的名字究竟是怎么来的?最早生活在敦煌地区的都是哪些人?敦煌又是如何从一个西域蛮荒之地,变成文化昌盛的大都市,最终又为何在明代被彻底遗弃在关外?知识渊博、幽默睿智的他将为大家进行一场生动有趣的讲述。

在回顾了历史之后,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莫高窟的崖面。至今在鸣沙山东麓1700多米长的断崖上,开凿有七百多个洞窟,保存了4-14世纪一千多年间的佛教石窟艺术。洞内彩塑和壁画交相辉映,尤其是内容极其丰富的壁画,再现了中古时代鲜活的生活面貌。敦煌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史研究者赵声良老师,在敦煌研究院工作30多年,进洞窟、看壁画是他的日常工作。敦煌莫高窟为何被称为“墙壁上的图书馆”?为何唐代长安画家阎立本的帝王图会出现在敦煌?敦煌石窟艺术填补了中国美术史的哪些空白?从美学层面,赵老师将揭示敦煌无可比拟的价值。

南大像 第130窟内有莫高窟的第二大佛

吴健摄,敦煌研究院供图

佛教的兴盛与传播,使得这一从印度传入的石窟造像艺术在中国落地生根,生生不息地绵延了一千多年。如果往前追溯,在莫高窟之前,中国早期石窟群的开凿是在何时?古代工匠又是如何在崖壁中“架空凿岩”,完成这一高难度的挑战?在这一板块,我们邀请到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教授杭侃老师,虽然他并不专注于敦煌研究,但是他师从敦煌考古专家宿白先生,作为一名考古人,同时也是云冈研究院院长,他将从更宏观的视角,为大家讲述石窟开凿的原因、敦煌石窟的不同形制以及中国石窟群的总体面貌。 

右侧为莫高窟第17窟,藏经洞

敦煌研究院供图

在对洞窟形制有所了解之后,我们接着聚焦敦煌彩塑。彩塑是敦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彻大悟的佛像、普度众生的菩萨像、慓悍勇猛的天王,各类形态的塑像在古代工匠的手中,被活灵活现地创造出来。著名雕塑家何鄂,创作了现在位于兰州的雕塑《黄河母亲》,而带给她创作灵感的,正是敦煌莫高窟气韵生动的彩塑群。何鄂曾经在敦煌的洞窟里临摹彩塑十余年,在与古代工匠的“对话”之中,体会到了一种呼之欲出的生命力:真实的身体肌理、细腻微妙的表情、流畅优美的衣纹,都是古人创造力的再现。在这一板块中,何鄂将结合研究者和创作者双重身份,为我们讲述那些造型健美、衣饰华丽、神态逼真的彩塑形象典范。

除了彩塑之外,窟内最重要的便是壁画,而壁画中的重要主题,是对于佛教文化的阐释。《九色鹿经图》是敦煌壁画中最具观众认知度的一幅,它是莫高窟内最完美的连环画式本生故事画,讲述了佛祖的前世故事。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陈菊霞老师,曾经在敦煌研究院工作多年,对敦煌文献和佛教石窟图像做过系统梳理和阐释,她将带我们走进壁画中的佛国世界和众神乐园。

▲《鹿王本生》(九色鹿故事) 

北魏,257窟西壁

敦煌研究院供图

在敦煌壁画中,飞天是另一个广为流传的意象。自佛教传入敦煌开凿石窟起,飞天就是画师们着力创作的形象。由于它的表现方式具有很高的艺术情趣,或天空散花,或弹奏乐器、轻歌曼舞,成为了佛国天宫中最生动活泼的精灵。敦煌研究院前研究员郑汝中老师,曾深入地研究过飞天,并且作为敦煌乐器的“复活人”,郑老师复制了一批敦煌壁画里的乐器。他将围绕敦煌飞天意象及乐伎手持的乐器展开,讲述不同时期敦煌飞天形象的演变和审美变迁。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讲中,我们还会听到由这批敦煌复制乐器演奏的美妙乐声,给大家送上一场中古时代的音乐会。

听过了天宫中优美的音乐,接着回到山川地理进行一次文化漫游。规模恢宏、气势壮阔的壁画《五台山图》是中国艺术史上的特殊存在,古人将这一介于地图与绘画之间的形式称为“圣迹图”,不过在敦煌研究院研究员赵声良眼里,它更像是一张古代的“导游图”,描绘了络绎不绝的圣徒,从千里之外而来,跨越山川河流,前往佛教圣地五台山朝拜的场景。赵声良也曾经在这幅壁画上“跋涉”多年,试图考证图中寺院、佛塔以及背后传奇的人物故事,他将从这幅图切入,解读古人对于自然山川、江河湖海的描绘,并且更重要的是,为大家介绍青绿山水这一艺术形态。那些在世上已经失传的青绿山水画作,我们可以在敦煌壁画中找寻踪迹。

▲西壁五台山图之大福圣之寺   敦煌研究院供图

游览了山川,接着穿越到古代敦煌人的生活中。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张元林老师,将从由敦煌壁画出发,带我们回望千年前敦煌地区的衣食住行、民生百态,了解古人的生产生活、思想习俗、审美趣味,比如波斯传来的条纹背带裤为何流行?古人的“下午茶”和“聚会派对”究竟有多讲究?辛苦的田间劳作如何变得很生活情趣?张元林老师将在充满烟火气的内容讲述中,勾勒出一幅中古时期的生活图景。

法华经变之雨中耕作 盛唐

莫高窟第23窟 北壁西侧 

孙志军摄,敦煌研究院供图

最后出场的,是通常被画在敦煌壁画最底部,但却非常重要的“供养人”们。他们可以说是莫高窟的“金主”,古代最早的“艺术赞助人”,没有这些人的资助,莫高窟便不会存在。敦煌研究院研究员张先堂老师,曾经对敦煌壁画里的供养人形象做过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这些画像和其身旁书写的姓名、籍贯、职衔的文字题记,是研究莫高窟的重要资料。张先堂老师将为我们揭秘,到底是怎样一群人,使得石窟得以营造千年,成为如今这座浩瀚的艺术宝库。

都督夫人供养像(都督夫人与女眷盛装)

段文杰临摹 盛唐

莫高窟第130窟 甬道南壁 

吴健摄,敦煌研究院供图

至此,在这几位老师的引导之下,这场敦煌莫高窟的观看之旅就全部完成。从宏大的历史,到细微的壁画,构建了一个立体多面的敦煌。接下来,就请大家调动自己的身体和眼睛,去开启属于每个人的探索之旅。


大盛敦煌,一眼千年

欢迎将课程海报分享到朋友圈

一起开启“了不起的敦煌”之旅

文章作者

贾冬婷

发表文章7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332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编助理、三联人文城市奖总策划。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了不起的敦煌

全景式解读中国美学秘藏

37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4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