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苗千
2018-02-23·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754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哈佛大学天文学系主任亚伯拉罕·罗布教授 )
“黑洞”不仅是一个宇宙学名词,它在流行文化中也已经具有了独特的意象,一种安静、冷酷,吞噬一切敢于接近它的物质的危险物体。黑洞的存在形式和具体性质至今仍然是宇宙学研究的一个谜团,但是一些宇宙学家也在希望通过黑洞来解决宇宙学中更为重要的一个难题——暗物质之谜,这就涉及黑洞的种类、性质,以及一种仅存在于理论中的宇宙奇观。
宇宙学家们认为,目前在宇宙中主要存在两种黑洞:一种是由死亡的恒星在燃烧殆尽之际因为自身的引力发生塌缩而形成的黑洞,这类黑洞的质量大概在几十个太阳的质量范围内(太阳由于质量不够,在死亡之后则不会成为一个黑洞,而是塌缩为一颗白矮星);而另一种黑洞的形成原因虽然还不清楚,也广泛存在于宇宙中,它们大多居于大型星系的中心,利用自身的巨大质量成为整个星系的主宰,吸引住星系的物质,维持整个星系的形态。这种超巨型黑洞的质量大概相当于300亿个太阳的质量。
除了这两种黑洞外,是否可能还存在第三种黑洞?史蒂芬·霍金在1971年就曾经提出设想,宇宙中可能还存在一种“太初黑洞”,这种黑洞是在宇宙大爆发后很短的时间内产生的,因此它们的年龄与宇宙的年龄相当。这些黑洞有可能已经度过了100多亿年的时间,因为蒸发的作用,不停地向外辐射,因此,很多太初黑洞已经蒸发消失,但可能还会有一些尚存于宇宙中。
发表文章32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985人
喵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