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1.5 总序 | 梁思成留给我们哪些教育和思想遗产?

作者:王贵祥

2022-02-18·阅读时长3分钟

13221人看过
梁思成与营造学社的同仁们所开拓的中国古建筑研究道路,对于后辈认识、研究和保护中国古建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总序这一讲中,来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王贵祥教授将为我们讲述梁思成以及营造学社成员们在诠释中国古建筑体系方面的开拓,以及由这些先辈学者所建构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的面貌。他也将和我们探讨在世界建筑的大背景下,学习中国古建筑史的意义所在。我们希望通过总序这一讲的内容,让读者听众们不仅能体会先辈们在中国古建筑领域的筚路蓝缕之功,也能从王教授的讲述中领略到中国“建筑意”的神髓。

1.5 总序 | 梁思成留给我们哪些教育和思想遗产?

7.54MB
00:0008:13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王贵祥。欢迎大家和我一起走进“梁思成与中国古建筑”的世界。

最后,我来梳理一下1950年代以来梁思成先生的工作。

首先,梁先生仍然继续了对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他基本建构了清华大学建筑历史教研室的架构,并为整个学科制定了发展方向。此外,他在几十年中没有间断地进行中国古建筑的普查工作和近代建筑、古代民居的考察研究。同时,他建立了建设部的建筑历史研究室(今建筑历史研究所前身)。

梁先生对建筑史考察研究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特别是编写了我们熟悉的《中国古代建筑史》这本书。现在大家都知道,这本书的主编是刘敦桢珍先生,但是事实上当时是梁先生和刘先生两人共同领导了编写过程。梁先生为第六稿写了绪论,第八稿的绪论则刘敦桢先生所写,按照当时的约定,谁写绪论谁署名,所以署名刘敦桢先生。但是,我们也希望大家了解到梁先生对这本书也注入了大量心血。

 

▲刘敦桢(1897—1968)

图片来源:zhihuatemple.com

1990年代出版了一套5卷本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由梁先生和刘敦桢的学生傅熹年、郭黛姮、潘谷西先生等人编写。他们写的这套建筑史是比较完备的,将中国建筑的历史年代以及大量实例都整理得非常细致,是非常大部头的成果。但即便如此,我们仍然不能说建筑史的工作做完了,还有大量的青年学者仍然还在做研究。 

当然,梁先生在这段时期的一项更大的事业是建筑教育。中国建筑教育虽然在民国时的中央大学就有了,但是系统的建筑教育的推广要到50年代以后。这一时期,中国很多学校有了建筑系,为中国几十年的大规模建设培养了一批优秀建筑师。梁先生在建筑教育思想上也有一定影响。

梁先生还一直关注建筑创作。梁先生在50年代曾经提出过关于北京行政区改造的规划,主要的思想一方面是保护旧城,一方面是为北京城的城市规划提出了一个新思路——将行政区外移。 

同时他在当时也提出了“体形环境论”的建筑教育和建筑设计思想,强调建筑和城市的艺术性。也就是说,我们不只要建房子,更要留给社会一个完美的、令人愉快的空间,为人提供更健康的一个生活环境。这一思想是对西方维特鲁威、阿尔伯蒂建筑思想的延续。

在1950年代的环境下,梁先生又提出了“民族形式与社会主义内容”的建筑设计理念,这当然是受到了苏联的影响。1950年代的十大建筑(北京火车站、民族文化宫、友谊饭店等)都反映了梁思成当时的思想,那就是,中华民族经历了诸多苦难,在1950年代开始走向一个新时代的时候,我们希望有一批表达自己的时代建筑。

梁先生希望将传统中国文化与现代结构形式、现代建筑语言结合起来进行创作。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今国家博物馆)、农业展览馆等建筑都是在一基础上产生的。

▲建国后修建的全国农业展览馆

但是遗憾的是,他的这些思想受到了批判,所以很快就终止了。1960年代至1970年代的大量房屋都非常简陋,没有太多设计。现在真正能够保留下来反倒是梁先生那个时代些精心设计的、带有传统中国味道的现代建筑。其中有些建筑甚至被纳入了遗产、国宝的范围中。这也说明他还是对中国的这一时段建筑理论是有一定的贡献的。

梁先生大量开展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也是在50年代以后。他一方面办培训班,一方面为北京城的保护大声疾呼,一方面还提出了“修旧如旧”的理念,这一点是我们需要记住的。没有“修旧如旧”的理念,中国的建筑保护可能就会走向另外一条路。

比如,在上世纪90年代末曾有人提出,要“重现乾隆时期的辉煌”,既然花了钱,古建筑为什么不能修新呢?修新思想一度泛滥,当然现在又慢慢回来了。也有人批评梁先生,认为“修旧如旧”不对,认为应该“整旧如旧”。这是受到了西方一些思想的影响。因为按照西方的保护理念,古代建筑和遗迹根本就不应该修,应该尽最大的可能保护现有的状况,即“最少干预”原则。

但我认为梁先生主张有两个原因:

一是中国建筑属于木结构,如果完全不修确实很难长久保存。

二是梁先生可能多少受到了法国维奥莱·勒·迪克(注:Viollet-le-Duc,法国哥特复兴建筑的中心人物)思想的影响,认为在现有条件下,要把建筑的形式恢复到它辉煌时的样子。比如唐代结构的建筑就要做出唐代的样子,不能改成其他时代的样子。这种思想现在受到了来自文物界的质疑。但是,至少在“修旧如旧”上,梁先生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对保护中国古建筑起到了指导作用,否则大家就会把古建筑修得非常新,那就很糟糕了。


欢迎转发分享海报

一起感受跨越千年的中国古建筑之美


文章作者

王贵祥

发表文章2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0人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史学刊》名誉主编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这就是中国古建筑

重走营造学社之路

338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7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