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茶、咖啡和可可,只有茶征服了世界”

作者:三联中读

2022-03-22·阅读时长8分钟

1961人看过
限时免费送《茶之道》、《茶之境》实体书两本!



英国剑桥大学人类学名誉教授艾伦·麦克法兰说:

茶、咖啡和可可,只有茶征服了世界

春日里若无茶相伴,怎能品尝到万物初生的喜悦?

图|站酷海洛

茶,多年来一直是《三联生活周刊》深耕的话题:

从2006年《茶叶极限》,到2018年《自由自在中国茶》,我们已陆续推出了10本“茶”专刊。

看遍中国千年茶文化的前世今生、寻访全国乃至全世界重要的茶品种——

十余年茶香氤氲不散,关于茶,让三联不断为你解锁,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01 
饮茶的闲情

饮茶在陆羽之后逐渐脱离了“解渴”这种最初的生理需求,是中国人自处时候的一种物质媒介,“闲”就成了饮茶的首要因素

人在忙碌的时候,感官可能集中在思考或者视觉上,这个时候嗅觉跟味觉都是退居在感官之后存在的。

《壶茶图》明 边寿民

即使在踏春的时候,很多人拍了许多照片回来,也不一定感知到所去的山水中有多少种香花,它们都是什么香型。

所以只有松弛下来,得闲了,身体才能用嗅觉去敏锐捕捉香味,体会茶香带来某种心灵的宁适。

该部分内容来自三联数字刊2018年第17期《饮茶十宜》,作者扫叶。有删改)

02 
饮茶的佳境

葡萄酒与茶,是东西方文化衍生出来两种截然不同气质的饮品。

狄俄尼索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酒神,以他为题材的画作都是人们欢乐饮酒的场面。

中国的茶神是神农氏,茶最初是解毒去瘴的药饮,饮后可以让人清凉、安静
《撵茶图》宋 刘松年

佳境,成了在饮茶的时候自我独处的一个必需的场景条件。古人对于佳境有自己的见解:“明窗净几,佳客小姬,仿友初归,风晴日和。”

16个字,概括了人生以茶为媒介,所铺垫的所有美好,窃以为高于侍酒师的标准。

(该部分内容来自三联数字刊2018年第17期《饮茶十宜》,作者扫叶。有删改)

03 
饮茶者的气质

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这句话已经在中国茶系统格局确立之初,把饮者的气质圈定在了一个范围内,也是《茶经》开始让茶脱胎于之前的食饮、药饮之上,变成一种要求品饮方法跟环境的特殊饮料。

茶不似酒装瓶即饮,在加工后带回家的时候还留给了人百分之十的冲泡空间。如何让这百分之十发挥到极致?

(该部分内容来自三联数字刊2018年第17期《饮茶十宜》,作者扫叶。有删改)

在三联这期《自由自在中国茶:踏访春茶的山水、人文与市井》中,除了上述对饮茶之闲情与佳境的探讨,还聊到了净室、良友、美器、好水、文火、适量、良匠、变通等饮茶的“标配”。

十余年来,《三联生活周刊》持续推出茶专刊,探寻的路径也经历了几番演变。从关注物质层面——去各大茶山寻找最好的绿茶、红茶、工夫茶,再到精神层面——去寻找“茶之道”。

中国有没有茶道?中国茶的精神性如何乘载?
为什么说,是陆羽的《茶经》将喝茶从形而下带入到形而上?
明清文人的茶会雅集,日本茶道的一期一会、茶禅一味,背后有怎样相似的精神背景?

这是我们在这本茶刊中试图回答的问题。

04 
和茶交心

台湾传统乌龙的焙茶大家詹勋华说:

几十年来我被茶安慰,好像在《易经》的比卦里,我和茶交心。茶像拐杖,可以探路,可以探知不同个性在茶里的结果,好像不同生命的循环。

它用细致柔软,让你怡然自得。茶真的可以依赖,是值得交的朋友。”
 
詹勋华

“会喝的话,茶会结相。它会无中生有,出一个具象。这样才可以凝伫,可以上上下下地观察。

如果鼻子不能察觉,其实什么味道都喝不出来,捏着鼻子,再打开,味道就出现了。

现在人说茶涩、苦、甜、酸,这本来就是茶的味道,如果还要专门去管这些粗浅的味道,就是只看到眼前的大树,其实你在森林里面

喝茶是让刹那间整片森林从你鼻腔经过。”
(该部分内容来自三联数字刊2014年第20期《听詹勋华说茶》,作者葛维樱。有删改)

05 
好茶是,喜乐里面带些圆满

詹勋华还说:

“老的茶,气比较逼。因为它闭关闭太久了。

茶气是好的,但我觉得不要霸气、杀伐之气
《高隐图》(局部)明 陈洪绶 

一个茶喝起来像草寇一样,只能说明料不够纯,储存的地方也不适合,才会把它闷到有杀伐之气。

好的茶是中和的,喜乐里面带些圆满。”

(该部分内容来自三联数字刊2014年第20期《听詹勋华说茶》,作者葛维樱。有删改)

06
茶的清饮与“加料”

文化学者郑培凯介绍道:

“明代的文人普遍反对在茶里添加果实花朵或者香草,追求茶的清饮,这也是我们前面所说的陆羽追求的茶道,茶有真香的体现。

但是大众选择未必与名士相同。
《陋室铭图》(局部)清 黄应谵 

尤其是江南以外的地区,承载了过去加料加果实的习惯,还有添加各种作料的,所以各地都留存有加料茶的记载。

包括很多强调茶有真香的茶书,有时也妥协,比如明初朱权的《茶谱》,反对茶夹杂诸香。但与此同时,也写了茶叶的熏香法,甚至可以用各种花香渗透其中,所谓百花熏香。

不过,后期的部分文人也没有完全放弃这一习惯。就拿倪云林来说,他发明了清泉白石茶,往茶叶里面添加核桃松子肉,还为有高士不解他的茶而大发雷霆。

《闲话官事图》(局部)明 陈洪绶

民间的各种果子茶则更多,往里面添加各种吃食,这些行为都被罗廪《茶解》视为‘茶厄’,也说明民间与雅士提倡的风尚还是有距离的。”

(该部分内容来自三联数字刊2014年第20期《从历代茶书看中国茶的历史》,作者王恺。有删改)

关于中国茶的历史、茶的真味,几千年沉潜中的茶史、茶事、茶器,尽在这一期《茶之道:茶话、茶事与老茶》中。
一杯好的普洱茶,其标准为何?
为何乾隆茶室与茶器被认为是“只取幽闲不取奢”?
唐代之后,茶饮从“实用主义”上升到了精神领域,成就了“饮茶之道”,其原因是什么?

三联记者走访茶山、拜访茶人,足迹遍布海内外。

更携手国内外茶文化专家,试图用一期期不同侧重、不同维度的茶专刊,为读者探寻这令中国人沉醉千年的茶美学

07 
环球寻茶之旅

被英国人走私到印度大吉岭的中国老茶树树种,无意中帮我们保留住了中国传统的茶味道。那是在一百五六十年前,我们祖先曾经痴迷过的滋味

大吉岭的茶园以此为豪,号称“大多数茶树是来自中国的原种”。

2017年,三联派出记者前往印度大吉岭,多地走访,与印度茶园主人、拍卖公司主席、茶叶局官员深度交流,后推出《好茶之道:印度大吉岭的滋味传奇》一刊,向读者介绍了这一古老滋味的传统与意外。
2013年,三联记者前往日本京都,寻访了各个千家流派,试图弄清“何谓茶道”这个众说纷纭的问题。

《茶之道——中国与日本:茶史、茶事与茶境》一刊中,你还将读到从唐宋到明清,中国茶道的嬗变,看懂明代文人的茶空间与茶器陈设,以及“禅”在日本茶室的体现。

2015年,为弄清“茶道究竟为何物”,我们又前往韩国。试图从大壶与大盏、寺院高人、“茶聚的幸福感”中,了悟茶对饮茶者心性的滋养,以及那份从茶香中找到的率性、自然。

《茶之道:山场、活水与茶境》一期,记下了这些动人的瞬间。


其实,对一个有价值话题持续多年的追踪、深化、多角度解读,是三联一贯的传统。

如同属“饮品”话题的咖啡专刊,从2019年的《寻找一杯好咖啡》开始,到今年已出到第三期。为读者不断拓宽咖啡版图,也见证了咖啡在中国产生的影响与变化。

三联的“茶+咖啡”专刊,还被读者封为“续命系列”,实在幽默贴切。


我们还关注美食,从“最想念的年货”、“环球寻味记”,再到“年里美味”,年复一年——“醉蟹小史”“老佛爷的酱牛肉”“东北之光 拉皮”“把风干鸭传下去”……

我们仍相信“吃”在中国人心中的意味,和那牵动着乡愁、依恋的深厚蕴藉。
我们亦善于调动敏感的触角,保持对生活方式变迁的敏锐觉知。每年年末的“年度生活方式”系列,是我们对新浪潮的梳理与回应。

2016年的《简主义》,2017年的《物质审美》,2018年的《消费人格》,2019年的《青春崇拜》,2020年的《逃离算法》……

今年的年度生活方式是什么?它意味着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怎样的社会,内心又该如何在多变的浪潮中保持自洽与自由

点击下图
了解《三联生活周刊》数字刊


《三联生活周刊》数字刊
听读一体,随时随地,精神陪伴
 



一幢体量惊人的线上图书馆!一座文化性与新闻性并重的精神粮仓!

 

你能随时通过手机看到/听到1100多个专题故事、近4000篇生活圆桌、6000多条名人名言,大量人物访谈、社会、文艺、科技和生活方式报道,古今中外,人文、科学尽在眼前。

 

一股脑儿为你呈上前后几百位记者二十余年的耕耘,实打实的倾力奉献。

 

01

三联智识库

 

未来一年52期,每周同步解锁新刊

 

过往27年累计1100+期杂志数字刊,第一时间与你共享。

 

从历史文博到社会浪潮,从现实议题到智性谈资,再到理财、消费、书、思想、艺术、收藏、旅游、健康、美食……几乎无所不包。


听读一体,随时沉浸坐拥27年三联智库。

 

贴心的“关键词搜索”功能——三联27年文化储备,秒变你的私家书房!



02

50+期独家播客

供给新知新见

 

每一期面世后,我们都会邀请当期撰稿主笔、记者畅谈报道“背后的故事”。从采访细节到创作密码,听见更多文本之外的精彩,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

 


一年50期,50次酣畅的思想交锋。

 

03

独家重磅,超值特辑

 

博物馆系列,百万年的光阴、浩瀚的往事、令人目瞪口呆的馆藏,皆由三联的主笔记者娓娓道来,带你一一领略。在三联数字刊,开启一场世界文明巡礼



历史系列,从历史、艺术、美学等角度,拨开迷雾,带你系统感知中国文明的高光时刻。

 


家庭系列,揭示家庭关系中的幻想与真相,直面人性的底色,帮每个有心人找到自洽的生活方式。



更有50+期影像故事,50期+主题阅读,6期Plus刊等八大会员权益供你享用。




早春风暴特价,订阅三联数字刊限时立减90元!

并且,前1000位订阅的读者,还将额外获赠价值216元的——《三联生活周刊》10年茶专题精华结集:《茶之道:自由自在中国茶》《茶之境:中国名茶地理》2本(还附赠1张“寻茶之旅”精美手绘图)

《三联生活周刊》10年访茶之旅精华结集,数十位资深记者、权威专家倾心撰文。探寻令中国人沉醉千年的气味源头,畅聊中国茶的前世今生

赠书有限,先到先得哦~

识别下图二维码
现在入手三联数字刊,立减90
额外再送:《茶之道》《茶之境》2本


文章作者

三联中读

发表文章365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9211人

中读各类活动的官方发布账号

中读签约机构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