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6.2 石窟 | 云冈石窟的开凿历史

作者:杭侃

2022-03-25·阅读时长6分钟

14538人看过
1933年,营造学社开始了第一次对石窟的实地调查。1933年9月,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赴云冈,对云冈石窟中的建筑,以及飞天、藻井和装饰图案等内容做了为期三天的考察;1936年5月,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等人来到洛阳,这次的目标是龙门石窟;1940年1月,正值抗战时期,梁思成等人在川康地区进行古建筑调查时,来到大足石刻,对石刻中的北山、宝顶山、南山以及一些古建筑作了调查。 在本讲中,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老师将带大家回顾云冈、龙门石窟的开凿历史,剖析营造学社对石窟寺的考察过程与成果。梁思成先生对雕塑也有深入的研究,对此,杭老师也在课程中带来了自己的观点。希望大家听完本次课程后,能够体会梁先生“得以亲目抚摩这些珍罕的建筑实物遗证”的激动心情,并对“艺术之始,雕塑为先”有更深刻的认识。

6.2 石窟 | 云冈石窟的开凿历史

30.4MB
00:0022:08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杭侃,来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欢迎和我一起走进梁思成与中国古建筑的世界。

我们现在来讲第二个问题:云冈石窟的开凿历史。讲这个问题之前我先交代一下大同的地理位置,我用两条线来讲这个问题,一个是从黑龙江的瑷珲,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腾冲的一条线,学术界又称为“胡焕庸线”;一条是北纬40度的一条线,长城的东段基本上就在北纬40度延伸。大同就位于这两条线的交叉点附近。

1935年,中国的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地理学报》第二卷第二期上发表《论中国人口之分布》,他在论文中说:

“自黑龙江之瑷珲,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之腾冲为止。分全国为东南与西北两部:则此东南之面积,计四百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之百分之三十六;西北部之面积,计七百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之百分之六十四。惟人口之分布,则东南部计四万四千万,约占总人口之百分之九十六,西北部之人口,仅一千八百万,约占全国总人口之百分之四。”

也就是说东南的面积小,西北的面积大,但是人口分布是反过来的。这条线,也基本上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中国的二级阶地边缘线。

中国地图,可见北纬40度经过地区

“北纬40度”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历史概念。

在它的南方,定居民族修城、筑寨、掘土、开渠,男耕女织,安居乐业,辛苦恣睢,小富即安;而它的北方,游牧民族辽远开阔,骏马驰骋,寒风劲凛,雨雪交加,却也砥砺出坚忍、豪强、自由奔放的性格。围绕北纬40度,那些不同的族群相互打量着对方,想象着对方,也加入着对方。 

西汉时期冒顿单于在平城的白登山(也就是现在的大同)围困汉高祖刘邦七天七夜,开启了持续数百年的“汉匈争霸”模式。这个模式向下延伸,北纬40度北边的主人从匈奴换成了鲜卑、突厥、契丹、女真和蒙古人……定居的汉民族凭借着长城,不断抵御着来自游牧民族的冲击。

与此同时,骑马冲过来的人发现,他们以前完全不明白的东西竟然是那么新鲜有趣,他们开始尝试把自己变成对方,并开始保护他们先前不懂的事物。

大同就在两条线的交汇点上,也就是农牧交错带附近。从大同有两条路,一条向北,沿着御河通往内蒙古集宁,集宁发现有元代的窖藏,就是这个原因;还有一条往西,通过云冈石窟前面,再往西通过杀虎口,去往内蒙古的和林格尔,和林格尔是鲜卑人迁都平城之前的都城。

云冈石窟不但位于交通要道上,而且这个地方还有一个关口,设置了要塞,最早的文献记载出现在汉代,汉代叫武州塞,明代在云冈的山顶和山下筑造了云冈堡,云冈是从明代才有的名称,现在上堡还保存基本完整。

西晋灭亡之后,中国的北方进入所谓“五胡乱华”的动荡时期,很多少数民族建立了政权,互相攻伐,民不聊生。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史书记载的冉闵之乱,死者二十多万。

“闵知胡之不为己用也,班令内外赵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一日之中,斩首数万。闵躬率赵人诛诸胡羯,无贵贱男女少长皆斩之,死者二十余万,尸诸城外,悉为野犬豺狼所食。屯据四方者,所在承闵书诛之,于时高鼻多须至有滥死者半。”(出自《晋书》)

又比如北齐有一个叫韩凤的权臣,他的祖先可能是破六韩氏,家族兴起于北魏怀朔镇,他对汉人很反感,扬言“狗汉大不可耐,唯须杀却”,所以民族融合的道路是很不容易的。

公元439年,北魏的第三个皇帝太武帝消灭了北凉政权,统一了北方地区,结束了五胡十六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但是,统一了北方地区的北魏政权内民族矛盾依然没有解决,史书记载魏太武帝与南朝交战,其战书写道:

“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人(鲜卑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氐、羌。设使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减并州贼;氐、羌死,减关中贼。”

说明在北魏统治的早期,民族矛盾也很深。那么,有什么办法消弭民族之间的矛盾,甚至能够让社会和谐呢?当时的统治者普遍在汉化和以佛教凝聚社会共识方面进行了探索。

史书记载石赵(十六国时期羯族首领石勒建立的政权,也称后赵)的中书著作郎王度上书石虎(后赵第三位皇帝):

“佛出西域,外国之神,功不施民,非天子诸华所应祠奉。往汉明感梦,初传其道。唯听西域人得立寺都邑,以奉其神,其汉人皆不得出家。魏承汉制,亦修前轨。今大赵受命,率由旧章,华戎制异,人神流别。外不同内,飨祭殊礼,华夏服祀,不宜杂错。国家可断赵人悉不听诣寺烧香礼拜,以遵典礼。其百辟卿士,下逮众隶,例皆禁之。其有犯者,与淫祀同罪。其赵人为沙门者,还从四民之服。”

王度提出君主不宜尊奉佛教,然而石虎却不买账,他回复王度:

“度议云:佛是外国之神,非天子诸华所可宜奉。朕生自边壤,忝当斯运,君临诸夏。至于飨祀,应兼从本俗。佛是戎神,正所应奉。夫制由上行,永世作则,苟事无亏,何拘前代?其夷赵百蛮有舍其淫祀,乐事佛者,悉听为道。”

石虎不愿以“华族”自居,直言“朕生自边壤”,认为既然是戎族出身自然应该尊奉佛教。可以说在接受佛教方面,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心理上没有隔膜。更重要的是,这些统治者发现推行佛教有益于他们的统治,拿《魏书 释老志》的话来说,就是佛教可以“助王政之禁律,益仁智之善性”,而佛教徒也认为“不依人主,则法事难举”,他们有的公开宣扬佛即当今如来,于是统治者“令沙门辅导民俗”,我们在这个时期的世俗供养人行列中,经常可以看到作为前导的僧人,就是“令沙门辅导民俗” 的具体体现。云冈石窟就是开凿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用考古学家宿白先生在《平城实力的集聚和云冈模式的形成与发展》中的总结:

云冈石窟是新疆以东最早出现的大型石窟群,又是当时统治北中国的北魏皇室集中全国技艺和人力、物力所兴造……它所创造和不断发展的新模式,很自然地成为魏国领域内兴造石窟所参考的典型。所以,东自辽宁义县万佛堂石窟,西迄陕、甘、宁各地的北魏石窟,无不有云冈模式的踪迹,甚至远处河西走廊、开窟历史早于云冈的敦煌莫高窟亦不例外。

云冈石窟是皇家工程,它对后面的石窟的影响是巨大的。比如迁都洛阳后,原来是打算“准代京灵岩寺”在龙门开凿石窟的,“准”就是仿照的意思,“代京”就是平城,灵岩寺是云冈石窟当时的名称,所以我们知道龙门石窟本来是仿效云冈石窟开凿的,但两个地方的石质相差太远了,后来不得不修原来的计划。

宿白先生将云冈新出现的造像形式称为“云冈模式”,并认为“云冈石窟影响范围之广和影响延续时间之长,都是任何其它石窟所不能比拟的。这种情况,恰好给我们石窟研究者提供了对我国淮河以北的早期石窟(5世纪后半叶到7世纪前叶)进行排年分期的标准尺度。因此,云冈石窟就在东方早期石窟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对它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成了研究东方早期石窟的关键;对它研究的深入与否,直接影响一大批石窟的研究工作。”

云冈石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我们现在把云冈石窟分为三期,第一期以昙曜五窟为主,昙曜是来自甘肃武威,原来北凉政权的高僧,昙曜主持开凿了云冈第一期的大像窟:

“昙曜白帝,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出自《魏书 释老志》)

第二期主要是在孝文帝统治时期开凿的,这个时期的石窟和第一期石窟相比,明显地中国化了,雕饰华丽,其中成组的双窟引人注目,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这种特殊的双窟是为冯太后和孝文帝所开的。

太和十八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但是,平城并没有完全沉寂下来,迁都之后的平城被称为北台,还有一些官员,迁都洛阳之后,云冈石窟的开凿工程还在继续,迁都之后开凿的窟龛属于第三期——营造学社关注的第39窟的五层塔,就是第三期开凿的。 

云冈石窟在当时就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漯水》中写 :

“凿石开山,因崖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

唐代的道宣在《续高僧传·昙曜传》中说:

“龛之大者,举高二十余丈,可受三千许人,面别镌像,穷诸巧丽,龛别异状,骇动人神,栉比相连三十余里。”

北魏正光四年(523年)柔然入侵,绕卫平城的六镇镇民相率起义。孝昌二年(526)秋七月“魏仆射元纂以行台镇恒州。鲜于阿胡拥朔州流民寇恒州,戊申,陷平城,纂奔冀州”。(出自《资治通鉴·梁纪》七)

此后,“恒代而北,尽为丘墟”(《魏书·地形志》上),平城逐渐荒废,也就没有了石窟的开凿。这就是云冈三期的基本情况。

欢迎转发分享海报

一起感受跨越千年的中国古建筑之美


文章作者

杭侃

发表文章2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0人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云冈研究院院长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这就是中国古建筑

重走营造学社之路

338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9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