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交通如何诠释人性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4·阅读时长3分钟

47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831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汤姆·范德比尔特和他的著作《开车经济学》 )

交通问题有其模糊性和人性化的一面。工程师们可以检查公路的某个路段然后测量出道路的容量,或者对一小时内通过的车辆数目进行模拟实验。但车流由大量的人群组成,它在数学方面似乎是一种离散实体。人们各自有自己出行的原因,有些人没得选择,只能出行,有些人则是选择了出行的方式,交通就在人们的选择中得到维持。

行人的习惯和文化标准多种多样,所以有的国家车辆靠左侧行驶,有的靠右侧行驶。在洛杉矶,设计人员在75个交通控制器中安装了犹太历,这是为了让遵守安息日制度的人员在穿过马路时无需对机器或者电子设备进行任何操作。

在模糊的背后,交通也有一个很奇怪的法则:多数人每天去往目的地所花费的时间大致相等,全世界都如此,不管是在非洲的农村还是美国的城市,每天在路上的往返时间大概都需要1.1个小时。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6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85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时间的艺术

300年瑞士名表生态之旅

749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