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4·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457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我国的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始于1998年。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高建国研究员长期关注中央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并参与了国家发改委“完善国家储备体系”课题研究。据他介绍,1998年1月10日,河北省张北县发生6.2级地震,北京、石家庄等城市紧急调运救灾物资支援灾区。但由于张北地处坝上地区,天寒地冻,最低温度达到零下37摄氏度,所需要的物资主要是御寒物资,这与平时各城市募捐的物资有较大的差别。中央领导指出,我国应当有救灾物资仓库,在紧急救援时发挥作用。
高建国研究员告诉本刊记者,在1998年之前,我国并没有完整的救灾物资储备,仅在各地有零星的储备,“唐山大地震时,只有少数军用帐篷,伤病员被转往全国各地,大部分受灾群众露宿街头,当时马路上的简易帐篷一直搭到通往天津的公路旁”。而发生在1998年夏季的大洪水,更是有力推动了这一储备体系的建立。

发表文章6097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8039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