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10.2 山河故人|山河预告了爱情,爱情预告了身心

作者:毛尖

2023-02-08·阅读时长8分钟

4908人看过
山水不言,下自成春。新中国电影中的山水表达,也寄托着人们的情感。新中国的国家气象,也在这种明明白白的风景法则中得以建构。在历史的延长线上,我们的山河塑造了人,人也塑造了山河。疫情之后,我们重新等待人的复苏。回顾新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山水表达,唤醒我们的身体,我们或许就会发现,山水就是我们,山水有多美,我们有多美。 本讲中,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尖老师会以七十年共和国银幕上的爱情表现为线索,描述不同时代,男女情感关系中的风景表现,如何创造了山河浪漫主义,创造了影像新世界,新世界的五官四肢,以及青春中国的气派。

10.2 山河故人|山河预告了爱情,爱情预告了身心

15.9MB
00:0017:23


 

《柳堡的故事》,是五十年代最好的青春片。这部电影出来后也受到过很多批判,包括说这部电影涣散了斗志,瓦解了士兵的士气;说它在紧张的斗争中,让战士陷入爱情不能自拔;也批评电影宣扬了爱情与纪律之矛盾;也说指导员不作思想工作,反而说媒拉纤,认为军队可以恋爱结婚,等等。还有人从影片的手法和歌曲进行分析,说影片的歌曲利用了人情味,问题大,手法恶毒,反纪律,用艺术手法使人感到军队残酷,等等。


 

反正当时的种种批判,现在回头看当然问题多多。但是我觉得有些批判还是眼光独到的。比如在批判中提到的歌曲的功能,对功能的把握其实蛮精准的。这首歌发生的时间点很有意思。在男女主人公相遇前,先行唱出了他们的爱情以及未来。大家可以听一段:

九九那个艳阳天哟

十八岁的哥哥呀坐在那河边

东风呀吹的那个风车转哪

蚕豆花儿香呀麦苗儿鲜

风车呀风车那个衣呀呀地唱哪

小哥哥为什么呀不开言

九九那个艳阳天哟

十八岁的哥哥呀想把军来参

风车呀跟着那个东风转哪

哥哥惦记着呀小英莲

风向呀不定那个车难转哪

决心没有下呀怎么开言

九九那个艳阳天哟

十八岁的哥哥呀细听我小英莲

哪怕你一去呀千万里呀

哪怕你十年八载呀不回还

只要你不把我英莲忘呀

等待你胸佩红花呀回家转

等待你胸佩红花呀回家转

我们先听这几句,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再听全部。这首歌真的是特别美好的歌,而且这一段拍得特别美好。二妹子和副班长还没有相见,主题歌已经唱出了他们的未来形态。这样,二妹子坐着小船沿河而来,副班长和战士们一起在帮着二妹子家铺草房顶棚。他们之间海没有发生任何身体甚至目光的接触,但是大自然浑身都是他们的手和脚,是他们的眼睛。蚕豆花儿的香气就是姑娘的气息。风车转动的声音就是小伙子的心跳。人与自然因为相互的激情而缔造了伟大的破晓。山河人间的最好表现形式就是不用说话的说话,不用触碰的触碰。这是最目空一切的人道主义。个人心灵与外在世界天衣无缝地相互适应,就像从来不曾见过,但即将缔结婚约的男人与女人。他们之间全部的心事已经被大自然知晓,而且大自然也已经向我们预报了对方的样貌和人品有多好。这段真的太漂亮了。风车和流水,宣告了爱情,也保证了爱情。

这就是《九九艳阳天》,这就是社会主义山河的爱情动能。这是山和人实现全方位互相移情的能力。他们都不用彼此看一眼,我们就知道他们会好,他们好了。所以山河预告爱情,爱情预告身心。这是山河向身体延伸的顶级浪漫主义。很长一段时间,其实我一直觉得新中国缺浪漫主义时段。后来其实回看建国初期的电影。那时候新中国的新人,就是山河新人,在自然里面获得全部的合法性,我觉得比欧洲浪漫主义,更动人,更进一步。比如像英国浪漫主义,经常会说,人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Wordsworth(华兹华斯)的《露西》组诗(Lucy)就是个例子。他悼念露西,说:

No motion has she now, no force

She neither hears nor sees

 Rolled round in earth’s diurnal course

 With rocks, and stones, and trees.

意思就是说,露西死后,和天、地、石头一样了,进入了日月的运行。我们会觉得这样一种运行安慰了他,因为露西和天地混同了。但回头看,我们自己的山河浪漫主义,我觉得我们的更厉害。我们活着的时候,天和地就已经是我们的一份子,或者说我们就是天和地的一份子。可惜这个天、地、人不分的时间太短暂。只停留在共和国开春时段。

在当时的爱情叙事中,我们确实看不到拉手、亲吻等镜头。男女主人公彼此喜欢上以后,常常是一个镜头就切过去,风车、流水、杨柳。我们就马上能知道他们在相爱。就是真正的情景即我。再举一个例子。

1959年的著名电影《五朵金花》。《五朵金花》大家可能都熟悉,讲的是在云南大理,旧历三月三,少数民族的节日。人民公社的副社长金花(杨丽坤饰演)带领姐妹们赶一年一次的“三月街”盛会,半路车坏,众人手足无措之时,遇到前来参加赛马会的男青年阿鹏。阿鹏三下五除二将车修好,没等金花她们好好谢谢阿鹏,他就翻身上马冲进赛场,参加赛马会,勇夺冠军。赛后金花和阿鹏有一些交谈,两人相约来年山茶花盛开的时候,在蝴蝶泉边相见。大家听到这些“蝴蝶泉”“山茶花”的名字,什么都不用说就知道他们之间的感情有多美好。然后第二年阿鹏如约前来,但是左等右等不见金花身影。在电影中,阿鹏一路找寻金花。过程中,他找到了五朵金花,一个是积肥模范金花,一个是畜牧场金花,一个是炼钢厂金花,还有拖拉机手金花,她们先后被阿鹏错当作他的真命金花。当然这些误会都是很快解除了。


 

这是一部爱情散文体电影。然后今天再看这部电影,就会觉得当年的少数民族的处理,真是为今天提供太多的示范。整部电影结构非常漂亮。虽然今天讲起来,主人公是一个是妇女干部,一个是乐于助人的恋人小伙,好像之间好像没有太多的落差,但这就是社会主义时期的“公路片”。男孩在路上,一路做好事。同年1959年的《今天我休息》也是这样。同时期的西方电影中,是完全不同的面貌。坏女孩开始跟着坏男孩一起上路,一路做坏事。像1960年的高达的《断了气》,启动了新浪潮,就是类似这样的结构,不会做好事。这就是东西方的一个区别,暂且不提。

五、六十年代的社会主义时期电影,爱情和社会主义道路完全同构。身体的公共性,既明亮又喜剧。让应该的人和应该的人在一起。爱情或者说喜剧的职责就是让不合秩序的东西回归秩序。少数民族和汉族同享爱情秩序,同享国家秩序。同时,爱情的身体就是喜剧的身体,喜剧的身体就是共和国的身体,或者反过来也一样。阿鹏一路找金花,上山入海找,有一次,跳进洱海找,因为人家告诉他在洱海里的那个姑娘就是金花,所以他就跳进洱海去找。结果从洱海中冒出来的金花依然不是他要找的金花。两人就都泡在洱海里,那个金花也很漂亮,都湿漉漉。换到今天,就会触发非常猛烈的肉身叙事。但《五朵金花》中的身体,纯洁如山河,一点不会带来尴尬,只带来笑声。完全是纯洁的、本质的互相确认。我的身体确认你的本质,你的本质也同样由我担保。

最后,阿鹏找到金花,歌颂洱海风光的歌词成为爱情的弹幕,宣布彼此的矢志不渝:

哥心似钢最坚贞,妹莫错看人

送把钢刀佩妹身,钢刀便是好见证

苍山雪化洱海干,难折好钢刃

爱情被社会主义情操背书,社会主义未来由苍山洱海保障。

大家感兴趣可以再听,里面的歌词也非常漂亮,“送把钢刀佩妹身,钢刀便是好见证。苍山雪化洱海干,难折好钢刃。”大家可以看到,爱情为社会主义情操背书,社会主义未来也有苍山洱海提供保障。那真是幸福的年代,生命的内叙事可以全部外叙事化。江山就是美人,是在这个意义上被理解的。而不是我们理解的那个庸俗的“不爱江山爱美人”。《五朵金花》里面的江山美人的感受是一种崇高的、无法形容的感受。满眼山河皆新人。甚至同时期的城市爱情叙事也如此,非常漂亮,像谢晋导演的《大李老李与小李》(1962)夫妻之间的最高抒情,也是一起到楼下骑自行车,男的教女的骑,为了让女的去参加工会的自行车比赛。夫妻之间的抒情全部可以在公共生活中展开的。月光有多么温柔,我对你的爱就有多么温柔。所以大家可以看到1976年之前的青春美学秉具公共美学感。夫妻之间最亲密的时刻,都能在公共场景中完成。这是特别高级的电影语法。


 

包括同年的《李双双》(1962)也如此,中间人物喜旺和先进人物双双之间的感情,一直得到山河的平衡和支持。喜旺和双双吵架,喜旺负气离家。然后,镜头就从中午切到傍晚,喜旺在河边和同村的社员一起吹拉弹唱。李双双在家里思前想后。两人的身体没有任何交集。但是夜晚的村庄,河流和花朵,帮他们完成了彼此的对接。你会觉得共和国山水里不允许有任何裂隙,河流是身体的补足,花朵是身体的补足。所以他们之间很自然地又和好了。

所以1976年之前的共和国电影,山河就是身体。爱情就是光天化日之下的水流过山,山绕着云,花在开放,人在欢笑。因此真的也一点不奇怪,社会主义时期的身体美学,完全靠拢大自然美学。要健康的美,要apple face,要浓眉大眼。不像现在,巴掌脸、V字脸。V字脸怎么能和社会主义山水八字相合呢?

我记得谢晋在晚年的时候,有好几次提到1961年的《红色娘子军》,非常遗憾。他说《红色娘子军》中有三段被删掉的感情戏。他说按照原定的设计,洪常青引领吴琼花走上革命道路,他们彼此之间有过从朦胧到确切的感情表达。但是公映的时候,这三段戏被删了。谢晋对此一直深表遗憾。我后来在一篇回忆文章中看到,原来,最早还是陈强坚决要求谢晋删去影片中的感情戏。陈强的理由是:这种煽情的处理会让观众怀疑,洪常青救吴琼花带有个人色彩,会成为现代版的英雄救美故事。当时谢晋和陈强争得非常激烈,最后是组织出面。当时的上海电影局局长张骏祥做了工作,谢晋才最后割爱。事隔四十年,陈强已经八十多岁的时候,跟谢晋提起往事,说一定要当面赔礼道歉才能宽心。陈强道歉是真的觉得当年错了,还是想给谢晋一个说法,这些,如今都无从追问。不过从陈强一生的演艺事业看,陈强要谢晋把感情戏删掉,确实饱含了一个时代的电影追求。


 

而且,从六十年代的电影语态看,洪常青和吴琼花无论是相遇,还是同仇敌忾,还是分别,他们背后的景语,就是景色语言,都是非常高光、动人的。我想,陈强可能打心眼里觉得背后的山花树木足够说明感情了。可惜岁月流逝,风景的抒情能力降低,可能连谢晋本人都觉得不够了。所以这真的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也就像女主祝希娟的脸在那个年代有多么动人,在今天就有多么无能。仔细看祝希娟的脸,就能感受到那种山河感。所以社会主义时期的男女演员,和当代美学差别太大。当年的演员都是室外脸的感觉,现在的脸都是室内脸的感觉,脸型大小就差一倍。室外脸呼应山河。我看青山妩媚,青山看我也如是。

其实一直到七十年代,景色叙事一直是情感叙事的主力。即便像《送货路上》(1974)这样的花鼓戏也如此。《送货路上》是湖南地方戏。地方戏不太可能拍得像《柳堡的故事》一样,地方戏的主旨是破四旧立四新,移风易俗的故事。讲的是售货员方秀春送货下乡,路遇从未见过面的婆婆。方秀春针对婆婆想要喜事大办的思想,对她做了思想工作。讲了一个丰收不忘节约的道理。整个戏中,男人都被超克掉了。夫妻关系,就是婆婆和媳妇的相处关系。但是方秀春还是一个新娘子,虽然新娘子的感觉被遮盖在政治身份内部,但是她的衣服,她走过的山水,依然是新人风景。她的唱词,虽然是风景,但全部通约新娘的喜悦。所以,虽然是社会主义时期的电影,用到的也是布景,但是布景的风景也非常具有说服力。

走进山水澄明之境

感知天地万象世界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毛尖

发表文章2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786人

作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我们为什么爱山水

探寻中国人的精神向度

13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2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