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九
2018-02-24·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289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通常而言,作为最了解自己公司的人群,大股东和高管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和业绩有超出普通投资者的理解,当公司股价大幅下跌之后,可以基本判断出股价被低估,从而在二级市场增持股票。另外,随着中国资本市场逐渐成熟,也有一些公司开始意识到市值管理的重要性,只有为投资者创造出最大的投资回报,公司才能获得投资者更多的支持。因此,一些上市公司大股东和高管通过增持来进行市值管理,不仅有利于公司和股东之间的双赢,也有利于打造在资本市场的良好形象。
不过,并非所有的产业资本增持都值得普通投资者追捧,有些大股东的增持可能并不具备太强的投资参考价值。有些上市公司的增持主要为了再融资,比如近期的中国北车(601299),大股东北车集团于7月12日买入公司股票410万股,而公司不久前刚刚重新调整了非公开发行的方案,在股价连续下跌的背景下将发行价下调15%,此次再次宣布增持,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保证再融资能够顺利完成。如果二级市场股价继续下跌,公司的增发价还有进一步下调的风险。对于这些增发行为,投资者一般也不会太买账,中国北车宣布增持之后,并没有对公司股价起到提振作用。在去年高铁概念最活跃的时候,中国北车的股价曾经在半年内实现翻番,不过随着近期高铁概念退潮,相关公司的股价也随之回落。
还有一些大股东和高管的增持行为仅仅是为了二级市场的短期炒作。比如洋河股份(002304)的原董事和副总裁李风云,在今年2月17日买入25万股,并于6月28日卖出9万股,由于构成了短线交易,所得收益138万元被公司董事会收回。
发表文章41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712人
在嘈杂的时代独立思考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