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一方
2023-06-15·阅读时长4分钟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王一方老师,来自北京大学医学部,我们今天想跟大家来探讨一下,人为什么会老?怎样才算老?何时可以进入老?这样的话题其实每个人都在思考,因为衰老再往前走可能就是一个更黑暗的目标,就是死亡,所以我们把衰老定义成是一个灰色的人生,所以我们讲的“向死而生”,可以改一个词,叫“向衰而生”。我们讲“出生入死”,我们可以叫“出生入老”。
当年轻朋友额头上第一道皱纹,包括你的眼角的第一道鱼尾纹,包括你第一根白发出现的时候,你就很紧张,我们现在把它叫微衰老,其实这仅仅是一个非常小的信号,它根本跟人体的衰老其实是还差得很远,但是我们很多人就觉得自己老了,衰老这个门槛究竟在哪里,其实我们今天的现代医学并没有画得很清楚,衰老是因人而异的。
我们经常讲有的人是未老先衰,但是也有人老当益壮,今天一般意义上的共识是60岁以后才开始慢慢的摸到了衰老的门,衰老的大概现在三个分期是这样分的,从65岁到75岁,这个阶段我们把它叫初老,为什么叫初老?因为这个阶段的人大部分可以自助,包括生活可以自理,包括他的各个组织器官还能够非常灵便,他能够保持他正常的生活的方式不改变。到了75岁到85岁,这个时候就开始出现有些器官严重的、或者部分的失能,自助的能力就下降了,可能要别人来帮助了我们把它叫做“中老”,中度的老。真正的深度衰老是85岁以后,因为那个时候可能很多人就已经不能够自助了,就应该住到养老院去了,但是也很难说,有些人可能百岁老人还能够自助。
老和死亡的关系,现在很多人在研究。什么时候老?什么时候死?老了以后到死还有多久?这里就会产生一个问题:衰老是疾病吗?如果衰老是疾病的话,我们可以把它逆转。按照最新的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似乎把衰老认为是疾病。在2018年的6月发布的全球诊断信息标准,也就是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它增加了一个衰老的病名,叫MG2A,就是说老龄的问题,它把老龄和功能的、精神的紊乱定义为一种疾病,而这种疾病里面是排除了两个病,一个排除了精神紊乱,另外排除了一个阿尔茨海默症。
所以高龄或者老化,从2022年1月1日起,大概就变成了一种疾病,当衰老成为一种疾病的时候,我们各种各样的抗衰老的治疗就成为正当的、合理的。因为过去认为衰老不是疾病的时候,其实是我们没有把它当做疾病来对待的时候,是认为衰老是进化的一个前提,只要是人在进化,进化在继续,就会衰老。
所以衰老是疾病吗?目前还在争论,但是至少衰老是万病之先。所有的病可能都跟衰老有关系,在衰老面前医学其实是没有太多办法的,所以为什么很多人不同意把它变成疾病,衰老无法用药物来阻止或者逆转,所以讲医学在衰老面前是无奈、无能、无效的,但是人又不会坐以待老,他必然要积极出击。
这个出击有两种提法,一种叫治疗衰老,一种叫延缓衰老。治疗衰老,大家把它看成病,延缓衰老,虽然没把它看成病,但是看到一种功能的退化,所以我们要想办法去延缓或者抗击。这里面产生一个问题,就是人老了就一定被社会抛弃吗?这个问题可能是我们很多老人特别担心的问题,因为我们社会上存在一种就是歌颂青春、讥讽衰老的这么一个社会的一种情绪。所以我们很多人不能够顺老也不能乐老,都是在害怕老,所以这是一种社会性退缩,甚至还有歧视老人。
对于老人其实应该歌颂,我觉得歌颂有两个理由,第一个理由就是一个人如果能够到了高龄,就证明你的生命管理是成功的,规避了很多风险,而且我的生命达到一定阶段,或者我活到80岁了,这就是生命管理的成功,或者自我的精神胜利。
第二个是我们社会的一个成功。我们这个社会如果老龄人口比较多,就证明社会是一个太平盛世,我们能够规避战争、饥荒、瘟疫、动乱,能够在穿越这些夹缝当中,能够赢得某一种胜利,所以某种意义上讲,衰老并不是一个被讥讽的对象,恰恰是可以讲是被歌颂的一个对象,但是我们这个社会还是在讴歌青春,讴歌活力。
我们可以这样看,老人是一种阅历的象征,同时也是智慧的象征。所以接受老之将至,其实对每一个老人来讲,都需要勇气,这种勇气背后还包含了某种忍耐力。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今天很多成语都在讲老年的这种心态或者是状态,第一个词叫“老态龙钟“,就是走起路来,不那么灵便了,另外还有“老朽无能”,这是我们讲的很多人用它来刻画我们今天老年状态。
但是还有两个词,“老而弥坚”,“宝刀不老”,“老骥伏枥”,包括“老当益壮”。所以这里面就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怎样来看待衰老,其实背后不完全是一个生理学的问题,也不是完全是个功能状态问题,其实更多的是个心理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
所以我们今天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就是“尊严老”。什么叫尊严老?尊严老就是在衰老的过程当中,我们能够自主自觉、自我有独立感,同时有能力、有勇气去完成一种自我料理,包括完成一种自我适应,在身体不那么灵便的状态下,仍然保持一种良好的生活状态。
另外还有一个就是我们讲“老有所为”,“老有所为”恰恰是自我实现的一种另一个方式,就是我们在这个暮年还可以实现自己很多愿望,实现很多人生的价值。
所以对于衰老的话,可以总结成四有,当整个社会给你提供的叫做: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对于我们老人来讲叫: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其实衰老并不可怕,一长一短、一快一慢,要活得长、病得晚,要老得慢,同时还要死得快。
走进生命哲学课
学会如何珍视生命,好好告别
发表文章4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82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