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发刊词:医学是一场穿越

作者:王一方

2023-06-19·阅读时长4分钟

20464人看过

发刊词:医学是一场穿越

9.5MB
00:0006:53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王一方老师,来自北京大学医学部,欢迎大家来到《医生不曾告诉你的生命哲学课:如何面对衰老、病痛和死亡》。

我们都有就医的体验,都到医院去做过体检,或者去看病或者陪护我们的家人。有一个很直观的印象就是医生太忙。医生可能更多的是跟你在交流你当下的一些困难、困苦,而没有时间跟你去探讨你当下困苦背后的那些理由。所以,我们今天的医生、护士有点像过去打仗的枪炮,对着敌人开枪。但是我们今天要追求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就是那种超视距的战争。就是我没看你的飞机,我的导弹就可以起飞;我没有看见你的舰艇,我也可以去发射一些弹药。其实这里面是一样的道理,就是我们对待生命的理解,我们对生命的衰老。

一些年轻朋友都有一种概念叫“微衰老”:当我们的额头上出现第一道皱纹的时候;当我们对某一个功能发生有些减退的时候;当有疾病的体验,当我们难受的时候,当我们出现某种部位的疼痛的时候……我们当然要处理这些东西,其实它背后上就包含着“我的身体是不是衰老了?”“我是不是有很潜在的更大的疾病?比如像癌症这样的”。

其实癌症它就是个哲学问题。癌症、衰老都是哲学问题,包括死亡。所以,我在这里跟大家讲的课里面,一方面会涉及到你的生命的体验,包括你们到医院去看病或者陪伴,或者你阅读一些苦难的文学、疾病的文学,像癌症文学这样的。你都会有一些思考。这些思考已经不再是面对当下的那种疾苦或者疾病,可能有更多的东西是我的当下和未来。我的生命在一个什么样的刻度上面?这就是我这堂课可能跟别的课有点不一样的地方。其他的老师可能更多的是跟你讲当下的症状怎么处理,当下的疾病怎么诊断,王老师可能也会跟你讲更多的生命的隐喻,生命的意识。

因为王老师的身份比较特殊,曾经是一个临床大夫,当然现在是一个医学哲学教授,还是一个医学与文学的交叉的关注者。所以,我们今天来谈的话题不仅仅是当下的疾病困苦,不是不爽。我们更多的可能会有生命的生老病死的哲学思考。生是一种欲望,爱也是一种欲望,甚至死也是一种欲望。怎么去面对它?所以,这就是我们这个课要给大家要展现的一种生命的真谛。

大家都是很熟悉,苏格拉底曾经讲过“认识你自己”。其实我们认识自己很难。人生有三大秘密:我从哪里来?是生育问题、生殖问题;我是谁?当然我是病人还是一个健康人;另外我到哪里去,我的未来,我们会出生入死或者向死而生。如何健康的来度过自己的人生?比如说,我们今天有点不适,是不是把它看得很重?当然也不能不管它。这就是我们讲的医学要跟我们的生活要建立一种联系。

我经常讲的什么叫医学?医学是一场穿越。它穿越什么?穿越生命,穿越生活,同时穿越命运。我们经常讲“生老病死”,带着医学去穿越生命的各个阶段。我们讲“生死爱痛”,可能从文学角度去展现我们生命的波澜。另外我们还有生活之道。这里面我们讲的有苦难的哲学,有死亡的哲学。它背后是一种爱和智慧。当然对医生来讲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我们这个课可能是一个发散性的课程,是一个跨界的课程,是把医学跟文学、医学跟哲学打通的一个课程。对于我们年轻朋友来讲可能是一个新的视角。我觉得这个视角对大家可能会有一定的帮助。尤其现在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包括像ChatGPT。现在ChatGPT已经通过了医师资格的考试。将来会你会找ChatGPT大夫去看病吗?这是一个新的问题。所以其实这个人工智能的话将来会不会取代我们今天的医疗的医生,或者改变我们今天的医疗格局?这也是我们年轻朋友思考的一些话题。

我觉得医学不仅仅是一个科学和技术。这是我们医学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它是源自于科学技术,但是高于科学技术。它的思想方法也不完全是实验室的方法,完全是这种诊断,完全是依凭这种仪器。其实还有更多的是人生观的一种面对或者一种应对。我们讲一个人有人生观,有苦难观,有医疗观,还有健康观……这些观念放在一起的话,我们要回答的一些困惑。还有我们自己没有生病的时候和生病这个感觉是不一样的。哲学家狄尔泰曾经讲过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我们只有生病才能够体验很多事”。经历了疾病、参与了疾病才知道我们的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我们才能够回答这个世界为什么给有些人是健康的机遇,给有些人是疾病的机遇,可能更多人还有猝死的机遇。这种机遇为什么会出现?当然这个机遇来了,对每个人的人生意义可能是一个戛然而止,也可能是一种新的一种提升。因为生病可以提升一个人。生了病以后才知道我的时光很紧张了。我应该向死而生去做一做更大的一个奋斗的目标,北大的何怀宏老师曾经讲过,“人只有一生”,仅此一生。所以,我们今天要有准备,对待疾病要有准备,对待死亡要有准备,对待衰老有准备。所以我们讲有准备的诊疗,或者有准备的衰老,有准备的死亡。这样才能过好一生,才能够把生死、人性、美德这些东西放在一起来思考,我们才能够通往这种理想化的或者幸福的人生。

我们还是回到我们的人生过程当中的一些不适、不爽或者是难受、想哭、各种躯体的或者心理的一些症状。从这里出发,但是不归结于这里,这是我们这个课可能有一个新的维度的东西。那好,就先谈到这里,谢谢大家。

文章作者

王一方

发表文章4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82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王一方·医生不曾告诉你的生命哲学课

如何面对衰老、病痛和死亡?

268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3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