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承上启下的《天之骄子》

作者:石鸣

2018-02-25·阅读时长6分钟

43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291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石鸣)


( 话剧《天之骄子》剧照 )

此次北京人艺重排《天之骄子》,对于编剧郭启宏而言是了却了自己的一桩心愿。至此,他上个世纪90年代完成的“中国文人三部曲”(《李白》、《天之骄子》、《知己》)被重新完整地搬上了舞台。

究其根源,剧本还是于是之时代的创作结晶。在北京人艺的几个专业编剧之中,郭启宏是最后一个来的,他说,“算上我共9个”。那时,大致划分一下,写现实主义题材的有“老人艺人”蓝荫海、王志安,写京味儿戏剧的有李龙云,写农村题材有刘锦云、王梓夫,写城市工厂题材有梁秉堃,比较新潮、搞实验戏剧的有高行健,学院派有何冀平。这些人里面,没有人搞历史剧,郭启宏则以写历史剧著称,他说“我来到人艺,等于完成了于是之的战略部署”。

《天之骄子》作为郭启宏在人艺创作的“三部曲”之二,创作时间最短,命运也最曲折。“我写剧本的时候,酝酿时间一般比较长,《李白》是我从小一直对这个人物有兴趣,《知己》前前后后大概30年,但《天之骄子》不长。真正创作的时间,从动笔到完稿,前后不过10天,中途还开了个会,定稿之后,也没有再做大的修改。”郭启宏说。

文章作者

石鸣

发表文章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22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杨元庆路线

PC之王的联想团队

1014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