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粮食的考验时刻

作者:谢九

2018-02-26·阅读时长7分钟

56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510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谢九)


( 2005 〜 2009 年粮食产量 )

在今年的夏粮收割接近尾声之际,农业部发布消息称,预计今年夏粮总产1.23亿吨。从绝对数量看,这样的水平仍可算得上丰收之年,只不过和去年夏粮1.2335亿吨的产量比,呈现出小幅下滑趋势。截至2009年,中国的粮食总产量和夏粮产量连续6年实现增产,对于全年粮食生产而言,是否能够实现7年增产面临挑战。

夏粮减产的直接导火索是频繁出现的异常灾害天气,比如西南地区的特大干旱、北方的持续低温雨雪等,这导致我国的云南、贵州、广西等西南省区的夏粮产量减产1/3。不过幸运的在于,受灾省份并非我国夏粮小麦的主产区,河南、山东、河北和安徽四省的小麦产量占全国产量超过65%,这些省份今年并没有受到太大的灾害困扰,加上山西、江苏等总共11个省(区),今年夏粮主产区的产量比去年还略有增加,这使得今年的夏粮产量没有大幅下降,只是小幅减产。

真正的考验在秋粮。我国的夏粮占全年粮食产量20%多,秋粮占比高达70%以上,秋粮的产量才是真正决定全年粮食产量的关键所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山西五省区是秋粮的主产区,秋粮产量占全国30%左右,而东北和华北地区的干旱,对于今年的秋粮产量形成巨大挑战。加之今年的小麦晚熟,对于秋粮的生产也带来影响。事实上,2009年的秋粮已经减产0.6%,只不过得益于夏粮和早稻的增产,全年粮食产量才勉强维持了4‰的增长。如果今年的秋粮和夏粮同时减产,粮食价格可能出现波动,而这种冲击远非前期的绿豆涨价所能比拟。

文章作者

谢九

发表文章41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713人

在嘈杂的时代独立思考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冯小刚与感伤主义

一枚多方营造的催泪弹

183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