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001 前言丨为什么叫“大水浒”?

作者:张大春

04-25·阅读时长9分钟

277人看过

001 前言丨为什么叫“大水浒”?

26.2MB
00:0022:54

大书场,说的是《大水浒》为什么要加个大字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大体而言,要讲述故事的文本来自于《水浒传》。《水浒传》在多年以前曾经在我们大书场里头说过一回,不过那是根据施耐庵的《水浒传》原原本本,一字一句说的。这回呢,我们要把《宋史》的一部分背景放进来,补充说明。

《水浒传》是一部以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和《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并列为中国古典的四大文学名著。《水浒传》又称作《忠义水浒传》、《江湖豪客传》、《水浒全传》等等名目不一。作者呢,大概是在元末明初,这一段期间,根据《大宋宣和遗事》以及《东都事略》等等类似史籍的著作,以宋江等36人起义的记载为基础,再进一步延伸成为小说的创作。

故事源起于北宋宣和年间,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条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这些个好汉,乃是三十六天罡星与七十二地煞星,转世而来。他们讲义气、打抱不平、劫富济贫。起义对抗贪官污隶以及腐败的朝廷。故事塑造了行侠仗义的宋江、史进、吴用、林冲,李逵,鲁智深、武松、卢俊义、杨志等等英雄好汉。更表现了北宋末年社会混乱和政治腐败的情况。

整部书120回,我们讲的内容呢,还更多些。架构上来说,大约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乃是宋朝的历史。从宋神宗误用王安石到梁山泊宋江结寨。这算是一大串故事。将近有一般说书20回左右的内容长度。接着,再从宋江劫债展演出《水浒传》本身的故事。第一回到第40回讲述各个英雄好汉的经历背景,前因后果,第41回到第80回。讲述英雄好汉集结梁山伯以宋江为主,对官僚恶霸进行剿灭。后来呢,又受到了北宋朝廷招安的剧情。等到第81回到第120回,说的是梁山泊归顺朝廷之后,东征西讨,抵御外敌,直至最后兔死狗烹的悲壮故事。

水浒传在坊间流传的过程之中,也出现过不同的故事版本。大致上可以分为繁本和简本。繁本呢,也称为文繁事简本,是后人增删的本子写的比较细致,也是流传最广的。繁本主要有100回本,120回本和70回本三种,但是主要呢?改写增添的部分都是在招安之后的情节,一般认为只有百回本,可能是水浒传故事成型订书最早的本子。至于简本简单的简,则是文简事繁本,跟这文繁事简本看起来正好相反。乃是最接近原著的原本。之所以称为简本,主要是文字比较简单,不是内容比较少啊,不过的确在细节的描写上,它是比较粗俗一些的。

《水浒传》深刻的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情节,曲折复杂而且富于戏剧性,善于描写场面,人物众多、形象生动、个性鲜明,而且对话传神。并且常常用对比的手法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描写人物的心理变化,从人物的行动表现其性格。和《三国演义》比起来,《水浒传》的长处不在于政治和战争场面的描写,而在于主要人物的刻画以及市民生活的描写。其中,梁山泊主要人物宋江、林冲、武松、鲁智深、李逵等等人物的个性鲜明,而角色语言也各有特色。

在古早的年代,《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等等通俗小说,通过戏曲曲艺的形式,成为普通民众熟悉的文化活动。其中,虚构的人物或者虚构的故事就成了老百姓眼中的史实。书里头,同时流露出各种道德观,比方说轻生死、重义气、敢做敢为、劫富济贫乃至于忠君反贪等等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读者以及大众评判是非善恶的标准。

水浒传对于叙事文学有着极深远的影响,在文学成就上受到后世不少文学评论家的赞许。明末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就把《水浒传》和《离骚》、《庄子》、《史记》、杜甫诗、《西厢记》合称为六才子书。这是一个非常新鲜而且也的确让人耳目一新的视野。明末清初的文学家也是戏曲家李渔,把《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定为四大奇书。后来又有人把四大奇书再加上《红楼梦》和《儒林外史》合称六大奇书。

明清时期,民间曾经流行过一句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意思呢,是指年轻人不应该读《水浒传》,否则容易向往那打打杀杀的生活,而且盲目崇尚武力和江湖义气,过分的反叛脱离现实,而老年人不应该读《三国演义》,因为其中人物善于用计,使诈处心积虑,勾心斗角。哎。老人本来应该是安度晚年,不要整天想着算计别人,对自己的身心也没什么好处。

到了20世纪,文学评论家除了评论《水浒传》的文学成就,也开始对《水浒传》所反映的社会状况和价值观产生了兴趣。1930年代初,鲁迅在《三闲集》一篇叫《流氓的变迁》里边,曾经这样评论过《水浒传》。他说:“‘侠’字渐消,强盗起了,但也是侠之流,他们的旗帜是替天行道。他们所反对的是奸臣,不是天子,他们所打劫的是平民,不是将相。李逵劫法场时,抡起板斧来排头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此处鲁迅所说的看客,就是看热闹的老百姓。“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也就是那些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所以鲁迅的结论说,他们终究还是奴才。

从历史角度来看,对于水浒传的争论焦点集中在主要人物宋江所表现出来的忠君报国的思想上。正面的观点认为,宋江相对于其他草莽英雄是思想进步的,对于当时社会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而反面的观点则认为,宋江的思想有其局限性,梁山好汉受到招安之后,又为朝廷去征讨各地的山贼而下场悲惨,是一出历史悲剧。同时,作品歌颂和美化了宋江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强调了忠义的价值。这似乎也表现出某一种程度思想的居心,

作为中国历史上以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水浒传》对于后世的影响甚远。也衍生出众多的作品,包括续写的书、改编的小说、戏曲舞台剧、电影、电视剧、漫画、动画、电子游戏等等,不一而足了。

至于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本名叫施彦端,朔彦的彦,开端的端。是江苏吴显人。一般被认为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弃官之后,深感朝政腐败,民不聊生。当时有张士诚在苏州起兵称王。施耐庵教书之余,决心立志著述,济名劝世。而施耐庵呢,又因为害怕文字狱,所以以民间流传的宋江起义的故事,屈笔为书,由他的弟子罗贯中帮忙整理书稿,他们翻找各种有关宋江起义的记载,慢慢的写成了这部书。

施耐庵在河阳山隐居写书,而后搬到白驹场。书中有许多的景物描写,多取材自他隐居地周围的自然景色。其中,梁山泊的描写被认为是以张士诚起义的得胜湖以及小洋山作为背景,而书中的好汉人物原型则来自张士诚的部下。施耐庵被朱元璋关进牢里以后,关于他出狱的原因有不同的传说。一种说法呢,是说他又写了一部《封神演义》,朱元璋看过之后,觉得完全是胡言乱语,以为他是疯了,因此呢,就把他给放了。另外一种说法是,水浒传后50回受招安的内容是在监狱里面完成的。朱元璋看过之后觉得这不是歌颂农民起义,也就把他给放了。但是水浒传依旧被查禁,这都是一时的说法了。

施耐庵去世之后,罗贯中把书稿整理了,准备去当时的科书中心,在福建建阳去刻印。可是当地没有人敢印这部书。罗贯中只好留在当地等待时机,并且对《水浒传》重新进行了整理。不久之后,连罗贯中也染病去世。直到嘉靖年间,由朝廷派去攻打倭寇的宗臣,得到罗贯中后人呈现的这一本子才付诸刻印。

不过,水浒故事并不全属于空中楼阁,《水浒传》这部小说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在没有形成小说之前,民间先就有上了不少的水浒故事。而这些个水浒故事也并不全是空中楼阁。即使是那个宋江,也确实有这么一个人。我们先拿正史来参考一下。在《宋史》第22卷徽宗宣和三年的本纪,也就是记载徽宗朝由皇帝作为中心场域的故事。在徽宗宣和三年的本纪上是这么记载的。说淮南盗,淮南的强盗,淮河南边的。宋江等范淮阳军攻打军队,遣将逃捕,朝廷派遣了将领。去征讨,去逮捕,可是没有下文,怎么说呢?要去逮捕的时候,宋江又进犯京东江北入楚海州界。接着,朝廷就命令知州叫张叔夜,弓长张,叔叔伯伯的叔,夜晚的夜,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另外,在《宋史》第353卷上也记载了有,我用白话文说一说,说宋江起自何数,转而攻略了十个郡,官军不敢殷其风啊,声言要到海州去。张叔夜听说了。就派遣人跟着他,窥伺他的行径。这些个贼呢,直到海边去了,抢劫了大船十几只。而且呢,还把船上的那些个物资都据为己有。

这个时候,张叔夜只好招募死士得了差不多有1000多个敢死队,在接近城廓的地方,设下了埋伏,并且派出了轻装部队在海边干起来了。张叔夜是有计划的,他先藏匿了一些个精壮的部族在海边,等到轻装部队到达的时候,两边遂行潜行,攻击,甚至拿火把那些船都烧了。贼一旦看到了这样的情形,都没有了斗志,这个时候埋伏的部队冲上去,擒其父贼,把跟从的那些个贼都抓起来了,宋江也就投降了。

按照这两条的历史瞧起来,可以知道,在北宋的末年,的确有宋江这么一大伙的强盗。并且,这一大伙的强盗是十分强悍的,所以才能够转掠十个郡,而官军莫敢因其疯,连部队都不敢征剿。又可以知道招降也是事实。不过到底这些个贼投降之后是怎么样一个情形?正史里边儿却没有明文的记载。梁山泊好汉在招安之后究竟如何是有不同的传说的。

在洪迈的《夷坚志》第二集里边儿,有这么一条,说是大宋宣和七年,也就是宋徽宗的时代,户部有个副部长,我们叫户部侍郎。这个人姓蔡,蔡居厚,居住的居,厚道的厚。这蔡居厚啊,他的官职被罢了,不知道犯了什么事。把他派到青州去,当知州,这算是外调,也是降转,因为他生了病,所以没去,回到自己的故乡金陵,没想到疽发于背,这是古人经常得的一种病。今天呢,叫做皮蛇,不为爪也,叫蛇缠腰,就是带状疱疹严重了就死了。死了之后没多久。他有一个跟他很亲密的朋友姓王,我们就称他叫王生吧。王生呢,也忽然间就死了,但是死了三天又醒过来,还跟人说说我好像做了一个梦,梦中呢?仿佛有人追我,把我送到衙门里去了。不久之后,衙门西边的小门打开,有一个狱卒出来了,身边儿还互持着一个囚犯,带着枷带着锁的就站在那屋檐底下。另外还有两个人手里头拿着桶,桶里头装的都是血。这血呢,就往那个犯人头上浇,那犯人就大叫,似乎是痛苦不能忍耐的样子。仔细一看,哎呦,那不是蔡侍郎吗?也就是说,在生前跟他非常要好的,刚刚贬官到青州当知州的蔡居厚嘛。侍郎啊,而那侍郎还回头看着这王生说,你赶紧回去跟我的老婆说,要速营功果救我。赶快的去做一些功果,什么叫功果呢?找和尚了,找道士了,来做仪式念经什么的。啊,赶快救我,为什么要救你?你犯了什么事呢?蔡居厚说,哎呀,今只是理会运周时。今天呢,就是为了当初在郓州犯的那事儿,郓,一个军人的军右边一个耳朵边儿,郓州当然就是个地名了,在山东啊。听了这事儿之后呢,蔡居厚的夫人呢大哭说,哎呀,侍郎啊,去年在郓州当元帅的时候,有梁山泊的贼众500多个人来投降。我们侍郎就让他投降了,也就是受降了,可是接受了投降之后,这些人缴了械。又把他们全部都杀了。我屡次跟侍郎说,不应该这么做,不要这么做,他不听我的,哎呀,果然现在有了报应了。

大致上是这么样一个记载。这就是所谓的梁山泊的贼,而梁山泊的贼也就指的是宋江等一伙人。洪迈在写《夷坚志》的甲乙丙丁的,那乙志也就是《夷坚志》第二部的时候呢?是乾道二年,往上推算距离宣和七年也不过就是40多年,耳目十分之接近。据说受到明潜这种事情呢,虽然是小说家者言不足深信,可是杀降这件事情应该不是虚造的。那么,宋江等一伙人讲到他们的结局,恐怕是相当悲惨的。

另外,在《稗官野史》当中也提到了宋江为大宋朝廷收方腊。方就是方圆的方,腊呢,就是腊月的腊。方腊是一个强盗的名字,也就是宋江的下一代。宋江收方腊有功,封了节度使,这是大宋宣和仪式上有记载的,有所本的。可以见之于《宋史》第351卷,在侯蒙传里头,曾经提到说宋江啊犯京东。侯蒙呢,曾经上书给皇帝说,将以36人横行其位,关军数万,无感抗者,其才必过人。意思就是说连官兵都不敢打的强盗,应该是相当有才能的。所以这侯蒙上书的主要目的就是把这强盗宋江推荐给皇帝,让他去讨方腊。是有这么个说法,如果讨方腊成功,宋江还可以借之以戴罪立功。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张大春

发表文章137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952人

著名学者,华语畅销小说家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张大春·细说水浒

120回全本解码:水浒江湖的市井人文和历史

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