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解禁压力vs保值潜力

作者:邢海洋

2018-02-26·阅读时长3分钟

425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818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邢海洋)

“国庆”长假7天,浓缩出上证指数83点的大涨。这点不难理解,“天上一日,人间一年”,期间港股上涨了2.3%,道指涨幅1.6%,黄金和石油涨幅更是在3%以上。但若仅因为内外市场的差距而把这83点定义为“补涨”却不妥,五试不过的2700点关口一跃而过,这更像一个独立的突破行情。

如果说是“补涨”,9月30日45点的飙升已经是提前预支了投资者对国庆期间海外市场走势的预期,加上10月8日26个点的跳空开盘,中外市场的差距已经缩小。今年来A股一直弱于海外市场,遵循的一向是“海外大涨,A股小涨;海外调整,A股跳水”的规律。10月8日,恒生指数摸高到23093点,距离去年11月创造的信贷危机后峰值23099点“6点之遥”,上证指数却距3478点的反弹高位有着超700多点的差距,其间人民币升值不超过2%。10月8日的一跃,3.13%的涨幅,已经超过长假期间恒指的走势,若再加上休市前9月30日的“透支性上涨”,A股以近5%的涨幅位居全球前列,市场上也只有波动剧烈的俄罗斯股市能相提并论。

2700点五试不过,一大原因是解禁预期。今年余下的时间里,按10月8日的收盘价,沪深两市将面临3.54万亿元的巨量限售股解禁,其中10月份就达1.12亿元,平均每天出笼近700亿元。这3.54万亿元的市值,相对于GDP的1/10,相对于沪深两市24.60万亿元总市值的1/7,相对于当前的流通市值则高达1/5。可预期中的解禁压力也不能把市场打到2600点以下,说明还有更多的有利因素托市。当前,虽则发达国家如日本和美国面临物价下跌的通缩危险,但新兴市场的通货膨胀愈演愈烈,“十一”期间农产品价格又上一个台阶。而美日等国为走出下滑,首先想到了重振国内制造业,日趋紧张地挑起汇率争端,新兴市场于是回以颜色,汇率战争似有一触即发之势。自9月初美元指数已经下跌了7%,美元贬值,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为保值计,投资者蜂拥介入黄金,资源类商品也成为市场追踪的对象。而拥有资源、生产产品的上市公司没有任何理由在这个时点独自缩水。

文章作者

邢海洋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92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我们与这个时代

1995~2010

153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