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鸿谅
2018-02-26·阅读时长18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9434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姜纯明和陪伴了他31年的老出诊箱 )
试点的扩展
陪伴了姜纯明31年的老出诊箱今年终于可以“退休”了。这个书包模样的人造革包包印迹斑驳,红色的“赤脚医生代表会议”字样清晰可见。姜纯明是米脂县卫校的第一批学生,1974年开始在张岔村行医,那时候张岔村卫生室还叫合作医疗站,是整个米脂县的试点之一,而像姜纯明这样,经由生产队推荐到县上接受了两年专业培训的年轻人,更是乡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被寄予厚望的中坚力量。村里另一名医生在1983年转行后,姜纯明就成了唯一的村医。如今的张岔村有村民560多人,54岁的姜纯明依旧是唯一的村医。
取代古旧出诊箱的是一个银灰色金属工具箱,同时到来的还有新的体重秤、检查床、药品柜和资料柜。35年以来,这是张岔村卫生室第一次彻底“改头换面”。姜纯明的兴趣全部转向了这些新设备,把裂开了大口子的老出诊箱扔到了墙角露天的杂物堆里。由省、市、县三级财政按照每个村卫生室3000元的标准配备的基本设施,足以让姜纯明这样曾经的“赤脚医生”们惊奇而欣喜。今年是榆林市农村医改的第四年,整个医疗卫生体系自上而下,覆盖到最终端的改变,正经由这些可触碰的物质载体,直观地显现出来。
发表文章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44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