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我不是中国通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6·阅读时长2分钟

430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035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谢大刚)

这是每天少不了的体会:不管是买东西、坐车还是跟陌生人说话,对方十有八九会说出“你已经成了中国通”这句话。面对这样的情况,我的反应永远是谢绝。其实我不是因为谦虚而谢绝,我谢绝是因为我从来不指望做中国通。

每年的外国人中华才艺大赛就能看到很多例子:穿唐装的黑人,带着很重的北京味儿来表演相声,说:“唉,老太婆!你说人家都这样说我,我还要做什么呢?”一个黄头发的俄罗斯女孩穿个旗袍回答:“啊呀,老头子!我说你呀你呀!怎么不懂礼貌啊?”听的人会说:“我要是不看他们只听他们我哪儿知道这是个外国人在说话呀?太像中国人了!牛!”于是观众就很享受地鼓掌。谁最有效地丧失了自己家乡的味道而变成了有“老外”样子的中国人就是“中国通”。

最好的中国通的例子当然是大山。“大山”是不断回响在每一个刚开始学中文的“老外”耳边的名字。当你刚学会说些简单的中文,吞吞吐吐地说出一句话,听你说话的中国人往往会很吃惊地先说:“你中文说得很好。”随后的一句话就是:“那个叫什么大山的,他的中文真好!”大山代表每一个学中文的“老外”要爬的那座山的可望而不可即的顶峰。他是每一个刚为自己说出一两句中文而得意的外国人头上马上会被泼下来的“冷水”。他是外国人心里又佩服又恨的人。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6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86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公平的程序设计

陕西神木医改调查

639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