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爱加胡椒的人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6·阅读时长2分钟

515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373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殳俏)

爱加胡椒的都是些什么人?《欲望都市》第一季的第一集里有条镜头,4位女性好友正围坐一张小桌吃牛排谈性事八卦,这时候来了个年轻英俊的服务生,一边手执大得夸张的圆筒状胡椒瓶直捣桌心,一边彬彬有礼地问:“请问谁要新鲜胡椒?”面对这样直白的攻势,窈窕淑女、女知识分子以及矜持的女时尚中人当然都摇头表示不同程度的拒绝,只有大谈自己春事的萨曼莎不仅接受,且回赠以热辣的媚眼:“亲爱的,我当然,当然需要新鲜的胡椒。”

由此可见,爱加胡椒的都是直面自己某种欲望的豪放派,那些大大方方将“我要”讲出来的人一定都会喜欢胡椒。西方餐桌上的两个亘古不变的瓶子一下子就能展示出两种人的区别来——借过盐瓶轻而缓慢地撒的人多少有点儿虚荣,说话相对来说委婉,眼中多少有点儿阶级意识,而拿过胡椒瓶来猛浇的人一般都天真可爱,聊天的时候没分寸,还挺无厘头,在他们的眼里,上流社会和草根社会没什么决定性的区别。而这也使得“盐派”对“胡椒派”都会有点儿忌惮和鄙视,毕竟大撒胡椒的行为太容易呛到别人,每一餐都吃得这么重口味也非有身份的人的寻常举动。

早在13世纪初,爱不爱吃胡椒就成了区分人品位的标杆,有位叫伊斯帕诺的西班牙人写作了《穷人的宝库》一书,里面所提到的适合穷人吃的调味料里,款款必有胡椒,此人之后成了教皇,即是因为梵蒂冈教堂顶倒塌而终止了其任期的约翰二十一世。1390年左右在为理查二世写的一本贵族菜谱里,胡椒尽可能少地出现,其出场率大概只有整个菜谱的百分之九,因为当时的阔人子弟们都觉得吃胡椒虽爽但非常没品。到了15世纪,在萨勒诺学派的医学论文中,都把胡椒叫做“乡下人的调味品”,只能用来做农民爱吃的豆子之类的糊糊的调味品。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6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86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公平的程序设计

陕西神木医改调查

639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