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步冲
2018-02-26·阅读时长7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749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墨西哥南部阿尔班山顶的萨波特克神庙扫描图 )
当我们问及CyArk从事的繁复工作意义何在时,项目负责人伊丽莎白·李用了“扫描、数字化、保护”3个简略的单词来概括一切。在CyArk网站的首页,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一座神庙的全息透视模型。神庙本身位于墨西哥瓦哈卡山谷的阿尔班山顶——这个公元前500至公元750年,中美洲第一个拥有文字的人类古代文明萨波克特昔日首都废墟的中心。“这个3D精确透视模型很了不起,由4.15亿个精确坐标点构成。每个点代表建筑结构上的某个点,整体精确到毫米,然后以一片点状云的形式构成了整个建筑。以往花费经年累月的手绘或者其他勘测的工作,现在我们可以在几周内完成。”李告诉我们,“建筑的每个部分,甚至墙壁上的每一处裂缝都被完美地复原,如果神庙因频繁的地震、雷击或者其他因素遭到损害,高清全息结构图可以帮助考古学家和文物遗址保护工程负责人有效、精确地实施修复、重建。”
李告诉我们,如今的CyArk就像一支救火队,在全球各个考古遗址间奔波——从位于土库曼斯坦、古代丝绸之路的枢纽木鹿城中遭受侵蚀的土砖结构圆垒形建筑,到位于乌干达沙漠中的卡苏比王陵。今年5月底,她刚刚和同事埃尔文·克里斯托弗里结束了在法国普罗旺斯小镇阿尔勒的测绘任务,目标是建于12世纪的圣特罗菲姆教堂——这座回廊中拥有100根雕刻着精美圣经故事浮雕的建筑结合了罗马时代与哥特时代建筑风格的精髓,在年初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全新的一批世界人类遗产名单,“此行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在2010年即将开始的大修前,制作一份关于现存教堂结构的资料;另外一个就是在Google地球与我们自己的网站上为更多的游客提供教堂的虚拟游览体验”。
对于亟待通过这种全新的方式来拓展研究思路、接触历史的考古工作者和游客来说,最应当感谢的无疑是CyArk的创始人本·卡西拉。这个出生于伊拉克南部城市摩苏尔的工程测绘学天才回忆说,童年时代一次前往亚述古都尼尼微的旅行是记忆中挥之不去的烙印——他注定要与这些尘封的历史中的文明遗址为伍。1964年移居美国后,他先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伊利诺伊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在2000年把自己设计的“整体扫描系统”出售给瑞士徕卡后,他成立了专业从事高清建筑测绘的Cyra技术公司。2001年,塔利班悍然炸毁巴米扬大佛的举动,促使卡西拉考虑将3D激光扫描运用到考古遗址的勘测与保护。“如果我们抢先绘制了大佛的详细3D构造图呢?”卡西拉表示,“当然没有任何东西能取代遗迹本身,但是从某种意义上,它将被保存在一个精致、拟真的数字空间里,延续它自身的历史,让我们用另一种方式继续拥有它。”于是,在2002年,卡西拉创办了CyArk,在接下来的7年中,这家位于美国加州的非盈利性遗址测绘机构对庞贝、尼尼微、吴哥窟等全球大约30处重要人类遗迹进行了扫描。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1人
前《三联生活周刊》主笔,现互联网媒体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