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我们相会在八十年代 (电影剧本故事梗概)

作者:唱歌的虎

2018-02-26·阅读时长7分钟

1935人看过
电影剧本的故事梗概,关于八十年代某大学同宿舍四个男生的大学生活,以四个人第一人称的口气叙述。

5.26MB
00:00

一.引子,毕业二十年后的聚会。

十月,北京最美的季节,天空变得明澈高远,隐隐鸽哨更增加了秋日的宁静,西山的黄栌如血染般鲜红。某大学校园里,高大的银杏树一片美丽的金黄色,一进大门就可看见红色的横幅高悬 “热烈欢迎84级校友毕业20周年返校”。一座漂亮的新楼里,一层的多功能厅入口签到处人头挤挤,一大群中年人笑语喧哗,岁月积淀的友谊经过发酵,酿出了醇香的酒,大家集体沉醉在里面。

过去经济系同一宿舍的四个男生又见面了,北京人张小林(应届考生)、山西人赵鹏(工人身份考生,年龄稍大)、湖南人曾向泽(乡村跳级考生,年龄稍小)、江苏人王浩然(应届考生),他们互相望着因大学同窗四年而十分熟悉,又因现在的皱纹和白发而有些陌生的面孔,笑着、喊着、拥抱着。他们回忆起难忘的校园青春岁月。

 

二.张小林的故事(得到与失去)

我是班里第一个来报到的,自然成了宿舍另三个同学的向导,带他们去熟悉教室、图书馆、食堂、商店等等,大家也自我介绍一番。

我的理想是今后当个经济学家,大学四年我要做个啃书虫,除了上课,还要把图书馆都吞下去,所以我每天的学校生活是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

我有时候去踢踢足球,一是喜欢,二是对健康有好处。

我准备在感情方面当个清教徒,绝不谈恋爱,所以对女生目不斜视,据说她们叫我“骄傲的王子”。

可越怕什么越来什么,从刚开学,我就总感到一个女生火辣辣的的目光跟着我,找一切机会跟我接近,她是新闻系的石春蕾。

一年级下半学期班里一个有出国留学名额,我考了,外语没过,很懊丧,抽上了烟。石春蕾主动来安慰我,我把她骂了一顿,她却更加执着地追我,到了二年级,我们俩每天的男逃女追成了学校的风景,班主任找我谈话,我很委屈地说明被动状况。

我很受专业课老师欣赏,三年级上半学期在校刊上发表了文章,成了小学术明星。有一天在学校里碰到外面的流氓,因为说了几句主持正义的话被打得头破血流,怕父母担心没回家,在宿舍养伤,石春蕾经常来照顾我,感动之下我同意了跟她成为恋人,这之后经常与她花前月下,但她的骄横经常让我头疼。

四年级的时候,我已经在报刊杂志发表了多篇文章,已经在着手复习考研究生。这时候,石春蕾的种种撒娇行为让我不胜其烦,我怕耽误了考研,就提出跟她分手,不想她吞安眠药自杀,幸亏及时发现,送进医院洗胃,才避免了悲剧的发生。石春蕾醒来后象变了一个人,平静地对我说,她明白了,我终究并不真爱她,她也不再强求。

我顺利考上了研究生,却可能错过了我这一生中最爱我的女人,到底哪个更值呢?

 

三.赵鹏的故事(追求与背叛)

我已经实现了我梦想的第一步,踏进了北京的名牌大学,下面的一步是在四年大学期间出人头地,为今后从政做准备。在工厂时我常常幻想当厂长,现在的理想则是当更大的官,干更大的事,争取在史书上留一笔。我们宿舍里的三个同学在我看都是小孩。

我找班主任谈话,诚恳希望当这个班的班长,班主任说一个月之后准备让同学们民主选举,想当班长的要发表演说争取。我先把我们宿舍的几个兄弟拉成了拥护者,他们答应力挺我;我也尽力在全班同学面前表现自己,为他们服务,帮他们干活,尽力给他们留下好印象。选举的日子到了,先发表演讲,再与竞争者辩论,最后我胜出了,名正言顺地当上了班长。

我并不想当什么理论家,所以学习只要争取到科目考试优的成绩就行了,其他时间要干别的事:一是更多参加社会工作,我当了系学生会的宣传干事,经常有琐碎的事情要做。二是给自己找一个对象,我年龄大,不能等毕业后再考虑这个问题。我在开学后不久就偷偷把年级里的女生捋了一遍,定了几个追求的对象,我决心一定要在大学同学里找到自己的人生伴侣。我有自知之明,系花之类的我不考虑,我的进攻目标是中等条件的女生,最终,我锁定了本班的郑萍萍,她是北京的干部家庭出身,既不怎么漂亮,也不是太聪明。我对她不搞那些所谓的浪漫,但象大哥哥那样照顾她,不但生活方面,还帮她复习功课,在我的猛力进攻下,她终于同意和我处处看。

我三年级的时候入了党,当了学校的学生会主席。但有件事差点毁了我。一个在我工厂时期爱慕我的家乡姑娘小玲到学校找我,引起郑萍萍的误解,想和我分手,班主任也找我,让我别当“陈世美”。我跟小玲恳谈,说我虽然喜欢过她,但从没许诺过她什么,希望她不要影响我的前途,她掉着眼泪离开了。郑萍萍原谅了我对她的隐瞒,我们和好如初。

毕业了,我如愿以偿地分到了国家机关,内心深处的一个角落却隐隐不安,也许这感觉会一直跟随我。

 

四.曾向泽的故事(疼痛与成长)

因为小学、中学两次跳级,上大学后我是班里年龄最小的。考大学我是县里的状元,大家都把我当神一样地供,可来到北京,进了大学校园,我就像来到月球,有点找不到东南西北。我的衣服破旧、口音重、没见过很多别人见惯的东西、不知道别人觉得自然应该知道的事,和同宿舍的师哥们比,我也像是胸无大志。总之,刚开始的半年很有自卑的感觉。

因为记忆力超群,我应付起功课不费劲,最差的外语也很快赶上来了。我还仗着这记忆力,恶补了不少知识,几次都把想跟我比试的本系和外系同学惊呆了。

我天生好嗓子,在学校组织的唱歌比赛中给年级拿了一等奖,学校的合唱队立刻吸收我加入,我开始接触到台湾和香港流行歌曲,觉得很受冲击。

我家里穷,经常因为家里不能及时寄钱而向师哥们借饭票。通过一个合唱团的队友,我开始偷偷做点倒卖牛仔裤的小生意,虽然还被城管抓过,但能赚钱多么重要呀,我不再让爹爹给我寄饭费,也象城市男生那样打扮起来。我不那么自卑了。

上选修课时我们和别的系一起上,档案系的一个女生金丽妩媚、时髦、开放,她要在我们那里就算是轻浮的姑娘了,可不知怎么,我又讨厌她又想接近她,老是喜欢坐在她旁边,最后实在忍不住,有次下课的时候给她塞了张纸条,约她见面。到见的时候,我被她和藏着的其他女生调侃一番,我愤怒地逃跑了。我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班主任找我谈,希望我珍惜上大学的机会。

这时,我的老乡,本班的刘燕妮出现在我的视野,其实她一直都在,只不过我视而不见。她心地善良,像姐姐一样地关心我,我们虽然都不说,但在心里都有了对方。我觉得自己象一匹被驯服的小野马,渐渐安定下来。

快毕业了,刘燕妮问我准备怎么填毕业去向,我说想填长沙,还是喜欢老家湖南,她说那她也填长沙。我分在了一家杂志社,生长痛过去了,我已经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五.王浩然的故事(地狱与天堂)

如果说别的同学是欢天喜地进了大学,我就是满心悲苦地逃来的。考大学前一年,父母闹离婚,在他们的恶吵中,我突然知道了自己并不是父亲的儿子,而是母亲和别的男人的私生子,我的世界顿时土崩瓦解,母亲想解释我也不听,不过并没影响考大学,反而成了逃离开他们的动力。

在学校,包括在宿舍,我的话很少,跟同学们比较疏远,我把内心的痛苦和激情都交给了诗和画,我很快加入了诗社和绘画小组,只有在诗和画的世界里才能使我略感安慰。

我有理想吗?不知道,我甚至不能确定还该不该活下去,人生有意义吗?人值得信任吗?我开始失眠,彻夜在楼道里踱步,班主任关心我,我只说是神经衰弱。虽然我仍靠父母养活,但假期从不回去看他们。

这时候,一个文学系的女生吴娟的出现把我从崩溃的边缘拉回,不是跟她恋爱,她似乎有男朋友,而是通过远观这位在水一方的佳人,让我感受到至纯至美的境界,摆脱了之前灰暗的情绪。

我逐渐开朗起来,开始愿意跟同学们,尤其是同宿舍的几个哥们一起活动了,也积极参加年级和学校的活动,我的诗和画开始在学校里有名,连班主任都说我其实应该上文学系,我却有不同看法,不想把挚爱的事当饭碗。

母亲来学校,跟我说了我的身世:生父和母亲真心相爱,母亲未婚先孕时他染病身亡;爱母亲的继父以仁爱、宽容之心接受了我,给了我幸福的童年,我心有所感。母亲并没有跟父亲离婚,这次跟她一起来看我,我们一家三口又团聚了。

毕业我分回了家乡南京,临行前,我找到吴娟,把我为她写的诗和画送给她,她说男朋友出国留学,把她甩了,我羞涩地请她同意做我的爱人,我会珍惜她一生,她说那咱们从通信开始吧。我经历过地狱,可现在是在天堂里了。

 

六.尾声,参加毕业二十年聚会的同学相约三十年的大聚。

四兄弟分别说到现在的情况:

张小林真的成了国内著名的经济学家,结过一次婚又离了。

赵鹏已经当了某局局长,老婆还是郑萍萍,但原来温柔的她变得脾气非常大。

曾向泽辞职下海成了大商人,老婆也还是刘燕妮,夫妻恩爱。

王浩然放弃了专业成了自由撰稿人,和吴娟结婚后很幸福地过了15年后,她突然因车祸去世。

 

在看了、听了、写了后,在吃了、喝了、玩了后,在笑过、哭过、疯过后,在述说了、回忆了、怀念了后,这群激动不已的四十多岁的老青年唱起了谷建芬的歌《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这歌差不多可以当成所有八十年代大学生的共同“校歌”。

大家相约毕业三十年时再相聚在大学校园。

这时,来晚的石春蕾出现在就要离别的人群中,和张小林四目相对。


文章作者

唱歌的虎

发表文章77篇 获得10个推荐 粉丝300人

中读签约作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9)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